据《金融时报》最新消息,芯片巨头英伟达 (Nvidia) 计划最早在今年9月推出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人工智能芯片,同时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 (Jensen Huang) 将访问中国,以重申对这一关键市场的长期承诺。
新芯片"阉割版"设计应对出口管制
知情人士透露,这款新芯片本质上是英伟达现有 Blackwell RTX Pro 6000 处理器的改良版本,专门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 (Donald Trump) 收紧的出口管制规定进行了调整。
为符合美方要求,该产品将移除最先进的核心技术,包括高带宽内存 (HBM) 和用于提升数据传输速度的 NVLink 互连技术。这种"阉割版"设计虽然在性能上有所妥协,但能够绕过美国的技术封锁。
黄仁勋将与中国高层会面
熟悉黄仁勋行程的消息人士表示,他计划在出席下周三开始的北京国际供应链博览会期间,与中国政府高层领导人举行会谈。
值得关注的是,黄仁勋正在寻求与中国总理李强的会谈机会,这将是他迄今为止会见的最高级别中国官员。此外,他还计划与副总理何立峰再次会面——两人曾在今年4月的访华行程中进行过讨论。
不过消息人士也提醒,具体的会面日程尚未最终确定,仍需中方的批准。
市值破4万亿美元背后的焦虑
就在本周三,英伟达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这一里程碑式成就凸显了市场对AI技术的狂热追捧。
然而,成功背后也有焦虑。黄仁勋此前在台湾 Computex 科技展上毫不掩饰地批评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是"失败的",并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从四年前的95%暴跌至50%。
"这些管制反而激励了中国公司加速开发自主AI产品,"黄仁勋坦言。面对可能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AI市场,英伟达显然不愿轻易放弃。
中国客户的两难选择
尽管新芯片的性能无法与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的顶级产品相比,但据消息人士称,英伟达在华客户仍对大量采购表现出兴趣。
原因很现实:从英伟达的 Cuda 软件系统转向其他技术平台会显著增加运营成本,这让很多企业在短期内难以"断奶"。
不过,政策不确定性也让中国客户日益担忧。包括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和腾讯在内的科技巨头,都在积极测试本土芯片厂商的替代产品,为可能的"去英伟达化"做准备。
谨慎的发布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对新产品的发布显得格外谨慎。消息人士透露,公司正在寻求特朗普政府的明确保证,确保新芯片不会因违反出口限制而在推出后不久就被禁止销售。
这种担忧并非没有先例。英伟达此前的产品 H20 在4月遭到实际禁止,导致公司不得不进行55亿美元的减记。
171亿美元市场的得失
对英伟达而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公司2025财年年度报告,中国是其第四大市场,收入基础达171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13%。
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下,英伟达正努力在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和维护关键海外市场之间寻找平衡。黄仁勋此次访华,无疑是在向中国市场发出一个明确信号:即便面临重重阻碍,英伟达也不会轻易放弃这块"肥肉"。
英伟达官方对此次中国定制芯片计划拒绝置评,但发言人表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开发者群体之一,每一个应用都应该在美国AI技术栈上运行得最好。"
这场围绕AI芯片的"猫鼠游戏"还将如何演变,值得持续关注。
本文由「AI 范儿」出品
我每天都在更新,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用,
那我们就加个关注、交个朋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