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蜀汉末年那个被历史课本“漏掉”的狠人——霍弋。
你可能听说过蜀汉后期“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但这话吧,多少有点冤枉人。川中自古多豪杰,霍弋就是其中一个。他爹霍峻,当年跟着刘备守葭萌关,几百人硬扛刘璋上万大军,妥妥的猛将基因。霍弋呢?从小在成都皇宫长大,和刘禅算穿一条裤子的小伙伴,后来还当了太子舍人,陪太子读书。
![]()
可刘禅这人吧,嗯……
黄皓专权那会儿,朝廷乌烟瘴气。霍弋性子直,不愿巴结宦官,结果被一脚踢到南中——当时那儿可是蛮荒之地,瘴气横行,夷人动不动造反。阎宇靠着拍黄皓马屁当了庲降都督,霍弋只能在他手下当个参军、护军之类的小官,憋屈得很。
然后呢?霍弋干了件谁都没想到的事。
他到了南中,不抱怨不躺平,反而撸起袖子搞建设。夷人叛乱?亲自带兵剿!部落不服?立法规、兴教化!“抚和异俗,为之立法施教”,史书这评价可不是吹的。短短几年,南中从穷山恶水变成“夷晋安之”的乐土,连司马昭后来都竖大拇指。
![]()
说到司马昭——哎,刘禅的损失,成了司马家的宝藏。
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蜀汉眼看要完蛋。霍弋紧急上书:“我带兵去救成都!”刘禅和黄皓咋回?——“备敌既定,不听。”好家伙,宁肯躺平等死,也不要“被流放”的霍弋帮忙。结果呢?成都投降,蜀汉灭亡。
司马昭一听霍弋的名号,眼睛亮了。
他直接点名让霍弋继续管南中,还封了南中都督。司马炎上位后更狠,加封交州刺史、假节,让他去和东吴抢交州地盘。霍弋摇身一变,成了手握实权的封疆大吏。后来晋吴交趾之战,他立下大功——可惜啊,这份才干没献给蜀汉,反倒便宜了司马家。
![]()
为啥刘禅不用他?
霍弋和刘禅同龄,穿开裆裤的交情,能力又强——能文能武,治国比姜维细腻,打仗比廖化靠谱。可刘禅晚年……唉,亲小人远贤臣,连诸葛亮儿子诸葛瞻都斗不过黄皓,何况耿直的霍弋?
说到年龄啊, 霍弋被流放时估计四十多岁,在南中磨炼十几年,等蜀汉灭亡他都快六十了。司马家用他,多少有点“捡漏”的意思——但话说回来,金子在哪都会发光,对吧?
等等,刚才说啥来着?哦对,霍弋这人吧……
你说他憋屈吗?确实。从小陪太子读书,混到黄门侍郎,结果被发配边疆。但人家硬是把烂牌打成了王炸。治理南中的手腕,放整个三国都算一流——可惜蜀汉气数已尽,再好的帅才也架不住老板拖后腿。
![]()
司马昭和司马炎倒是精得很, 一看霍弋稳住了南中,直接“拿来吧你”!反观刘禅……嗯,亡国之君的标配操作了。
有时候想想, 历史真是充满讽刺。霍弋若在蜀汉被重用,说不定能续命几年?但历史没有如果呀。他像一颗被蜀汉丢弃的棋子,却在晋朝的棋盘上杀出一片天——你说,这算不算另一种胜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