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客户端7月9日讯 今天下午,石家庄市档案馆举办国医大师李佃贵档案资料捐赠仪式。仪式由市档案馆馆长张立芬主持。中医药档案促进学者冯志生,河北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孔祥骊,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研究院院长、河北省名中医曹东义,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大夫刘丽,碧云堂大夫郭媛等专家学者,以及市档案馆副馆长崔亚辉、冯肖成和相关科室人员参加了仪式。
李佃贵教授从医以来,一直坚守中医临床一线。他先后曾获中国好医生、国医大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院长、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等荣誉。
在总结前人理论及经验的基础上,李佃贵教授提出了“天之浊毒”“地之浊毒”“人之浊毒”中医新术语和新思想,明确了浊毒理论的相关概念,梳理了历史脉络,提出了浊毒在人体的三种状态存在形式、治疗浊毒的六大治则和21种治疗方法,构建了浊毒理论体系。在中医临床中,李佃贵教授研制出了“香苏化浊颗粒”“香连化浊颗粒”“康胃丸”“利胆化石丹”等10余种院内制剂,部分已列入医保用药目录。
虽已年逾古稀,但李佃贵教授现在仍安排每周4天的门诊,许多患者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面对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焦虑,李佃贵教授总是耐心倾听,认真解答他们的疑问,安慰鼓励他们,待病人如亲人,以责任赢信任。
捐赠仪式上,国医大师李佃贵简要介绍了自己捐赠的中医著作。本次捐赠的《中医浊毒论》《代谢性疾病浊毒论》《国医大师李佃贵脾学术思想与医案医话》等19部著作,是其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60余年来的经验总结,内容涉及浊毒理论概念、渊源,浊毒理论在各科疾病中的应用,以及以浊毒理论为指导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肝纤维化等疾病的病案和治验等,对于学习中医理论,开展中医多学科临床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推动中医学理论的丰富、创新和发展,更好传承中医药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石家庄市档案馆馆长张立芬为李佃贵国医大师颁发了永久收藏证书,并对李佃贵国医大师的捐赠行为表示敬意和衷心的感谢。石家庄市档案馆将认真做好进馆档案资料的规范整理和保管保护,积极开展中医药档案宣传,努力为传承好、发展好中医药文化贡献档案力量。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中医名家档案的征集工作,携手为中医药事业长远发展添砖加瓦。
仪式最后,与会人员还就中医名家档案征集以及开发利用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出席捐赠仪式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