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人物姓名均为化名
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在包厢里回荡,张建华举着茅台,满面红光。
"来,兄弟们,为我这200万干杯!"
话音刚落,包工头老赵推门而入,面色凝重。
"建华,有你的紧急电话。"
张建华接过电话,村长王大伯急促的声音传来:"建华啊,快回来!村里来了个老太太,说是你走散30年的亲妈!"
电话那头的话如雷击,张建华手中的酒杯瞬间跌落在地,摔得粉碎。
01
1998年春天,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
张建华做梦也没想到,自己那栋破旧的三间瓦房,竟然值200万。
"建华哥,你这下真的发了!"朋友老李拍着他的肩膀,眼中满是羡慕。
"是啊,200万啊!"小陈在一旁附和,"我们这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张建华看着手中厚厚的现金支票,心情五味杂陈。
这栋房子是养父母留给他的唯一遗产。如今,因为城市发展需要拆迁,政府给出了丰厚的补偿。
"兄弟们,今天必须好好庆祝一下!"张建华豪爽地挥挥手,"走,我请客,咱们去市里最好的酒店!"
老李、小陈、还有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浩浩荡荡地跟着张建华来到了县城最豪华的星级酒店。
"服务员,把你们这最好的包厢给我们开一间!"张建华拍着桌子,声音洪亮。
年轻的服务员小姑娘看了看这群穿着朴素的中年男人,有些犹豫。
"怎么,嫌我们付不起钱?"张建华直接从包里掏出一沓百元大钞,"这是定金,不够我再加!"
服务员瞪大了眼睛,赶紧点头哈腰:"先生,您这边请,我们马上为您安排最好的包厢。"
包厢里,山珍海味摆了一桌。
张建华举起酒杯:"兄弟们,咱们从小在一个村里长大,一起吃过苦,受过穷。今天我发财了,绝对不会忘记大家!"
"建华哥仗义!"老李激动地站起来,"我们敬你一杯!"
就在气氛最热烈的时候,包工头老赵匆匆推门而入。
老赵平时跟张建华关系不错,这次拆迁的一些手续还是他帮忙跑的。
"建华,不好意思打扰你们聚餐,"老赵脸色有些严肃,"有你的紧急电话,说是很重要的事情。"
"什么电话这么急?"张建华有些不耐烦,"今天我高兴,什么事情明天再说。"
"是你们村的王大伯打来的,"老赵压低了声音,"他说有急事找你,让你务必接电话。"
张建华皱了皱眉头。王大伯是村里的老村长,平时为人正直,轻易不会打扰人。
"行,我接一下。"张建华接过老赵手中的大哥大。
"喂,王大伯,什么事这么急?"
电话那头传来王大伯急促而颤抖的声音:"建华啊,你赶紧回村一趟!村里来了个老太太,大概七十多岁,说是你走散30年的亲妈!"
张建华愣住了:"什么?我的亲妈?王大伯,你是不是搞错了?"
"没错啊,"王大伯的声音更加急切,"这老太太知道你的很多事情,连你左肩膀上的胎记都知道。她还说你小时候最爱的玩具是个布娃娃,现在还带在身上呢!"
张建华的手开始颤抖。左肩膀的胎记,除了他自己,只有养父母知道。而且那个布娃娃...
"她还说了什么?"张建华的声音有些发抖。
"她说你3岁那年,在县城的大集上走丢了。当时你穿着一件蓝色的小棉袄,手里抱着布娃娃。"王大伯详细地复述着,"建华,这些事情如果不是你亲妈,别人怎么可能知道得这么清楚?"
张建华的酒杯从手中滑落,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破碎声。
包厢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张建华。
"建华哥,怎么了?"老李关切地问道。
张建华没有回答,大脑一片空白。
他确实是被养父母收养的,这一点村里人都知道。但关于他的身世,养父母从来没有详细说过,只是告诉他是在集市上捡到的。
养父母早在五年前就相继去世了,关于他的身世成了永远的谜。
"王大伯,那个老太太现在在哪里?"张建华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
"就在我家里,"王大伯说,"她从昨天下午就到村里了,挨家挨户地打听你的消息。听说你发财了,更加确定要找的就是你。"
"她...她现在身体怎么样?"张建华不知道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看起来很憔悴,衣服破破烂烂的,像是走了很远的路。"王大伯叹了口气,"建华啊,不管怎么说,你都应该回来见见她。"
张建华挂断电话,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
02
"建华哥,到底怎么了?"老李急切地问道。
张建华深深吸了一口气,把刚才的电话内容告诉了大家。
朋友们听了,都是一脸震惊。
"不会吧?这世界上真有这么巧的事?"小陈瞪大了眼睛,"你刚发财,就有人说是你妈?"
"我也觉得太巧了,"另一个朋友老王摇摇头,"会不会是冲着你的钱来的?"
张建华沉默不语,心情复杂得很。
老李想了想,说:"建华哥,不管怎么说,你都应该回去看看。万一真的是你亲妈呢?"
"可是,"小陈有些担心,"万一是骗子怎么办?现在你有钱了,肯定有很多人打你的主意。"
张建华摆摆手:"算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我得回村一趟。"
"我们陪你一起去。"老李站起来。
"不用了,"张建华勉强笑了笑,"这种事情,我自己处理就行。"
从酒店出来,张建华一个人开着刚买的奥迪车,心情五味杂陈。
这辆车是他拿到补偿款后买的第一样东西,花了20多万。
以前做梦都不敢想象自己能开上这样的车。
但现在,他却一点兴奋的感觉都没有。
在车里,张建华开始回忆自己模糊的童年记忆。
他确实记得那个布娃娃。
那是一个用碎布缝制的小熊,虽然做工粗糙,但他小时候特别喜欢,走到哪里都要抱着。
养母曾经告诉他,当初捡到他的时候,他就紧紧抱着那个布娃娃,怎么也不肯松手。
还有左肩膀的胎记,确实像王大伯说的那样,只有他自己和已故的养父母知道。
"难道真的是我妈?"张建华自言自语。
但他又想起小陈的话:"会不会是冲着钱来的?"
这个疑虑让他心情更加沉重。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各种诈骗案件也增多了。特别是针对暴发户的骗局,更是层出不穷。
张建华虽然文化不高,但也不是傻子。他很清楚,自己这次拆迁补偿的消息,肯定已经传遍了十里八村。
"如果真的是骗子,"张建华紧握方向盘,"那她怎么会知道这么多私密的信息?"
这个问题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布娃娃的事情,胎记的事情,还有3岁时走丢的详细经过,这些都不是外人能随便知道的。
除非...
"除非她真的是我妈。"张建华的声音在车厢里回荡。
想到这里,张建华的心情变得更加复杂。
如果真的是亲生母亲,那么这30年来,她在哪里?为什么不来找他?
如果不是,那她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秘密?
车窗外,夜色渐浓。
张建华决定先回家,好好想想这件事。
他没有直接去王大伯家,而是先回到了自己租住的小屋。
这是他在县城租的一间小房子,虽然简陋,但比村里的老房子要方便一些。
03
深夜时分,张建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的脑海里不断回想着王大伯的话,还有那些关于自己童年的细节。
"布娃娃,胎记,3岁走丢..."张建华在黑暗中喃喃自语。
这些信息如果单独来看,可能是巧合。但全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太不寻常了。
张建华起身,打开了床头的台灯。
他从枕头下面拿出一个铁盒子,这是养父母留给他的唯一遗物。
盒子里放着几张泛黄的照片,还有一些证件。
张建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照片,那是他三四岁时和养父母的合影。
照片里的小男孩确实抱着一个布娃娃,虽然已经很旧了,但还能看出是个小熊的样子。
"如果那个老太太真的有这个布娃娃..."张建华的心跳加速。
他又想起了养母临终前对他说的话:"建华啊,你的身世,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当年在集市上找到你的时候,你一直在哭,嘴里好像在叫什么,但我们听不清楚。"
当时张建华还小,没有太在意这些话。现在想来,也许那时的他是在叫妈妈。
张建华决定给老李打个电话。
老李是他最好的朋友,从小一起长大,什么话都能说。
"喂,老李,还没睡吧?"
"建华哥,怎么了?这么晚还不睡?"老李的声音有些困倦。
"我睡不着,一直在想那个老太太的事。"张建华说,"你说,会不会真的是我妈?"
老李沉默了一会儿,说:"建华哥,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但我觉得,既然她知道这么多关于你的事情,至少应该见见面。"
"我也是这么想的,"张建华叹了口气,"就是心里没底。"
"理解,"老李安慰道,"换了谁都会紧张。不过你想想,如果真的是你妈,你们错过了30年,不能再错过了。"
"如果是骗子呢?"
"那就当花钱买个教训,"老李说,"反正你现在不缺钱。"
张建华苦笑:"说得轻松,如果真的是骗子,那就太让人寒心了。"
"建华哥,我觉得你可以先见见面,但是要小心一些。"老李建议,"不要急着承认什么,先观察观察。"
"嗯,有道理。"张建华点点头,"那我明天就回村。"
挂断电话后,张建华依然睡不着。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夜景。
县城的夜晚很安静,只有偶尔传来几声狗叫。
张建华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那时候,养父母对他很好,虽然家里穷,但从来没有亏待过他。
张建华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但从来没有怨恨过养父母。
相反,他一直很感激他们给了自己一个家。
"如果真的找到了亲生母亲,"张建华心里想着,"我应该怎么面对?"
这30年来,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在他的心里,养父母就是他的亲生父母。
现在突然冒出一个所谓的亲生母亲,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04
第二天一早,张建华就起床了。
其实他一夜都没怎么睡,脑子里乱糟糟的。
洗漱完毕后,他简单吃了点早餐,就开车向村里赶去。
从县城到村里大概有30公里的路程,以前骑自行车要走两个小时,现在开车半个小时就到了。
路上,张建华想起了更多关于童年的细节。
他确实记得3岁时走丢的那天。
那是个集市天,养父母带他去县城买东西。
当时人很多,很嘈杂,他一不小心就跟丢了。
张建华记得自己当时很害怕,一边哭一边在人群中找养父母。
但奇怪的是,他的记忆里,好像还有别的声音在叫他。
那个声音不是养父母的,而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听起来很焦急,很悲伤。
"难道那是我亲妈的声音?"张建华边开车边想。
但这个记忆太模糊了,他不确定是真实的还是自己想象出来的。
车子驶进村庄,张建华看到了熟悉的景象。
尽管已经是1998年,但村里的变化还不大,大部分人家还住着平房,只有少数几户盖了小楼。
村民们看到张建华开着奥迪车回来,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建华回来了!"有村民在路边喊道。
"真是发财了啊,都开上小汽车了!"另一个村民感叹。
张建华摇下车窗,跟大家打招呼:"大叔大婶好!"
"建华啊,听说有人来找你?"一个大娘好奇地问。
"是啊,王大伯家有个老太太,说是你妈?"另一个村民也凑过来。
张建华笑了笑:"我也不清楚,正要去看看呢。"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那老太太看起来怪可怜的,衣服破破烂烂的。"
"是啊,一看就是走了很远的路。"
"但是她对建华的事情知道得很详细啊,连小时候的事都知道。"
"会不会真的是他妈?"
"谁知道呢,现在骗子多得很。"
张建华听着村民们的议论,心情更加复杂。
看来这件事已经在村里传开了,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他加快速度,向王大伯家开去。
05
王大伯家就在村子的中央,是一个标准的北方四合院。
张建华在院门口停下车,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的手有些颤抖,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兴奋。
"建华,你来了!"王大伯听到车声,从屋里走了出来。
王大伯今年60多岁,是村里的老村长,在村民中威望很高。
"王大伯,那个老太太呢?"张建华直接问道。
"在屋里呢,"王大伯看了看张建华,"你准备好了吗?"
"什么准备好?"张建华有些不解。
"见你妈啊,"王大伯说,"如果真的是你妈,这可是30年的重逢啊。"
张建华点点头:"我准备好了。"
其实他一点都没有准备好,心里七上八下的。
"那个老太太昨天一夜都没睡好,"王大伯边走边说,"一直在念叨你的名字。"
"她怎么知道我叫张建华?"张建华疑惑地问。
"她说你原来不叫这个名字,"王大伯说,"她叫你小军。"
张建华愣住了。
小军这个名字,他从来没有听过。但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个名字,他心里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小军?"张建华重复了一遍。
"对,她一直在叫小军,说那是你的小名。"王大伯说。
两人说话间,已经走到了屋门口。
"建华,我先进去跟她说一声,"王大伯说,"你在外面等一下。"
张建华点点头,站在门外等待。
他能听到屋里传来低低的交谈声,还有一个苍老女人的哭泣声。
"她来了,真的来了..."那个声音在说。
虽然声音很小,但张建华还是听到了。
那个声音让他心里一颤,似曾相识,但又想不起在哪里听过。
过了几分钟,王大伯从屋里出来了。
"建华,你可以进去了。"王大伯的声音有些颤抖,"她...她激动得不行。"
张建华深深吸了一口气,推开了房门。
06
屋里的光线有些昏暗,张建华一时间没有看清楚。
等眼睛适应了光线,他看到了坐在炕上的那个老太太。
老太太大概七十多岁,头发花白,身材瘦小,穿着一件补丁摞补丁的旧棉袄。
她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看起来饱经风霜。
但是那双眼睛,却出奇的明亮,正直直地盯着张建华。
"小军?"老太太颤抖着声音叫道。
张建华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这个声音,这个声音...
他好像在梦里听过无数次。
"您...您是?"张建华的声音也开始颤抖。
老太太慢慢站起来,颤巍巍地向张建华走来。
"小军,我的小军啊!"老太太伸出干枯的双手,想要抚摸张建华的脸。
张建华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
不是他不想让老太太摸,而是这种感觉太强烈了,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您说您是我的...妈妈?"张建华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是啊,我是你妈啊!"老太太哭了起来,"小军,妈妈找了你30年啊!"
张建华看着眼前这个老太太,心情复杂得很。
从外表看,她确实像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太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她对自己的了解,确实让人吃惊。
"您怎么知道我在这里?"张建华问道。
"我一直在找你,"老太太擦着眼泪说,"这些年走遍了好多地方,终于有人告诉我,这里有个叫张建华的人,小时候是被人收养的。"
"您怎么确定我就是您的孩子?"张建华继续问。
老太太没有说话,而是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破旧的布娃娃。
那是一个用碎布缝制的小熊,虽然已经很旧了,颜色也褪了,但张建华一眼就认出来了。
这就是他小时候最心爱的布娃娃!
"这...这是..."张建华的声音颤抖得厉害。
"这是你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老太太把布娃娃递给张建华,"走丢那天,你就抱着它。"
张建华接过布娃娃,仔细看了看。
上面有他小时候留下的口水印,还有一个小洞,是他小时候用手抠出来的。
这些细节,只有他自己知道。
"还有,"老太太撩起张建华的衣服,"你左肩膀上有个胎记,像个小月亮。"
张建华低头看了看,胎记确实在那里。
"您...您是怎么知道的?"张建华已经开始相信眼前这个老太太可能真的是他的母亲。
"因为我是你妈啊!"老太太再次哭了起来,"小军,这30年来,妈妈一天都没有停止找你!"
张建华的眼睛也湿润了。
不管这个老太太是不是他的亲生母亲,光是她这30年的寻找,就足以让人感动。
"您...您这些年是怎么过的?"张建华问道。
"不好过啊,"老太太摇摇头,"自从丢了你,我就疯了一样到处找。家也不回了,工作也不要了,就想找到我的小军。"
王大伯在一旁插话:"建华,这老太太昨天来的时候,身上就背着个破包袱,看起来走了很远的路。"
张建华看了看老太太脚上的鞋子,确实很破,鞋底都磨透了。
"您是从哪里来的?"张建华问。
"河南,"老太太说,"我们老家在河南农村。"
"那您怎么来到这里的?"
"走来的,"老太太说得很平静,"坐不起车,就一路走过来。"
张建华倒吸了一口冷气。
从河南到这里,少说也有几百公里,这个老太太竟然是走过来的!
07
"妈,您这是何苦呢?"张建华不知不觉中叫出了"妈"这个字。
老太太听到这声"妈",眼泪流得更凶了。
"小军,你终于叫我妈了!"老太太激动得浑身发抖,"30年了,我终于又听到我的小军叫我妈了!"
张建华的心情非常复杂。
理智告诉他,还需要进一步确认这个老太太的身份。
但情感上,他已经开始接受眼前这个可怜的老人。
"妈,您先坐下,我们慢慢谈。"张建华扶着老太太坐下。
"小军,你现在过得好吗?"老太太关切地问道。
"还行,"张建华说,"我刚拆迁,得了一些补偿款。"
"拆迁?"老太太不太理解这个词。
王大伯在一旁解释:"就是政府要修路,把建华的房子收了,给了他钱。"
"哦,那就好,"老太太点点头,"我就怕我的小军过得不好。"
张建华看着眼前这个老太太,心里五味杂陈。
如果她真的是自己的母亲,那么这30年来,她是怎么熬过来的?
"妈,您这些年都去过哪些地方找我?"张建华问道。
"哪里都去过,"老太太掰着手指头数,"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只要有人说见过像你这样的孩子,我就会去找。"
"您没有别的孩子吗?"
"没有,"老太太摇摇头,"你是我唯一的孩子。丢了你以后,我就不想再要孩子了。"
张建华听了,心里一阵酸楚。
如果这些都是真的,那么这个老太太为了找他,付出了太多太多。
"那我爸呢?"张建华问道。
老太太的表情暗淡下来:"你爸在你丢了第二年就病死了。他临死前还在念叨你的名字。"
"什么?"张建华大吃一惊。
"是啊,"老太太哭了起来,"你爸本来身体就不好,丢了你以后更是一病不起。他说对不起你,没有看好你。"
张建华的眼泪也忍不住流了下来。
不管眼前这个老太太是不是他的母亲,这个故事都太悲惨了。
"妈,您别哭了,"张建华安慰道,"现在不是找到了吗?"
"是啊,终于找到了,"老太太抹着眼泪,"小军,你恨妈妈吗?"
"恨您什么?"张建华不解。
"恨我没有看好你,让你走丢了。"老太太自责地说。
"不恨,"张建华摇摇头,"那时候我还小,到处乱跑,不怪您。"
老太太听了,哭得更厉害了。
王大伯看了看时间,说:"建华,要不你们先聊着,我去给你们弄点吃的。"
"好的,谢谢王大伯。"张建华点点头。
王大伯出去后,屋里就剩下张建华和老太太两个人。
气氛有些尴尬,毕竟30年没见,血缘关系还没有完全确认。
"小军,"老太太突然说,"你还记得你小时候最喜欢吃什么吗?"
张建华摇摇头:"记不清了,太小了。"
"你最喜欢吃妈妈做的小馄饨,"老太太说,"每次都能吃一大碗。"
奇怪的是,听到"小馄饨"这三个字,张建华突然有了一种熟悉的感觉。
他好像真的记得那种味道,虽然很模糊,但确实存在。
"还有,你小时候最怕打雷,"老太太继续说,"每次打雷你就往妈妈怀里钻。"
这一点,张建华确实记得。
他现在虽然是成年人了,但打雷的时候还是会有点紧张。
养父母曾经说过,他小时候确实很怕打雷。
"妈,"张建华鼓起勇气问,"您能告诉我,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吗?"
老太太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小军,有些事情,妈妈一直不敢想起。"老太太说,"但既然找到你了,我应该告诉你真相。"
张建华的心跳加速,他感觉即将听到一个重要的秘密。
就在这时,王大伯端着饭菜走了进来。
"建华,老太太,先吃点东西吧。"王大伯说。
张建华正要继续追问当年的真相,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村里的小陈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建华哥,不好了!"小陈脸色煞白,"刚才有人来村里打听你的消息,说是从河南来的,还带着警察!"
老太太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整个人开始剧烈颤抖。
"他们...他们找到这里了?" 老太太的声音颤抖得厉害,眼中闪过一丝恐惧的光芒。
张建华愣住了:"妈,您这是怎么了?什么人找到这里了?"
"小军,妈妈对不起你," 老太太突然跪倒在地,"有些事情,妈妈一直没敢告诉你..."
此时,远处传来警车的鸣笛声,越来越近。
王大伯也紧张起来:"这是怎么回事?老太太,你到底是什么人?"
老太太抬起头,泪流满面地看着张建华:"小军,30年前的那个集市,你走丢并不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