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
上世纪六十年代白鹭牌米粉广告
文 /林鸿东
昨日,我到湖头采风。
湖头社区地处翔安大道西侧、东坑湾东岸,现有人口约3000余人,村民以郭、洪两姓为主。清代属翔风里洪琳湖保。据肖春雷兄考证,"早年海水涨潮可涌至武德宫前,村中设有码头,可通航厦门和石码。因人多地少,近代不少村民下南洋谋生。"
走访中,我了解到湖头曾是个盛极一时的米粉专业村。见到了79岁的洪文胜先生。洪老曾任湖头米粉面制品厂厂长,两度荣获农业部"全国乡镇企业家"称号。
据洪老回忆,1953年湖头就成为私营外贸公司的米粉代工基地。当时村里以村民合作的方式,先后创办了第一、第二米粉厂,共设17个车间,生产传统手工米粉。1956年,两厂转为公私合营,统一使用福建省土产进出口公司厦门分公司的"白鹭牌"商标,生产外销米粉。1965年(一说1968年)两厂合并为队办企业"湖头米粉厂",吸纳了村里绝大多数劳动力。
1979年是个重要转折点。此前,湖头米粉始终是"靠天吃饭"的手工作坊;此后,工厂扩建3900多平方米厂区,实现机械化烘干生产,进入全天候工业化阶段。1983年,工厂扩大生产品类,更名为湖头米粉面制品厂。从五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整整四十年间,"白鹭牌"湖头米粉纵横香港和东南亚市场,为"厦门米粉"赢得了良好口碑。
八十年代是湖头米粉的黄金时期。1989年,外销米粉年产值突破千万元,成为当年同安县唯一入选"全省乡镇工业产值超千万元工业企业"名录的企业,贡献了新店镇十分之一的工业产值。
九十年代上半叶,企业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根据工厂当年的自我介绍:"厦门同安湖头米粉面制品厂是厦门经济特区粮食复制品出口创汇重点厂家,福建省'百颗星'企业,厦门市'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这段文字详细介绍了企业的技术优势、产品特色和所获荣誉。
1991年,湖头米粉面制品厂与厦门外贸集团、台湾安顺食品厂合资成立厦门万家香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200万美元,股权占比分别为50%、20%、30%。这一时期,工厂员工达500多人,日出口三个货柜米粉,每柜价值万余元。外销继续使用"白鹭牌",内销则用自有的"不倒翁"牌。
然而,据王文胜讲述,1992-93年间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安溪湖头镇一位大学生抢注了"湖头米粉"商标,并要求同安县工商局禁止同安湖头的米粉在包装上使用该名称。虽经协调保留了使用权,但暴露出品牌保护意识的缺失。作为代工厂,"白鹭牌"商标权属福建省粮油进出口公司,湖头厂关于米粉的自有商标仅有"不倒翁"。
“安溪湖头”与“同安湖头”都是地名湖头,且都是悠久的传统手工米粉生产地,谁先申请地名商标,谁就获得了重要的优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福建外销米粉的龙头企业之一,同安县的湖头米粉面制品厂为在国内外为开拓“湖头米粉”的知名度,立下了汗马功劳。遗憾的是,“湖头米粉”的桂冠,落到了安溪。
这件事对洪老触动很大,他开始意识到引进人才的重要性。他尝试招聘十多位大学生改善管理,但因种种原因大学生相继离职。2002年,湖头米粉面制品厂最终停办。
对于商标被抢注一事,洪老至今耿耿于怀,正如他在接受人文地理作家萧春雷采访时所述,“以前安溪米粉都是家庭作坊,规模小,不出口。我们当时是福建米粉的龙头企业,大厂房,机械化生产。而且他们做的与我们不一样。我们用古巴、泰国的进口大米,生产出的一级米粉笔直、清白、有韧性,既可煮汤粉又可做炒粉,主要用于出口。他们的产品用本地大米,完全内销,不大讲究,有的适合炒粉,有的适合煮汤,根本不一样。”
洪老的观点,也是湖头村绝大多数村民的观点,说到此事,村民们总是痛惜不已。在没有对安溪“湖头米粉”进行深入调查之前,我不便多加评论。然而,同安的“湖头米粉”,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至少曾是“湖头米粉”社会美誉度的主要建设者之一,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今,安溪“湖头米粉”崛起,其通过申请地理商标的法律手段,清楚划定了“湖头米粉”的使用范围,其中,没有包括厦门的湖头村。这是让人深感可惜的。
鹭客社曾发表一篇《尋找廈門炒米粉》的文章,作者是《厦门文学》原主编王尚政(已故),撰文时间是1999年,撰文地点是香港。文中,王老感叹回厦门时,正宗厦门米粉难觅。岛内米粉以将军祠米粉著称,然而“将军祠的米粉厂早就搬去文灶,而文灶那米粉厂已盖上几十层的大楼!”最终,才在一家小店找到两捆米粉,其中一捆来自“厦门同安郊区”,王老品尝后感叹:“有祖传厦门米粉的风味”,王老一面吃着,一面忍不住大声呐喊:“我就知道,厦门米粉不会消亡的!这么长的历史,这么好的民间手艺!------ 为甚么不正式打出厦门米粉的牌子呢?堂堂皇皇地振兴发展厦门米粉工业,讲究米,讲究质地,讲究现代科技的排只…… 让宴席上以能捧出一盘香滑韧长的厦门炒米粉为荣!多好呀!”
在湖头村,我不由想起了王尚政的呐喊。王老所说的正宗的“厦门米粉”,应该就是湖头生产的“水粉”。这种水粉工艺复杂,出品率低。当我问及复兴可能时,洪老肯定地说:“当然可以,因为当年的一些管理技术人员还在。"
值得欣慰的是,此次采风中,我与村主任交流得知,村里确有复兴米粉业的打算。对此,我有几点浅见:其一,规避"湖头米粉"定位,避免与已获地理标志保护的安溪湖头米粉冲突;其二,打造基于文化IP的新品牌,把当年“湖头米粉”的辉煌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现;其三,申报“水粉”工艺非遗传承人进行技术保护;其四,建设透明化规范化可供研学与体验的文创生产基地;其五,在欧厝文创村等地开设正宗"厦门米粉"体验店。
![]()
湖头第一米粉厂遗址
![]()
湖头第一米粉厂遗址
![]()
同安湖头米粉面制品厂的荣誉证书
![]()
同安湖头米粉面制品厂的荣誉证书
![]()
同安湖头米粉面制品厂的荣誉证书
![]()
厂长洪文胜获农业部授予”全国乡镇企业家称号“的荣誉证书
![]()
同安湖头米粉面制品厂的荣誉证书
![]()
九十年代同安湖头米粉面制品厂的广告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