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日,特朗普突然亮出了一手杀招——
一封信,砸向了14个国家;一纸命令,延长了谈判“倒计时”。
这边威胁加税最高40%,那边却又装出一副“再给你们点时间”的姿态,把所谓“对等关税”的生效时间从7月9日推迟到8月1日。
看起来像是在谈判,实际上则是赤裸裸的讹诈。
![]()
谁在特朗普的“黑名单”上?
从日韩到印度,从马来西亚到南非,从东盟到巴尔干,14个国家被特朗普点名上阵,一个个被标上税率数字,像是超市标价:
- 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突尼斯:25%
- 波黑、南非:30%
- 印尼:32%
- 孟加拉国、塞尔维亚:35%
- 柬埔寨、泰国:36%
- 老挝、缅甸:40%
关税不是问题,问题是这关税完全没有规则。谁让特朗普不高兴了,就砍谁;谁想保命,就得来谈判。不谈?对不起,先加税再说。谈了?加税可能少一点,但前提是你得把“市场”双手奉上。
而特朗普还不忘“威胁中带点诱惑”:只要你们到美国建厂,就免税;不来?那对不起,加得更狠!
一句话,美国把自己当成是“慈父”,全球其他国家是“不孝子”,现在这个慈父要“家法伺候”,一边打你,一边说是为你好。
![]()
一边加税,一边延迟,特朗普到底图什么?
这就是特朗普精明的地方。真正的杀招,从来不是把刀挥下去,而是把刀架在你脖子上,再给你“最后通牒”。
从4月喊“对等关税”,到7月发信,再到8月1日生效,每一步都是心理战,每一次推迟,都是施压升级。特朗普嘴里说的是“公平贸易”,手上玩的却是“极限施压”。
而为什么现在选择这14国?
很简单,因为这帮国家要么市场重要、要么产业关键、要么关系微妙,最容易被撬动。
- 日本、韩国是半导体与汽车大户;
- 东南亚是美国产业链“去中国化”的新宠;
- 印度和南非,是正在崛起的“多边独立力量”;
- 连塞尔维亚、波黑这样的巴尔干国家都被拉出来当“软柿子”捏。
特朗普不是在打贸易战,而是在打一场全方位的地缘金融博弈战——谁让美国制造业难受,谁就得接受美国关税“正义”的洗礼。
![]()
可惜,全世界并不傻
特朗普以为,发封信就能吓住各国,殊不知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4月的样子。
- 日本首相石破茂明确表态:不会屈服,已准备应对各种可能;
- 韩国总统李在明表示:很困难,但不会放弃谈判中的主导地位;
- 南非喊话:希望平等协商,不接受单方面施压;
- 印度直接掀桌:要对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
- 欧盟则一脸不屑:“原则上愿意谈”,但真打起来,我们也不是纸糊的。
最讽刺的是,美国媒体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这场关税闹剧的最大买单者,是美国消费者。”
从南非的铂金到韩国的芯片,从越南的纺织品到日本的汽车,美国的普通人正为特朗普的“加税外交”付出代价。
这场游戏本质是:我给你加税,让你跪下,但我自己先涨价,把成本转嫁给美国百姓。
![]()
特朗普的算盘,其实早就写在“大而美法案”里
别被“对等贸易”四个字骗了。特朗普这么折腾,不是为了让全球更公平,而是为了给自己国内“补窟窿”。
根据美媒披露,特朗普已经考虑用关税收入反补“大而美法案”带来的财政空缺——这不是在搞贸易平衡,这是变相的“抢钱计划”。
可惜,收割世界的同时,也把美国绑上了高物价、高通胀的战车。
到头来,工厂没回来,物价飞起来,民众苦哈哈。
最后一问:美国到底想干嘛?
特朗普没说,他的副手财政部长贝森特已经表明了态度:
“如果你想快点解决,就赶紧谈。”
14国都明白,这一手“先加后谈、谈不成就再加”的手法,只会逼迫全球加速去美元化、去美供应链、去美依赖。可惜特朗普还是那一套:“要么谈,要么跪。”
问题是,这一次,谁还愿意跪?
消息来源:央视新闻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2447704282310301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