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官院士团队
新书发布
![]()
专家推荐
我们每个人的选择,都在悄然塑造地球的健康轨迹,而《星球健康》像一面镜子,既照出人类文明的痼疾,也映现出希望的微光,引导我们在复杂世界中做出有利于人类与地球双赢的决定。愿我们携手同行,以科学为基,以人文为魂,共同守护“健康的人类,健康的星球”。
陈冯富珍
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2007~2017)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创始院长
![]()
概念由来
星球健康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于2023年11月6日在“一带一路”青年科学家论坛首次提出的系统性科学概念,强调人类的健康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密不可分,需通过跨学科研究和国际合作实现平衡发展。
星球健康聚焦人类、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所共享的生态系统,倡导通过系统性政策与实践维护地球整体机能,是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方向。
关于星球健康的创新引领性专著《星球健康》的正式出版代表着相关研究进入了从概念倡议向证据整合与行动框架落地的关键阶段,为学界和政策界填补了本土化、创新引领性的理论空白。
为人类世提供了路线图
本书以跨学科视角,将公共卫生、生态学、经济学与政策研究有机融合,系统呈现了传染病、慢性病、气候危机、环境污染与社会不平等多重议题的内在耦合机理。
人类健康
健康是多维度的,不仅体现在生物学上的正常状态,更强调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和谐。
人是一个结构与功能相协调、躯体与精神相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和谐统一的整体。
星球健康为我们提供了揭示人类健康与地球生态系统健康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的全新视角;探讨人类健康核心领域的负担和现状,以期为识别和应对全球健康挑战提供更加系统的科学依据,以及更加协调、有效的全球健康行动。
动植物健康
多种因素会对动物的健康产生影响,包括环境、饮食、疾病等,能源消费对动物健康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首先,空气污染物可以通过呼吸和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对动物健康产生影响。其次,能源开采和使用过程中导致的环境破坏,如森林破坏和水源污染,也会直接影响动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影响动物健康。有研究发现,空气污染物会和植物挥发出的吸引昆虫传粉的有机物混合,从而影响并减少昆虫传粉。有研究指出,空气污染对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的负面影响,可能导致种群数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环境健康
人类活动导致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已经对星球的各个角落都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全球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接连出现,全球范围内传粉昆虫种群逐渐衰退,渔业资源不断减少,人类可用的宜居土地面积已缩减至总量的一半。
然而,星球具备惊人的自我修复能力,前提是人类愿意成为其守护者而非破坏者。通过减少污染排放、恢复生态系统、发展绿色科技与加强跨国合作,我们仍有机会让星球恢复生机。
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环境不仅是道德责任,更是生存策略。我们保护的不仅是森林、河流、空气和土壤,更是人类未来的生存根基。
社会健康
人类依赖生态系统以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如食物、能源和水资源等物质产品需求,以及休闲游憩、旅游和康养等非物质产品需求。其中,健康是人类的核心需求,与每个人的生活休戚相关。人类健康可分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
社会健康强调人类构成的社会群体在环境中的生存和适应能力,使人类群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稳定性和凝聚力。
![]()
可持续发展科学的未来:
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星球健康
在人类世,人类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加速增长,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急剧扩大,并持续地以多种方式在地球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意味着人类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给人类–自然耦合系统带来巨大挑战。
为了呼吁全球社会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维护星球的健康和人类后代的福祉,本书探讨了能源需求、资源消耗、人口变化、城市化以及消费模式等关键因素如何塑造地球系统的健康状态,凸显了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功能与结构的主导作用,以及这些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适应性和社会经济福祉的广泛影响。
为了实现地球系统的可持续管理,必须采取跨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方法,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
![]()
![]()
![]()
![]()
![]()
![]()
目录及内文展示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星球健康”为核心理念,系统阐释了人类健康与地球生态系统健康的耦合与互馈。全书11 章,从概念溯源出发,逐层探讨了传染病和慢性病负担、人与自然共同演化、生态系统服务退化、资源开采与全球贸易足迹、食物系统与营养安全、多圈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危机及城市化挑战,并展望了可持续发展科学的未来。编者综合最新研究与案例,交叉运用公共卫生、生态学、地球科学、经济学与政策分析,揭示环境压力、社会经济驱动力与健康风险的复杂网络,提出以系统思维、跨学科合作和协同治理推动人类与地球共生共荣的行动路径,为应对全球环境危机提供科学基础与实践指南。书中配以丰富的图表与思考题,既可作理论读本,亦便于教学与研讨。
中国生物志库
访问:http://species.sciencereading.cn
收录中国近10万种现生生物物种,提供科学权威的生物学信息,包括:物种名称、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功用价值、理论知识、精美图片, 为用户提供全面的知识服务解决方案。
中国生物志库汇集了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权威生物学著作,并依据最新出版物持续更新。
SciLife
微信号 : Sci_life
在线优先出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阅读
科学出版社在线优先出版平台
新书上线,扫码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