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上有句老话,叫“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而在思想史上,休谟也是说不尽的——
● 休谟被公认为英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作为集大成的经验论者和不可知论者,他的学说或许最接近于理性思考。
休谟26岁就完成了划时代的巨著《人性论》,有生之年却主要是以历史学家的身份赢得声誉的。他的六卷《大不列颠史》一问世就大受欢迎。
●他的哲学贡献虽然生前开花结果缓慢,最终却深刻地影响了人文科学里的多个领域,尤其是让康德深深地怀疑人生而写出一部《纯粹理性批判》。
但在中国,休谟的重要性显然被有意无意低估了。当然了,这跟休谟的思想和中国人从小受到的决定论教育完全抵触,有很大关系。
他对决定论的挑战,是对中国人所受思想教育的一种根本性颠覆:
▌休谟颠覆了“因果关系”的客观必然性
休谟认为,无论从经验上,还是从逻辑上,都不能推导出,世上存在什么客观必然的因果关系,所谓因果,只是基于人们习惯的一种主观联想。如果有人宣称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那是在教人们走向智慧的反面。
这一颠覆性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康德、罗素、波普尔等思想大家:
康德坦言“是休谟将我从教条的噩梦中惊醒”;罗素根据休谟对归纳法的洞见提出了“火鸡理论”;波普尔受其影响推翻了“历史决定论”;爱因斯坦说,“如果没有休谟的哲学研究,我很有可能无法抵达最终的答案……”
▌休谟触及了人性的本质
他提出:理性是激情的奴隶。
人们总是被自身的感觉、信念驱使,而非理性。理性时常来自于自身信念,而不是理性导致信念的形成。我们觉得某个想法美好或凶险,并基于此判断正误。理性在这之后出现,只是为了支持原先的观点。
▌休谟提出了现代文明的三原则
它们就是:私有财产权的确立与稳定;同意的转让;许诺的履行。
这三原则被世人冠以——“休谟三原则”,它作为文明的基石,相比较于法国大革命的美丽口号“自由,平等,博爱”,更具有可操作性,因为不容易产生歧义。放在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的当下,尤为值得庙堂与江湖反思!
休谟在人类思想史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他也是这么做的,可以说,他树立了“知行合一”的典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