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阿姨陪儿子高考,考全省最高分,清华:26年前就联系过她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李教授,我儿子考了全省第一!"卖菜的林秀兰脸上满是泪水,却依然挺直了瘦弱的脊背。

电话那头的清华招生办李教授沉默片刻,声音有些颤抖:"林同学,26年前我们就在等你了。

只是没想到,今天是你的儿子替你圆梦。"菜市场的嘈杂声中,林秀兰紧握着手机,背后是摆满青菜的摊位,而面前,是她和儿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01:

1999年的夏天,十八岁的林秀兰站在成绩公布栏前,看着自己的名字高高挂在榜首。"全省理科状元"几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刺得她眼睛发酸。



"秀兰,清华大学的招生老师来电话了!"班主任激动地拿着电话向她跑来,"他们说要亲自来家访,这是多大的荣誉啊!"

林秀兰笑了,那是她一生中最灿烂的笑容。十八年的寒窗苦读,终于要开花结果。她想象着走进清华园的样子,想象着父母骄傲的目光,想象着未来宽广的道路。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就在清华招生组来访的前一天,父亲在工地上发生了意外。当林秀兰赶到医院时,父亲已经陷入昏迷,医生说需要立即手术,否则恐怕活不过三天。

"手术费用是多少?"林秀兰听见自己的声音异常冷静。

"至少五万。"医生推了推眼镜,"还不包括后续的治疗费用。"

五万。那个年代对一个农村家庭简直是天文数字。

第二天,清华的招生老师如约而至。林秀兰强忍着泪水,接待了他们。她没有提父亲的事,只是在签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手微微发抖。

"林同学,你有什么困难吗?"李教授敏锐地注意到了她的异常。

"没有。"林秀兰摇头,挤出一个笑容,"我很好。"

当晚,她拿出了全家的积蓄,向亲戚借了钱,甚至卖掉了唯一值钱的东西——母亲的嫁妆金项链。但这些加起来,还不到手术费的一半。



当她再次来到医院时,遇到了父亲的工友王叔。

"秀兰,听说你考上清华了?"王叔拍了拍她的肩膀,"你爸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

"嗯。"林秀兰点点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对了,工地老板说了,你爸的医药费他会出一部分,但条件是你得签字放弃追究工伤责任。"

林秀兰咬紧了嘴唇。她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一旦签字,父亲将失去应得的赔偿,但此刻,救命要紧。

02:

当清华的录取通知书送到林秀兰手中时,父亲的手术刚刚成功,但家里已经负债累累。母亲愁眉不展,整夜整夜地哭。

"秀兰,你说我们怎么办?"母亲红着眼睛问她,"学费、生活费,这些都从哪来?"

林秀兰低头看着自己粗糙的双手,这双手曾经写下无数优美的方程式,如今却要挑起一个家的重担。



"妈,我不去了。"她轻声说。

母亲猛地抬头:"不行!你爸知道会气死的!你好不容易考上,怎么能不去?"

"可是钱......"

"钱的事我来想办法,实在不行,我去借高利贷也要让你上大学!"

林秀兰紧紧抱住母亲:"妈,别这样。我可以先工作几年,等攒够了钱,再去上学也不迟。"

命运的齿轮一旦开始转动,就再也无法回头。父亲的病情时好时坏,需要长期治疗。为了还债,林秀兰放弃了复读的想法,开始在镇上的市场卖菜。

她租了一个小摊位,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去批发市场进货,然后一直忙到晚上七八点。那双曾经拿笔的手,如今被菜刀磨出了厚厚的茧。

李教授曾经多次打电话来劝她,甚至提出学校可以为她提供助学金和勤工俭学的机会。但林秀兰已经做了决定。

"教授,谢谢您的好意,但家里的情况您不了解。"她声音平静,"也许以后有机会吧。"

"林同学,你是我见过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不要这样放弃自己。清华会一直等你。"

李教授的话像一颗种子,埋在林秀兰心底。但现实是残酷的,日复一日的劳作让她渐渐淡忘了那个曾经的梦想。

一年后,她在菜市场认识了比她大五岁的张建国。张建国是个老实人,在建筑工地做小包工头,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勤劳善良。他知道林秀兰的故事后,常常帮她搬运蔬菜,有时还会默默地送来一碗热腾腾的面条。

"秀兰,你这么聪明,应该去读书,不该在这里卖菜。"张建国有一次鼓起勇气说。

林秀兰笑了笑:"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不,不是过去的事。"张建国认真地说,"你还年轻,还有机会。"

在张建国的鼓励下,林秀兰重新拾起了书本。每天晚上收摊后,她会在昏黄的灯光下看一两个小时的书,仿佛回到了高中时代。

父亲的病情突然恶化,需要再次手术。这一次,即使卖掉家里所有的东西,也凑不够医药费。

绝望之际,张建国找到了林秀兰。

"嫁给我吧,"他直视着她的眼睛,"我有些积蓄,可以帮你父亲做手术。"

林秀兰震惊地看着他:"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我知道。"张建国点头,"我不求你爱我,只希望能帮到你。"

那一刻,林秀兰的泪水决堤。她看着面前这个朴实的男人,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自己不爱他,但此刻,爱情似乎成了最奢侈的东西。

"建国,我不能这样对你。"

"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张建国坚定地说,"你可以等你父亲好了,有了稳定的生活,再去上大学。我支持你。"

最终,林秀兰点了头。婚礼很简单,甚至没有邀请多少客人。父亲的手术很成功,但林秀兰知道,自己的人生从此改变了轨迹。

03:

结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林秀兰想象的那么难。张建国是个顾家的好丈夫,从不干涉她卖菜的生意,还常常帮她分担家务。但清华的梦想却越来越远。

第二年,林秀兰怀孕了。看着日渐隆起的腹部,她有种复杂的心情。这个小生命,是她新生活的开始,却也是过去梦想的终结。

"我们给孩子取什么名字好呢?"张建国兴奋地问。

林秀兰想了想,轻声说:"如果是男孩,就叫张清华吧。"

张建国愣住了,随即明白了她的心思,点点头:"好,就叫清华。"

儿子出生后,林秀兰更加忙碌。每天除了卖菜,还要照顾孩子和年迈的父母。但她从未放弃教育孩子的决心。

"妈妈,为什么我的名字叫清华?"五岁的儿子有一天突然问道。

林秀兰摸着儿子的头,眼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因为那是妈妈曾经的梦想。"

"什么梦想?"

"上大学的梦想。"林秀兰轻声说,"清华大学是全国最好的大学。"

"那妈妈为什么没去?"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