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中最可怕的,不是懈怠也不是退转,达摩:而是这种执念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资料来源:《金刚经》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菩提达摩,这位从西天竺远渡重洋而来的禅宗初祖,以一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震撼了整个中土佛教界。

然而,当他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之后,却对前来求法的弟子们说出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修行路上。

最可怕的不是懈怠,也不是退转,而是执念。"这话一出,在场的僧人无不愕然。

懈怠让人停滞不前,退转让人前功尽弃,为何达摩祖师却说执念更加可怕?

这其中又蕴含着怎样深刻的修行智慧?

要知道,能让这位"壁观婆罗门"如此郑重其事地提及的问题,必然关乎修行的根本。



梁大通元年,金陵城外的建康港口,一艘来自天竺的商船缓缓靠岸。船上走下一位身材高大、须发皆白的僧人,他便是后来被尊为禅宗初祖的菩提达摩。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僧,怀着"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使命,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

达摩初到中土,便被梁武帝召见。武帝萧衍素来崇信佛法,广建寺院,度化僧尼无数,自认为功德无量。他满怀期待地问达摩:"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无数,有何功德?"

达摩却淡然答道:"并无功德。"

武帝大惊:"何以无功德?"

"此乃有为之事,如影随形,虽有非实。"达摩的回答如醍醐灌顶,却也让武帝困惑不解。

"那什么才是真功德?"武帝继续追问。

"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达摩说完,见武帝仍是一脸茫然,便知道此地机缘未至,于是辞别武帝,一路北上。

经过长途跋涉,达摩来到了嵩山少林寺。这里山峦叠嶂,古木参天,正是修行的好去处。寺中方丈慧光法师早已听闻达摩大名,亲自出迎。然而达摩却婉谢了方丈为他准备的上房,独自来到寺后的一处石洞前。

"老衲欲在此面壁静修,望方丈成全。"达摩双手合十,神情肃穆。

慧光法师虽然不解,但见达摩意志坚定,便点头应允。从此,达摩便在这山洞中面壁而坐,一坐就是九年。

九年来,达摩端坐如山,不言不语。春去秋来,寒暑轮回,他始终保持着同一个姿势。渐渐地,关于这位"壁观婆罗门"的传说在中原大地上流传开来。有人说他已经入定成仙,有人说他在参悟无上妙法,更有人说他在等待有缘人前来求法。

这一天,大雪纷飞,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一位年轻的僧人冒着风雪来到洞前,这便是后来的二祖慧可。慧可在洞外跪了整整一夜,直到雪花将他的身体完全覆盖,达摩才缓缓转身。

"你所为何来?"达摩的声音如钟声般浑厚。

"弟子心中不安,恳请师父为我安心。"慧可诚恳地说道。

"将心拿来,我为你安。"达摩淡淡地说。

慧可闻言,立即内观己心,良久之后才说:"我找寻我心,了不可得。"



"我已为你安心竟。"达摩微微一笑。

这一问一答,慧可当下大悟。然而达摩却并未就此停止,而是继续说道:"你虽然悟了心性本空,但修行路上还有更大的险境等着你。"

慧可疑惑地问:"师父,修行还有什么比不悟心性更危险的吗?"

达摩望着洞外的雪花,沉默良久才说:"懈怠让人停滞,退转让人倒退,但真正可怕的是执念。因为执念会让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还以为自己在精进。"

这话让慧可更加困惑。此时,陆续又有几位僧人前来求法,他们是道育、道副等人。达摩见求法者渐多,便在洞中开始讲法。

"诸位来此求法,想必都有一番修行经历。"达摩环视众人,"但我要问你们,什么是修行?"

道育抢先答道:"师父,修行就是持戒念佛,积累功德,求得解脱。"

道副也说:"师父,修行就是断除烦恼,远离尘世,清净身心。"

慧可若有所思地说:"师父,弟子以为修行就是明心见性,直指本心。"

达摩听完,微微摇头:"你们说得都对,也都不对。"

众人更加困惑。达摩继续说道:"修行的确需要持戒念佛,也需要断除烦恼,更需要明心见性。但问题在于,很多人把这些方法当成了目的,把手段当成了终点,这就是执念。"

"比如持戒,本是为了清净身心,但有人却执着于戒相,一丝不苟地计较每一个细节,忘记了持戒的真正用意。他们以为守得戒相越严,功德就越大,殊不知这种执着本身就是最大的破戒。"

道育听了脸色一变,因为他正是这样的人。他平日里对戒律极其严格,哪怕是午后喝一口水都要再三考虑,生怕犯了非时食戒。

达摩看出了他的心思,继续说道:"念佛也是如此。念佛本是为了一心不乱,但有人却执着于念佛的数量,一天要念几万声,念得嗓子哑了,心却更乱了。他们以为念得越多就越有功德,却忘记了念佛的真义在于净心。"

道副也感到脸红,因为他每天都要念佛号一万遍,从不间断,还暗自得意于自己的精进。

"至于明心见性,"达摩转向慧可,"虽然你已经悟了心性本空,但如果执着于这个'悟',执着于'空',那这个执着本身就是最大的不空。"

慧可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虽然悟了,但对这个"悟"还有执着。

"所以说,"达摩的声音变得更加深沉,"修行中最可怕的不是懈怠,因为懈怠的人知道自己有问题;也不是退转,因为退转的人还有重新开始的机会。最可怕的是执念,因为有执念的人会把错误当成正确,把障碍当成成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还以为自己在精进修行。"

众人听了都深有感触。这时,道育问道:"师父,那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执念呢?"

达摩正要回答,忽然停住了。他看着洞外已经停止的雪花,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修行的根本,也是我面壁九年所悟到的最重要的法门。但这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



说到这里,达摩忽然闭上了双眼,陷入了深深的禅定之中。

洞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一种说不出的庄严气氛。

慧可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师父为何在关键时刻停止了开示。

他们心中都明白,达摩祖师即将要传授的,必定是佛法中最核心、最珍贵的法门。

这关乎如何彻底破除执念的无上妙法,正是无数修行人梦寐以求的究竟智慧。

而这个秘密,就藏在达摩九年面壁所悟到的那个惊天法门之中...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