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接岳母进城养老,买药时听到女婿说了9个字,岳母:我不该来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人物姓名均为化名,部分细节经过艺术加工,旨在反映当代家庭养老问题。

"妈,您别这样,我们不是说好了吗?"

王丽华握着手机,颤抖着声音:"小张,我明天就回老家。"

"为什么?昨天不是还好好的吗?"

老人看着窗外的城市霓虹,眼中满含泪水:"我不该来的,真的不该来。"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女儿急促的声音传来:"妈,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您和姐夫..."

"有些话,听见了就忘不掉。"王丽华缓缓放下手机,想起几个小时前在药店听到的那句话。

短短九个字,却让这个68岁的老人彻底明白了。



01

三个月前,王丽华还在老家的小院里种菜。

68岁的她独自生活了两年,老伴走后,偌大的房子显得格外冷清。每天早上醒来,她总是习惯性地叫一声"老张",然后才想起身边早已空无一人。

女儿张雯每次打电话都要絮叨一番:"妈,您一个人在家我们不放心,要不搬到城里来吧。我和小李商量过了,把南边那间房收拾出来给您住。"

王丽华总是拒绝:"我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邻居都认识,哪里都不去。你们在城里忙工作,我去了也是添麻烦。"

"妈,您怎么能这么说呢?照顾您是我们应该做的。"

"我身体好着呢,不用你们操心。"

但实际上,王丽华心里很清楚,年纪大了,身体确实不如以前了。

去年冬天,她在院子里滑了一跤,摔得不轻,躺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幸好邻居老李过来串门,把她扶了起来。

"丽华,你一个人在家太危险了。"老李的老伴劝她,"我们都老了,万一出点什么事,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

"是啊,你女儿女婿那么孝顺,跟他们去城里享福多好。"

王丽华总是笑着摇头:"我在这里住惯了,去城里不习惯。"

但她心里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不想给孩子们添负担。

城里生活成本高,女儿女婿都是上班族,收入也不算特别高。她去了,吃穿用度都要花钱,还要人照顾,确实是个负担。

转机出现在一个雨夜。

那天晚上,王丽华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心跳得厉害。她想起床倒杯水,却发现腿软得站不起来。

"这是怎么了?"她心里害怕极了。

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夜,王丽华感觉自己快要撑不住了。天刚蒙蒙亮,她就颤抖着手给女儿打电话。

"雯雯,我可能不行了。"

"妈,您怎么了?"张雯的声音瞬间变得紧张。

"我胸口疼,呼吸不过来。"

"妈,您别怕,我们马上回去。"

张雯和女婿李明连夜从城里赶回来,开了三个小时的车。看到王丽华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张雯的眼泪立刻就下来了。

"妈,您怎么不早点给我们打电话?"

"我以为睡一觉就好了。"

李明二话不说,背起王丽华就往外走:"妈,我们去医院。"

在镇上的医院,医生给王丽华做了全面检查。

"老人家的心脏没什么大问题,就是血压有点高,可能是最近太劳累了。"医生对张雯说,"回去注意休息,按时吃药就行。"

"谢谢医生。"

从医院回来后,李明拉着王丽华的手,诚恳地说:"妈,您跟我们到城里去吧。那里医疗条件好,我们也能照顾您。"

"我不去,我在这里住习惯了。"

"妈,您看,万一再出点什么事,我们不在身边怎么办?"李明耐心地劝说,"今天晚上要不是您给我们打电话,后果不堪设想。"

张雯也在一旁劝说:"妈,您就当给我们一个尽孝的机会吧。我们结婚这么多年,还没有好好照顾过您。"

"你们都有工作,我去了会影响你们的。"

"不会的,妈。"李明摆摆手,"我们的房子够大,而且我们也希望家里更热闹一些。"

"可是..."

"妈,您别可是了。"张雯握住母亲的手,"我们是真心希望您跟我们一起住。现在城里生活条件好,您住着也舒服。"

王丽华看着女儿女婿焦急的表情,心软了:"那我试试看,不习惯就回来。"

李明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妈,您放心,我们一定让您住得舒心。"

"那我需要准备什么?"

"什么都不用准备,我们都给您买好了。"张雯高兴地说,"床单被褥、洗漱用品,还有您爱吃的东西,我们都准备了。"

"你们有心了。"

两天后,李明开车来接王丽华。

临走前,她回望了一眼住了四十年的老宅,心中五味杂陈。

院子里的菜还没有收完,桃树上的果子也快熟了。

"妈,您舍不得?"李明看出了她的心思。

"住了这么多年,突然要走,还是有些不舍。"

"没关系,您想回来看看随时都可以。"

"好。"

王丽华锁上门,跟着李明上了车。

车子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王丽华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内心忐忑不安。

她这一辈子很少出远门,最远也就是到过县城。现在要去大城市生活,心里真的没底。

"妈,您别担心,城里虽然人多车多,但是生活真的很方便。"李明透过后视镜看着她,"买菜、看病、坐车都很方便。"

"而且我们小区环境特别好,绿化做得很棒,您肯定喜欢。"

张雯也转过身来握住母亲的手:"妈,您在家一个人我们真的不放心。现在好了,一家人在一起,多热闹。"

"嗯。"王丽华点点头,但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她不知道,这个决定会给她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02

李明和张雯住在市区的一个高档小区,三室两厅的房子,装修得很温馨。

小区门口有保安,进出都要刷卡,让王丽华觉得很新奇。

"这里安全吗?"她问。

"很安全,妈。"李明介绍,"这个小区管理很严格,外人进不来。"

电梯里,王丽华看着不断变化的楼层数字,心里有些紧张。

她这辈子很少坐电梯,总感觉不太踏实。

"妈,到了。"



房门打开,王丽华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客厅很大,装修得很现代,沙发、茶几、电视柜都是她没见过的样式。

"妈,这间房是专门给您准备的。"张雯推开一间朝南的卧室,"您看,阳光特别好,我们还买了加湿器、空气净化器。"

王丽华环视房间,心里暖暖的。

房间里的家具都是新的,床铺整理得很干净。床头柜上摆着她年轻时的照片,墙上贴着她爱听的戏曲演员的海报。

"你们有心了。"

"妈,您看这个衣柜,我们给您买了一些衣服。"张雯打开衣柜,"都是您喜欢的款式。"

"买这么多干什么?太浪费了。"

"不浪费,妈。您来城里了,总要有几件像样的衣服。"

王丽华看着衣柜里的新衣服,心里很感动。

"妈,您先休息一下,我去做饭。"李明挽起袖子,"今天做您最爱吃的红烧肉。"

"你还会做红烧肉?"

"当然会,雯雯教我的。"李明笑着说,"我知道您喜欢吃甜一点的,我多放点糖。"

看着女婿忙碌的身影,王丽华心中的不安渐渐消散。

厨房里传来炒菜的香味,张雯在一旁帮忙,一家人其乐融融。

"妈,您觉得怎么样?"张雯坐在王丽华身边,"房间还合适吗?"

"很好,比我想象的要好。"

"那您就放心住下来。"

晚饭时,李明不停地给王丽华夹菜:"妈,您多吃点,这个菜炖得很烂,好消化。"

"小李,你自己吃,不用管我。"

"妈,您别客气,我们是一家人。"李明笑着说,"以后您就把这里当自己家,想吃什么就说,我给您做。"

"你们平时工作这么忙,我自己会做饭。"

"妈,您刚来,先适应一下。"张雯说,"等您熟悉了环境,想做饭就做,不想做就让小李做。"

王丽华眼眶有些湿润:"有你这个女婿,雯雯真是有福气。"

"妈,您别这么说,我们都是一家人。"

饭后,李明主动收拾碗筷,张雯陪王丽华在客厅里看电视。

"妈,您想看什么节目?"

"我喜欢看戏曲频道。"

"那我们就看戏曲频道。"张雯立马换台,"您想看什么戏?"

"都行,我不挑。"

看着电视里的戏曲节目,王丽华心里很温暖。

她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女儿女婿确实很用心。

第二天,李明主动提出带王丽华到小区里转转。

"妈,您看这个花园,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花开。"李明指着小区中央的花园,"现在是春天,桃花开得正好。"

王丽华看着眼前的景象,确实比老家好很多。

花园里种着各种花草,修剪得很整齐。小径铺着石砖,走起来很舒服。

"那边是健身器材,专门给老年人用的。"李明继续介绍,"您身体好了可以过来锻炼。"

"这些器材怎么用?"

"很简单,我教您。"

正说着,几个老太太围了过来。

"小李,这是您岳母吧?"

"是的,刚从乡下接过来。"李明客气地回答。

"真有福气,有这么孝顺的女婿。"一个老太太羡慕地说,"我家那个女婿,结婚十年了,连我生日都记不住。"

"您太客气了。"李明有些不好意思,"妈年纪大了,我们做晚辈的应该照顾。"

"现在像你这样的女婿不多了。"另一个老太太说,"我们家那个,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次面。"

"是啊,都是自己忙自己的。"

王丽华听着这些话,心里美滋滋的。

她没想到,李明在邻居们心中的印象这么好。

"王姨,您真有福气。"一个老太太对王丽华说,"小李对您这么孝顺,您以后就安心在这里住着。"

"是啊,我看小李每天都很照顾您。"

"他确实是个好孩子。"王丽华脸上带着骄傲的笑容。

接下来的日子,李明确实很用心。

每天早上,他都会起得很早,给王丽华准备营养早餐。

"妈,您血压有点高,我专门买了燕麦片,对身体好。"

"妈,这个牛奶是专门给老年人的,补钙。"

"妈,您昨天说想吃包子,我一大早去排队买的,还是热的。"

王丽华被感动得不行:"小李,你对我这么好,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妈,您别这么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你们年轻人工作这么忙,还要照顾我。"

"妈,照顾您不是负担,是幸福。"



中午,李明会陪王丽华到小区里散步,晚上会陪她看电视。

"妈,您今天想去哪里走走?"

"都行,我对这里还不熟悉。"

"那我们去湖边看看,那里风景很好。"

小区里有个人工湖,湖水很清澈,周围种着柳树。

"真漂亮。"王丽华感叹,"比我们老家的pond还要好看。"

"您喜欢就好。"李明说,"以后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可以经常过来走走。"

一个星期后,王丽华渐渐适应了城市生活。

早上起床后,她会到阳台上看看风景,然后和李明一起吃早餐。

上午,她会在小区里散步,和其他老人聊天。

下午,她会在房间里休息,看看电视。

晚上,一家人会一起吃饭,聊聊天。

生活很规律,也很温馨。

小区里的老人们也都认识她了,经常夸赞李明。

"王姨,您这个女婿真是太好了,每天都看见他陪您散步。"

"是啊,我们家小李确实不错。"王丽华脸上带着骄傲的笑容。

"现在像小李这样的女婿太少了。"邻居张大妈感慨地说,"我家那个,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次面。"

"小李从小就懂事,对雯雯也好,对我也好。"

"您真有福气。"

"是啊,我很满足。"

王丽华心里暖暖的,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但是,她没有注意到,李明脸上的笑容有时候会显得有些勉强。

03

日子过得很平静,但王丽华偶尔会感觉到一些微妙的变化。

比如,李明脸上的笑容有时候会显得有些勉强。

比如,他和张雯在房间里说话时,声音会压得很低。

比如,他接电话时,如果王丽华在旁边,他就会走到阳台上去。

王丽华本来想问问,但觉得自己刚来不久,不应该过多干涉小两口的生活。

她开始更加小心,尽量不给这个家庭添麻烦。

吃饭时,她会吃得很少,说自己胃口不好。

看电视时,她会主动让出遥控器,说自己什么都爱看。

洗澡时,她会用很短的时间,怕浪费热水。

"妈,您怎么洗澡这么快?"张雯问。

"我洗得差不多了。"

"您别着急,慢慢洗。"

"够了,我不习惯洗太久。"

直到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她听到了他们夫妻之间的争吵。

那天晚上,王丽华正准备睡觉,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了争吵声。

"李明,你最近怎么回事?总是愁眉苦脸的。"

"没什么,工作上的事。"

"别骗我了,是不是因为我妈的事?"

王丽华在房间里听到这话,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她悄悄走到门边,想听得更清楚一些。

"不是,雯雯,你别多想。"

"那你倒是说说,到底怎么了?"

"真的没什么,你别问了。"

"李明,我们是夫妻,有什么话不能说?"

房间里安静了一会儿,李明的声音传来:"雯雯,你知道吗?自从妈来了之后,我们的开销增加了不少。"

"增加就增加了,妈是我们的长辈,我们应该养她。"

"我知道,我也没说不养。只是...只是有时候压力挺大的。"

"什么压力?"

"经济压力。"李明的声音有些沉重,"妈的药费、生活费,还有我们自己的开销,每个月都要超支。"

"那我们省一点就是了。"

"我们已经很省了。"李明说,"但是妈年纪大了,需要的东西多,而且还要经常看病。"

"那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

王丽华听到这里,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没想到,自己的到来给他们造成了这么大的经济负担。



"李明,我们不能因为钱的事就对妈不好。"

"我知道,我也没有对妈不好。"

"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我的意思是,我们需要想个办法。"

"什么办法?"

"要么...要么我们找个更好的工作,多赚点钱。"

"现在工作不好找,而且我们的工作已经很稳定了。"

"那就...那就节约一点。"

"我们已经很节约了。"

两人又陷入了沉默。

过了一会儿,李明说:"雯雯,我不是不想照顾妈,我只是担心我们的经济状况。"

"我理解你的担心。"张雯的声音也有些沉重,"但是妈年纪大了,我们不能不管她。"

"我知道。"

"而且妈在老家一个人,我们也不放心。"

"嗯。"

"那我们就再坚持一下,看看能不能想到其他办法。"

"好吧。"

王丽华听到这里,心里五味杂陈。

她没想到,自己的到来给他们造成了这么大的困扰。

她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个家庭考虑,不能成为他们的负担。

第二天一早,她主动找到李明:"小李,我是不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妈,您怎么这么说?"李明有些慌张,"您没有添麻烦,我们很高兴您能来。"

"昨天晚上我听到你们说话了。"王丽华直接说道,"如果我在这里给你们造成负担,我可以回老家。"

"妈,您别多想。"李明连忙摆手,"我们真的没有觉得您是负担。昨天我和雯雯说的是工作上的事,跟您没关系。"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李明拍拍胸脯,"妈,您是我们的长辈,照顾您是我们应该做的。您千万别胡思乱想。"

"可是我听到你们说经济压力..."

"妈,那是因为我最近想换工作,所以有些担心。"李明解释,"跟您没有关系。"

王丽华看着李明真诚的表情,心里的疑虑暂时消散了。

但是,她开始更加小心,不想给这个家庭带来任何负担。

她开始自己洗衣服,自己打扫房间,吃饭时也会吃得很少。

"妈,您怎么吃这么少?"张雯担心地问。

"我年纪大了,吃不了多少。"

"可是您以前不是这样的。"

"人老了,胃口就小了。"

"妈,您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没有,我很好。"

李明也注意到了王丽华的变化,但他没有多说什么。

他也很矛盾,一方面想要照顾岳母,另一方面又担心经济压力。

这种矛盾让他很痛苦,也让他对王丽华的态度有些微妙的变化。

虽然表面上还是很客气,但少了一些之前的主动和热情。

王丽华敏感地感受到了这些变化,心里更加不安。

她开始考虑回老家的事情,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04

两个月后,王丽华的血压又开始不稳定。

这段时间,她一直在想经济负担的事情,心理压力很大,导致血压波动。

一天早上,她感觉头晕目眩,差点摔倒在浴室里。

"妈,您怎么了?"张雯听到声音,连忙跑过来扶住她。

"有点头晕。"

"我带您去医院看看。"

"不用,可能是血压又高了。"

王丽华不想去医院,因为她知道看病要花钱。

李明从厨房跑过来:"妈,您的药还有吗?"

"没有了,昨天吃完了。"



"那我陪您去买药。"李明看了看时间,"雯雯你上班去吧,我陪妈去。"

"今天你不是有个重要会议吗?"张雯有些担心。

"没关系,我可以请假。"

"那麻烦你了。"

"跟我还客气什么。"

王丽华心里很感动,但也很愧疚。

她知道李明的工作很忙,为了陪她买药还要请假。

他们到了附近的大药房,这是一家连锁药店,规模很大。

里面人很多,需要排队取号。

"妈,您先坐一下,我去取号。"李明找了个椅子让王丽华坐下。

王丽华坐在休息区,看着药房里来来往往的人,心情很复杂。

她看到有些老人是儿女陪着来的,有些是老伴陪着来的,还有些是一个人来的。

她想起自己年轻时陪父母看病的情景,那时候她总是很有耐心,从不觉得是负担。

现在轮到自己了,却成了别人的负担。

这时,她听到有人叫李明的名字。

"李明?真的是你!"

王丽华抬头看去,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很时尚,看起来生活条件不错。

"张峰,好久不见。"李明走过去和他握手。

"你怎么在这里?"

"陪我岳母买药。"

"岳母?"张峰看了看王丽华,"就是那个老太太?"

"嗯。"

王丽华坐得比较远,但能隐约听到他们的对话。

她本来不想偷听,但当听到他们提到自己时,就忍不住竖起了耳朵。

张峰压低了声音:"你岳母住你们家?"

"对,已经两个多月了。"

"那你们压力不小吧?"

李明没有立即回答,只是点点头。

王丽华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

"我就说嘛,现在养老成本太高了。"张峰拍拍李明的肩膀,"你们年轻人本来就不容易,房贷、车贷、生活费,还要照顾老人。"

"也没办法,总不能不管。"

"话是这么说,但是..."张峰停顿了一下,"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找个养老院?"

"养老院太贵了,而且我岳母也不愿意去。"

"那你们打算一直这样下去?"

李明苦笑了一下:"走一步看一步吧。"

"兄弟,我理解你的难处。"张峰拍拍李明的手,"不过话说回来,你们也要考虑自己的生活质量。"

"我知道。"

"要不然这样,改天我介绍个养老院给你,条件还不错,价格也还可以接受。"

"再说吧。"

"你们还年轻,应该多为自己考虑考虑。"

"嗯。"

就在这时,李明说了一句话,王丽华听得很清楚:

"她在我们家真的很..."

后面的话被一个小孩的哭声淹没了,王丽华没有听清楚。

但就是这几个字,让她的心彻底沉了下去。

她猜测,李明说的可能是"她在我们家真的很麻烦",或者"她在我们家真的很累人"。

无论是哪一种,都说明她确实成了这个家庭的负担。

"李明,36号,轮到你了。"药房的工作人员在喊。

李明匆匆和张峰告别,走到柜台前买药。

"您好,我要买降压药。"

"什么牌子的?"

"这个。"李明把药盒给工作人员看。

"好的,一盒是86元。"

"来两盒。"

"172元。"

李明拿出钱包,王丽华看到他的钱包里没有多少钱了。

她心里更加愧疚。

"妈,药买好了。"李明走过来,"我们回家吧。"

"好。"

回家的路上,王丽华一言不发。

李明察觉到她的异常:"妈,您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没事。"

"那您怎么不说话?"

"有点累。"

"那回去您好好休息一下。"

王丽华点点头,但心里却在想着刚才在药房听到的那句话。

"她在我们家真的很..."

这句话的后面是什么?



她越想越难受,越想越觉得自己不应该住在这里。

05

回到家后,王丽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她坐在床边,想着刚才听到的对话,心里很痛苦。

她知道李明是个好孩子,平时对她也很好,但经济压力确实是现实存在的。

她不能因为自己的存在,让这个家庭承受太大的负担。

晚饭时,李明敲门:"妈,吃饭了。"

"我不饿,你们吃吧。"

"妈,您怎么不吃饭?"张雯也过来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没事,就是没胃口。"

"那我给您煮点粥。"

"不用了,我想休息。"

张雯和李明对视了一眼,都觉得王丽华有些不对劲。

"妈,您要是不舒服就说,别憋着。"

"我没事,你们别担心。"

"妈,您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没有。"

但张雯能感觉到,母亲确实有心事。

第二天,王丽华的情绪依然很低落。

她开始更加小心翼翼,吃饭吃得更少,说话也更少。

她甚至开始计算自己每天的开销,想要尽量减少花费。

"妈,您这两天怎么了?"张雯终于忍不住问道。

"没什么。"

"您别骗我,我看得出来您有心事。"

王丽华看着女儿关切的眼神,心里很矛盾。

她想说出昨天在药房听到的话,但又担心会影响女儿女婿的关系。

"雯雯,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您说。"

"你们接我来城里,是不是很勉强?"

"妈,您怎么这么问?"

"我就是想知道,是不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妈,您别多想。"张雯握住母亲的手,"您是我们的长辈,照顾您是我们应该做的。"

"可是我感觉,小李好像..."

"小李怎么了?"

"算了,没什么。"

王丽华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但她心里已经做了决定。

那天晚上,她开始偷偷收拾东西,准备回老家。

她把自己带来的衣服重新装进行李箱,把女儿女婿给她买的东西整理好。

她想,如果她走了,这些东西还可以退掉,或者给别人用。

"妈,您在干什么?"张雯推门进来,看到王丽华在整理衣服。

"我想回老家看看。"

"回老家?"张雯愣住了,"您不是说适应了城里的生活吗?"

"我想回去看看老房子,看看菜地。"

"那您什么时候回来?"

王丽华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继续收拾东西。

张雯意识到了什么:"妈,您是不是不想住在这里了?"

"雯雯,我年纪大了,不应该给你们添麻烦。"

"妈,您没有给我们添麻烦。"

"有些话我都听见了。"王丽华终于说出了心里话。

"什么话?"

"昨天在药房,我听到小李和他朋友说话了。"

张雯的脸色变了:"他们说什么了?"

"他说我在你们家...他说我在你们家很..."王丽华说不下去了,眼泪掉了下来。

"妈,您一定是听错了。"张雯连忙安慰,"小李不会说那种话的。"

"我没有听错。"

"那他具体说什么了?"

"他说我在你们家真的很...后面的话我没听清,但我知道他的意思。"

张雯听后,脸色变得很难看。

"妈,您先别收拾了,我去找小李问清楚。"

"雯雯,算了,我真的想回老家了。"

"不行,这件事必须说清楚。"

当天晚上,张雯把李明叫到房间里,门关得很紧。

王丽华在客厅里能听到他们激烈的争吵声,但听不清具体内容。

她能听到张雯愤怒的声音,也能听到李明解释的声音。

争吵持续了很久,最后归于平静。

王丽华心里很不安,她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对了。

第二天早上,李明神色憔悴地走出房间。

他的眼睛有些红肿,显然昨晚没有睡好。

"妈,昨天的事雯雯都跟我说了。"他走到王丽华面前,"我想跟您解释一下。"



"不用解释了。"王丽华摆摆手,"我知道自己在这里不合适。"

"妈,您听我说。"李明坐在王丽华身边,"昨天在药房,我确实和朋友聊了几句,但是..."

"但是什么?"

"我说的话可能被您误解了。"

"什么意思?"

李明想了想,说:"妈,我说的是,您在我们家真的很让我们心疼。"

王丽华愣住了:"什么?"

"我说的是心疼,不是别的。"李明认真地说,"我朋友问我们照顾您累不累,我说不累,但是看到您这么小心翼翼,我们真的很心疼。"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王丽华听到这话,心里的石头似乎落了地。

但她还是有些怀疑:"那你们昨天晚上为什么吵架?"

"我们没有吵架,只是在讨论一些事情。"

"什么事情?"

李明犹豫了一下:"妈,我跟您说实话吧。"



"你说。"

"我们确实有些经济压力,但这不是您的错。"

王丽华的心又悬了起来。

晚上,王丽华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女婿的话在她脑海里反复回响,每个字都像针扎一样刺痛着她的心。

她想起女儿结婚时的承诺,想起女婿平时的嘘寒问暖,想起邻居们羡慕的眼神。

可是,那九个字却让所有美好的假象瞬间破灭。

第二天一早,她做了一个决定。

但就在她准备行动时,意外发现让她对那九个字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

门外传来女婿的脚步声,王丽华的手紧紧攥着刚刚从李明衣服口袋里掉出来的那张纸条,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整个人仿佛被雷击中一般,身体剧烈地颤抖着。

那纸条上写着……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