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十万块!现金!"村长把一沓厚厚的百元大钞重重拍在我家那张破旧的方桌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我爸手里的烟掉在了地上,妈妈的脸色瞬间煞白。
"李有才,你家条件这么差,拿了这钱,全村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我儿子差你两分,你把名额让给他,这钱就是你的了!"1989年的农村,十万元相当于普通家庭三十年的收入,而我,只是个刚刚高考结束的农村孩子。
![]()
01:
我叫李有才,是碎石村出了名的"读书种子"。从小到大,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全村人眼中的希望。我爸是村里的贫农,常年在外打零工;我妈身体不好,只能在家做些简单的农活。我们家的土坯房在村子最偏僻的角落,冬天漏风,夏天漏雨,但这并不影响我对知识的渴望。
小时候,我经常趴在煤油灯下读书到深夜。村里人都笑话我爸:"你家有才读那么多书有啥用?还不如早点去学门手艺!"我爸虽然没文化,但特别倔强,总是回怼:"我儿子就是要用知识改变命运!"
村长吴德福在村里算是有权有势,他儿子吴建国与我同龄,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班同学。不同的是,我每次考试都是第一,而他永远徘徊在中下游。村长对此极为不满,经常在村委会会议上说:"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将来还不是回村种地!"
高考前夕,我住在学校宿舍里废寝忘食地复习,而吴建国则整天在校外游荡。老师们都劝我:"有才,你一定要考上大学,为咱们村争光!"那时候,整个县城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屈指可数,而我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通过知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高考结束后,我悄悄回到村里,没敢告诉任何人。直到录取结果公布那天,县里的广播站专门播报了我的名字:"恭喜碎石村李有才同学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被首都理工大学录取!"这个消息如同一颗炸弹在村里炸开了锅。
人们纷纷涌向我家,送来鸡蛋、面条等礼物,祝贺我考上了大学。我爸激动得热泪盈眶,拿出珍藏多年的"大前门"香烟分给前来祝贺的村民。我妈则一边抹眼泪一边嘟囔着:"有才终于争气了,咱家终于有出息了!"
而就在这一片喜气洋洋中,我注意到村长阴沉的脸色。据说吴建国也参加了高考,成绩比我低了两分,被调剂到了一所普通的专科学校。对于一心想让儿子出人头地的村长这个结果显然难以接受。
那天晚上,村长带着他老婆来到我家,脸上堆满了笑容:"有才啊,考得真不错!叔叔为你感到骄傲啊!"我礼貌地点点头,心里却莫名地感到不安。村长突然压低声音说:"有才,叔叔想和你谈个事情,你能不能把这个名额让给建国?"
我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村长继续说:"建国比你就差那么一点点,如果他能去首都读书,将来的发展肯定比你好。你可以明年再考,反正你底子好。"
我爸立刻站了起来:"不可能!有才是凭实力考上的!凭什么让给你儿子?"
村长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李根生,你别不识抬举!我可是村长,你家那几亩薄田还不是我分配的?"
![]()
气氛一下子变得剑拔弩张。就在这时,村长的老婆拉了拉他的袖子,示意他冷静下来。村长深吸一口气,语气缓和了一些:"这样吧,我给你们一点补偿。一万块,现金!"
02:
一万块钱!在1989年的农村,这可是一笔巨款。我家一年的收入加起来不过三四百元,这笔钱足够我们盖起一座砖瓦房,甚至还能在县城买套小房子。
我看到爸妈的眼中闪过一丝动摇,但很快又坚定起来。爸爸把手一挥:"不行!有才的大学名额不是用钱能买来的!"
村长冷笑一声:"李根生,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欠着合作社的钱没还,还有你老婆的病需要钱治。两万!我出两万!"
妈妈的眼睛亮了一下,但又迅速黯淡下去。她拉着我的手,低声说:"有才,这是你的前途,你自己决定。"
我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村长,我不能接受这个提议。这个名额是我靠实力考来的,不是用来交易的。"
村长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你们别不识好歹!我可是看在同村的份上才这么客气的!我儿子去首都读书,将来能有大出息!你一个穷学生,将来还不是回村种地?"
爸爸怒了:"吴德福,你别仗着自己是村长就胡来!时代变了,现在是凭真本事吃饭的年代!"
村长拂袖而去,临走前丢下一句狠话:"你们等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