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4.87亿元增资后却成“烫手山芋”?博雅生物三连降甩卖子公司股权,战略收缩难掩血制品主业增长隐忧

0
分享至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娜 北京报道

作为国内血液制品领域的重要企业,“华润系”成员博雅生物近期的股权转让行为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据博雅生物公告,旗下子公司博雅欣和80%股权最新挂牌价为1.7亿元,较首次挂牌的2.13亿元下调近20%。这是该股权三个月内的第三次价格调整,前两次分别以2.13亿元、1.92亿元流拍。此次若仍无受让方,价格将进一步降至不足1.6亿元,较首次挂牌价缩水超25%,最低价格已降至原评估值的8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8月,博雅生物刚刚完成对博雅欣和的增资,以4.87亿元自有资金获得其90.69%股权,如今却连番降价也要将其剥离。

在这一波操作背后是博雅生物业绩波动加剧的现实压力。近年来,博雅生物营收增速下滑,核心产品营收、毛利率承压,虽通过收购绿十字提升了采浆能力,但浆站数量不足等问题仍制约发展。

2025年的国内血制品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浆源紧张可能进一步加剧,集采范围有望扩大等因素都将压缩企业的生存空间。对于博雅生物而言,如何在此背景下提振业绩,走出困局是其面临的紧迫问题。

股权转让的“降价困局”

博雅欣和成立于2014年,经营范围包括药品、化工产品生产销售等,业务涵盖抗感染、糖尿病、心脑血管等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博雅生物持有其90.69%股份,其余股份则由博雅生物全资子公司江西博雅医药投资有限公司持有。

回溯交易原点,2024年8月,博雅生物刚刚完成对博雅欣和的增资,以4.87亿元自有资金获得其90.69%股权。彼时,博雅生物宣称此举是为“压降高负债子公司工作,改善博雅欣和财务状况”。然而仅9个月后,公司便启动股权转让程序。


(来源:博雅生物公告)

从财务数据看,博雅欣和的经营表现确实不尽人意。2023年公司营收仅1036.9万元,净亏损达5687.42万元;2024年虽通过降本增效将亏损收窄至3461.87万元,但全年营收仍不足2000万元。核心产品西他沙星、他汀类项目因研发滞后、集采冲击和环保限制,始终未能实现规模化生产,这成为其持续亏损的主因。

博雅生物在多份财报中明确表示,坚定秉持以血液制品作为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稳步推进非血液制品业务的剥离工作。2021年7月,华润医药以“股份转让+表决权委托+定向增发”的创新组合方案,豪掷50亿元入主,成为博雅生物的控股股东。自此,博雅生物在血液制品领域的宏大布局愈发清晰。公司立下目标,要在“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实现浆站总数量、采浆规模以及核心财务指标的翻倍增长,彰显出其在血液制品行业做大做强的决心与雄心。

然而,面对市场对股权交易的冷淡反应,博雅生物不得不持续下调预期。按照最新计划,若1.7亿元的挂牌价仍无受让方,将进一步降至1.58亿元,这一价格较最初2.13亿元的评估值已折价近26%。公司在公告中坦言,交易存在多重不确定性,最终交易对方、交易价格等存在不确定性。

同时,博雅生物的决策逻辑也引来投资者疑问,2024年8月增资、2025年4月即出售的“短视”操作,是否暴露出公司战略规划的随意性?有投资者提出,“为何在增资时未能预见项目风险?”

“这种连续降价的策略,显示出公司剥离非核心资产的决心。”一位长期关注医药股的投资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不过,博雅生物在这次的资产处置中显然处于被动局面,若股权最终流拍,公司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继续持有则需持续投入资源,加剧经营压力;强行低价处置则可能引发资产减值损失,直接侵蚀利润。

剥离资产背后的业绩压力

博雅生物在公告中强调,转让博雅欣和股权是为“聚焦血液制品主业,优化资源配置”。这种战略收缩的背后,是公司近年来业绩波动加剧的现实压力。

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博雅生物营收增速呈现断崖式下滑:从2021年的5.47%降至2022年的4.08%,2023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为-3.87%,2024年更是大跌34.58%。尽管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7.18%,但主要得益于2023年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导致的低基数效应,并非经营层面的实质性改善。


(来源:博雅生物公告)

业务结构上,血液制品作为核心板块,2024年贡献了87.29%的营收(约15.14亿元),同比增长4.32%,但毛利率同比下降4.63个百分点至65.11%;而占比12.10%的生化类用药业务营收同比下滑37.34%,毛利率同样下降5.12个百分点。“主业增长乏力、副业持续萎缩”的局面,让博雅生物不得不重新审视业务布局。

更值得警惕的是核心产品的表现。2024年,博雅生物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人纤维蛋白原这三大主力产品营收全部下滑,降幅分别为12%、7.94%和2.65%,毛利率同步下降2.34至6.42个百分点。

集采政策的冲击重塑了市场格局。2024年,血液制品中的多个品种被纳入集采范围,平均降幅达30%左右,直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博雅生物核心产品毛利率的持续下滑,与集采带来的价格压力密切相关。

为提振业绩,博雅生物在2024年11月斥资18.2亿元收购绿十字香港控股有限公司,间接获得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控制权,新增1张生产牌照、4个单采血浆站和2个省份的浆站布局。这一动作显著提升了博雅生物的采浆能力——2024年采浆量达630.6吨,同比增长10.4%,其中本部采浆量522.04吨,增速11.7%,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不过,浆站数量不足仍是制约发展的短板。截至2024年末,博雅生物的单采血浆站数量在行业内处于中下游水平,导致整体采浆规模相对有限。公司在年报中承认:“受浆站数量较少影响,血浆采集规模相对较小,但吨浆产值和毛利率保持行业前列。”在血制品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公司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医健管理咨询合伙人曹宁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博雅生物的战略调整,是中国血液制品行业深度变革的缩影。近年来,随着监管趋严、浆源紧张和市场竞争加剧,血制品行业正在经历从分散到集中的洗牌过程,企业的生存逻辑发生深刻变化。同时,血制品行业创新转型的压力同样不容忽视。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重组蛋白等新型血液制品逐渐兴起,对传统血浆制品形成替代。博雅生物此时剥离亏损业务,或许也有集中资源投入研发的考量。

曹宁认为,对于整个血液制品行业而言,博雅生物的案例具有典型意义:在行业变革期,企业需要在多元化与专业化之间找到平衡,在规模扩张与风险控制之间把握节奏。无论是资产剥离还是主业聚焦,最终的成败都取决于是否能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随着行业洗牌的深入,类似的战略调整可能会在更多企业上演,行业格局将迎来新的重塑。

责任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台风影响时间提前!广东要求滨海景区适时关停,渔船回港避风

台风影响时间提前!广东要求滨海景区适时关停,渔船回港避风

南方都市报
2025-07-18 12:03:42
55岁滕哈赫麻了!药厂首秀1-5耻辱,对手是一群孩子 嘴硬:不在乎

55岁滕哈赫麻了!药厂首秀1-5耻辱,对手是一群孩子 嘴硬:不在乎

风过乡
2025-07-19 06:02:01
5秒“上头”,许昌假发如何写出全球生意经?

5秒“上头”,许昌假发如何写出全球生意经?

凤凰WEEKLY
2025-07-17 11:26:53
我不想死!游客在米兰被割喉,血流满身绝望哭喊,原因结果曝光

我不想死!游客在米兰被割喉,血流满身绝望哭喊,原因结果曝光

鋭娱之乐
2025-07-19 01:55:03
宗庆后遗产案新进展,这次国资大股东不忍了!

宗庆后遗产案新进展,这次国资大股东不忍了!

金融界
2025-07-18 18:33:58
女子称入住锦江之星酒店发现“花洒有排泄物”,店长称保证房间没问题 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女子称入住锦江之星酒店发现“花洒有排泄物”,店长称保证房间没问题 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红星新闻
2025-07-18 23:31:29
惊悚黑匣子录音曝光:印度航空171号班机坠毁前,机长行为引发强烈关注

惊悚黑匣子录音曝光:印度航空171号班机坠毁前,机长行为引发强烈关注

华人生活网
2025-07-19 01:29:38
71岁陈佩斯深夜痛哭!执导电影被联合绞杀,被迫延期,官媒力挺

71岁陈佩斯深夜痛哭!执导电影被联合绞杀,被迫延期,官媒力挺

银河史记
2025-07-18 13:09:30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少玄当选江西省总工会主席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少玄当选江西省总工会主席

澎湃新闻
2025-07-19 09:12:26
“10公里以内不配打车?”上海虹桥出租车拒载事件后续:官方已立案!

“10公里以内不配打车?”上海虹桥出租车拒载事件后续:官方已立案!

新民晚报
2025-07-18 16:26:29
上海24小时公园变“尖叫乐园”,居民崩溃:关窗也挡不住魔音穿耳!

上海24小时公园变“尖叫乐园”,居民崩溃:关窗也挡不住魔音穿耳!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7-19 00:15:59
网红老板自驾西藏去世,多个行为被指不吉利,网友留言提醒被忽视

网红老板自驾西藏去世,多个行为被指不吉利,网友留言提醒被忽视

小海娱计
2025-07-18 11:52:56
中国不好意思说的,俄官媒替我们说了:在中国面前,欧盟就是条狗

中国不好意思说的,俄官媒替我们说了:在中国面前,欧盟就是条狗

通文知史
2025-07-18 09:55:03
网传大明玉遗体下游17公里找到,芯语卡在石缝,早前有个趴石头上

网传大明玉遗体下游17公里找到,芯语卡在石缝,早前有个趴石头上

探源历史
2025-07-19 07:38:34
5个老婆7个娃,中国赚钱美国花?胡锡进:别骂太很,宗曾捐7亿

5个老婆7个娃,中国赚钱美国花?胡锡进:别骂太很,宗曾捐7亿

麦杰逊
2025-07-18 19:12:59
宗庆后为何爱睡女下属

宗庆后为何爱睡女下属

不正确
2025-07-18 17:58:01
直到宗庆后人设崩塌,才懂赌王临终前,把私生子交给何超琼含金量

直到宗庆后人设崩塌,才懂赌王临终前,把私生子交给何超琼含金量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7-18 22:29:50
网传杭州水务集团刘某某接驳下水排污管网后潜逃,假的!

网传杭州水务集团刘某某接驳下水排污管网后潜逃,假的!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07-18 23:21:39
特朗普举着孩子照片,对哭泣的母亲承诺:我相信中国会执行死刑的

特朗普举着孩子照片,对哭泣的母亲承诺:我相信中国会执行死刑的

江平舟
2025-07-18 12:34:25
大V:看宗庆后自传才知道,与女下属搞婚外情也是企业管理手段

大V:看宗庆后自传才知道,与女下属搞婚外情也是企业管理手段

小星球探索
2025-07-19 08:22:44
2025-07-19 10:51:00
华夏时报 incentive-icons
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拥有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资质,由华夏时报社运营。
77284文章数 2828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娃哈哈争产大战:杜建英的进击

头条要闻

牛弹琴:点起的火烧到自己身上 特朗普的最大麻烦来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点起的火烧到自己身上 特朗普的最大麻烦来了

体育要闻

夏联-杨瀚森8+8+5+3帽 开拓者大胜火箭

娱乐要闻

肖战微博改名爆!保留了三部代表作

科技要闻

工信部等约谈17家车企巨头,竞争划新红线

汽车要闻

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焕新发布"汽车行车控制安全技术验证VCTA"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手机
健康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一梯一户纯板楼!断货三年,海口这一核心区,硬货出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手机要闻

一加13、REDMI K80 Pro、iQOO 13销量比比看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军事要闻

美国称不支持以色列近期在叙利亚的行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