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王毅登机离国,断的就是特朗普后路,全球收到信号,美国有罪受了

0
分享至

真是佩服王毅这一招,走得潇洒,落得沉重。一脚踏出国门,踩的却是特朗普的心病。7月2日清晨,王毅专机从北京腾空而起,飞向柏林、布鲁塞尔、巴黎三地。

这趟并不寻常的外交之旅,悄无声息地剪断了美欧之间最后那根摇摇欲坠的“共抗中国”绳索。

就在王毅即将抵达布鲁塞尔的同时,特朗普那边又急了。为什么?因为他终于发现,自诩为国际棋手的他,这回下错了棋,欧洲这枚“白子”,要变色了。



王毅出发那一刻,特朗普就输了

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王毅这次出访的意义,远比过去任何一次都要深。德国、比利时、法国,这不是随便选的路线。

外交部长王毅正在对欧洲进行访问。本次王毅外长欧洲之行有三个主要安排:第一,出席于布鲁塞尔举行的第十三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第二,访问德国并举行第八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第三,访问法国举行中法外长会谈并出席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新一次会议。

这些有着怎样的意义呢?目前看来,如果本次访问成功,那么王毅外长断的就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后路。



自打2025年初美国重启了对华关税战,前前后后给价值三千六百多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垒上了最高达到66%的关税墙。

特朗普团队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以为这么一通“极限施压”,就能把中国经济打趴下。

可结果呢?这记回旋镖,终究是打回了自己脸上。



耶鲁大学的研究报告写得明明白白,这笔巨额关税,最后都由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自己消化了。

更让白宫憋屈的是,折腾了半天,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仅仅是微降了3.2%,连个零头都算不上。

眼看在国内没法交代,特朗普只好把炮口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对准了曾经的“好兄弟”——欧洲。



对欧盟加收50%关税,还明摆着要求欧盟一起搞对华联合施压。美国和欧洲本就经贸矛盾不断,这回“老朋友”终于不忍了,欧盟官方罕见怒批特朗普“扰乱全球市场”。画风变了,手下盟友都要散场,各国态度不一,英法德不是在嘴硬就是在观望,连日本都躲着点。

特朗普为啥非得抓住关税“大杀器”不放?很简单,外交上受挫,贸易板块又失手,“关税威胁”成了他唯一能搅局的工具。 于是他一边给日本打电话推销美军战机,一边逼迫小国下场谈判。日本一口回绝,坚持让美国先取消对日汽车加征关税。美国这趟算盘,基本全盘皆输。



当金库的看守人,开始砸自己的招牌

特朗普的行为,简直是在亲手砸烂自家的金字招牌。他不仅对门外的对手挥舞大棒,甚至连自家金库里的“大储户”——欧洲盟友们,也照打不误。

今天加征一轮关税,明天又逼着盟友掏出更多的“安保费”。这种做法,与其说是领导,不如说是在收保护费。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位看守人内部的管理也一团糟。



他会在社交媒体上,像个股评家一样对美联储指手画脚,让全世界的投资者都看傻了眼。他治下的政坛,内斗与弹劾风波不断,国家信誉变得像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肥皂剧。

最致命的,是他毫无征兆的冒险冲动。

他可以随时在中东点燃战火,把整个地区拖入战争边缘,却丝毫不顾及这会给依赖中东能源的盟友带来多大的灾难。俄罗斯的海外资产被说冻结就冻结,这个先例让所有“储户”都心惊肉跳:

今天能冻结俄罗斯的,明天会不会就拿我们的黄金当人质?



当看守人自己变得鲁莽、情绪化且不再遵守规则时,你还会把身家性命继续存在他的金库里吗?

聪明的储户,开始寻找新的保险箱

面对一个不再可靠的金库,欧洲这些“老钱”储户们,开始了教科书式的自救。

取回黄金,这不仅是把财富搬回家,更是收回被抵押出去的经济主权。国家的钱袋子,必须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这比任何虚无缥缈的承诺都更实在。



然后则是在回收有形资产的同时,悄悄进行无形资产的多元化配置。

就在欧洲盘算着“黄金回家”的时候,中国外长王毅的身影,出现在了布鲁塞尔、柏林和巴黎。这不是一次寻常的访问,这是一次精准的“资产对接”。

欧洲的政治家们,这些最精明的风险管理者,显然已经意识到:不能再把所有的战略资产,都投放在美国这一个篮子里了。



与中国的战略对话,就是为未来寻找一份新的“安全保险”。当大洋彼岸的那个伙伴不再可靠时,望向东方,或许有另一个稳健的合作选择。这无关乎情感,纯粹是地缘政治最冷静的风险对冲。

隔岸观火的人,却在悄悄递出橄榄枝

在这场金库风波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既不是看守人,也不是储户。他更像一个手握资本、冷静观察的“新投资人”——中国。

中国的姿态,堪称清醒。



当那位美国因自己的鲁莽而陷入泥潭,比如挑起伊朗危机,反过来请求中国出面帮忙调解、收拾烂摊子时,北京的回答干脆利落:不。

我们不为你的冒险政策背书,更不会为你玩火的行为买单。

这种战略定力,与另一手的主动出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敏锐地捕捉到了欧洲储户们的焦虑和动摇。王毅访欧的路线图,清晰地勾勒出了一个目标:在美国与其盟友因信任危机而产生裂痕的窗口期,迅速填补进去,深化自身与欧洲的关系。

这步棋,被一些观察家解读为“断其后路”。

它意在让美欧之间正在产生的隔阂,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结构性分离,而非可以随时修复的暂时性摩擦。



原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

那位金库看守人,为何会变得如此疯狂,甚至不惜自毁长城?

答案,或许比任何宏大的地缘战略构想都要来得简单,甚至有些残酷。他所有眼花缭乱的动作,无论是宣称的“聚焦亚太针对中国”,还是对盟友的极限施压,背后真正的核心动机,可能只有一个字:钱。或者说,为了省钱。



美国庞大的财政赤字和国内危机,已经让这位“地主”不堪重负。他想从中东抽身,是为了省钱。他逼着盟友增加军费,也是为了省钱。

所谓的战略转向,很可能只是一个华丽的借口,其本质,不过是一场为了应对内部财政危机的笨拙“节流”。



可悲的是,这套激进的省钱策略,最终却造成了两个致命的后果:

一是在旧的泥潭里,比如中东和欧洲,他一个也没能成功脱身。

二是在新的关系上,他与最核心的盟友之间,却出现了难以弥补的信任裂痕。

黄金的流向只是序曲,全球信任与权力的资产重组,才是这场大戏真正的高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再遇历史 incentive-icons
再遇历史
千帆过尽,历史总会再遇。
533文章数 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