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摘要:河北省北部地区属于农牧交错带,这里长期杂居汉蒙等不同民族,频繁的语言接触使此地留下不少蒙古语地名,这些地名多以汉语记音,包括单音节地名、双音节地名、三音节地名、四音节地名等。蒙古语自然地理实体通名中,“淖”是较为常见的通名之一,而描述山的词汇也较为丰富。人文地理实体通名则以体现蒙古族居住特点的“格尔”(蒙古包)和“板申”(汉族民居)为主。总体而言,河北省蒙古语地名一定程度上体现蒙古族独特的色彩意象、居住特点及宗教信仰。
关键词:蒙古语地名;地名意象;文化内涵
引言
地名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河北省北部地区是游牧与农耕的交界带,作为蒙古族与汉族的杂居区,频繁的语言接触促使该区域留下了许多蒙古语地名。
蒙古语地名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中,地名语言文化研究占主导地位。兰金梅(2016)、王洪莉(2010)分别对巴彦淖尔市、赤峰两地的蒙古语地名进行语词结构分析,并讨论其文化意象。另有学者关注蒙古语地名翻译,白常山、苗春(2011)《内蒙古蒙古语地名的特征及其英译策略》讨论内蒙古蒙古语地名的特征及其英译策略。总的来说,河北省北部地区的蒙古语地名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亟待发掘研究。
一、蒙古语地名的音节划分及存在的问题
民族杂居地区频繁的语言接触使河北省留下不少蒙古语地名,这些地名多是以汉语记音写成的,地名本身没有实际意义。
从音节划分角度对蒙古语地名词汇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单音节地名、双音节地名、三音节地名、四音节地名四种。其中以单音节地名占比最少,如:勿乱沟中的“勿乱”是蒙古语“山”的意思。双音节词占比较大,如:安达石中的“安达”是朋友的意思;纳岭不是山的名字,而是蒙古语Narin的音译,“细窄”的意思;东毛克岭中的“毛克”二字是蒙古语Mon-gol,即“蒙古”的音译。三音节词占比大,如:库金图是蒙古语Hujirtd,即“有碱地”之义;大英图中的“英图”为“有碾子的地方”的音译;脑包图为“有敖包的地方”的音译。四音节词占比较低,如:什巴台是蒙古语Sibayt,即“有黑沙蒿生长的地方”的音译。
蒙古语地名音译成汉语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三点问题:首先,汉字与蒙古语音节并非一一对应关系。理想的音译应是一个蒙古语音节对应一个汉字,但是受到两种语言发音特点不同的影响,加之地名使用过程中的简化等因素,蒙古语地名的音译并非一个音节严格对应一个汉字。如:大英图中,“英图”是蒙古语“有碾子的地方”的音译,“英图”在蒙古语中是三音节词,汉语只用了两字进行译写。把图湾,“把图”为蒙古语“英雄”义,三音节词,在汉语音译过程中,其末尾音节丢失,变成两个汉字译写的词。在地名勿乱沟中,“勿乱”本为单音节词“山”的音译,只不过用两个汉字和单音节词对应。可见,汉译蒙古语地名为了迎合汉语发音习惯,会增加或减省某些蒙古语音节。
其次,蒙古语音节译写过程中,同一个蒙古语音节或可对应多个汉字,同一个汉字有时也承担不同音节的译写职能。仅“水”一词就出现了三种译文,“勿素”如:板申勿素、哈拉勿素、上百井勿素;“乌苏”如:乌苏沟门,小乌苏沟门;“霍素”如:霍素太。蒙古语中,表示“泉水”之意的地名可以写为“不落”“宝勒格”“宝力格”“宝拉格”“宝力高”“卜力高”“不浪”等。这些蒙古语地名的汉译,缺乏统一规范的译写标准,当地居民多选择常用且符合自身发音习惯的字用以音译。在地名规范的过程中,还存在溯源难度大、当地人民接受程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此类不规范译写的地名仍大量存在。
最后,汉语地名音译用字选择不当造成的误解。地名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专有名词,命名一座山往往会用“某某山”,命名一座聚落可能会说“某某村”。在蒙古语地名的译写过程中,有些蒙古语音节的发音恰巧与汉语地名常用的通名相近,因而有时就会选取该通名作为音译字。如:“东毛克岭”只分析字面含义,会认为这是一座山岭的名称,其中“东毛克”是专名,“岭”是通名。其实“毛克岭”是蒙古语Mongol(蒙古)的音译——这是一个村庄名,与山岭并无关系。
二、蒙古语特征对蒙古语汉译地名的影响
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与汉语普通话在语音、语法等诸多方面都有较大差别。我们将地名汉字译写规则与蒙古语特点结合,归纳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蒙古语属于黏着语,实词的词干上可以添加成分,通过词缀与词干的结合产生新词。蒙古语地名中常出现在词尾的“图”“太”等就是附加成分。该词尾也有译成汉语“台”,这就易与汉语地名通名“台”产生混淆。如:汉语地名中有“苏台”(湖南省常德市),“苏”表示姓氏,“台”说明该居民点多为台地。蒙古语地名有“乌苏台”“八苏台”,“乌苏台”表示有水的地方。“八苏台”是“八拉嘎苏台”的简化,表示柳条沟。这些经过蒙古语音译或译后简化的地名,如果不说清语源,就会将词尾“台”误认为是“高台”的涵义。
第二,现代蒙古语元音有长元音、短元音的差别,有区别词义的功能。一般来说,长短元音不直接影响地名音译,如:us(水),“u”为短元音,音节“u”译作“乌”,uul(山),“uu”为长元音,“uu”同样译作“乌”。明确长元音的存在可以帮助准确划分音节,从而正确译写地名。如:rashaan(温泉),“aa”为长元音,因此“shaan”为一个音节,译作“善”,如果忽略长元音的存在,就会造成音节错乱,可能会误认为两个音节“sha”“an”,从而将地名错误地译写为“沙安”。
第三,蒙古语的元音和谐律,总特点为词首音节的元音和后续音节或相邻音节的元音之间,在发音部位上(松紧和唇状方面)相互适应。如:“有水的地方”有“ustai”“ustu”“ust”三种发音,“tai”“tu”“t”均是表“有······地方”的词缀,其中清代文献中的地名“霍素太”“乌素台”是“tai”的音译,今多译作“图”,或为和谐后的“tu”的音译。
蒙古语地名的汉字译写需综合其黏着语特征。蒙古语通过词干与后缀构成语义,但词尾有时会与汉语通名混淆,需考辨语源以消歧义。长短元音虽不直接决定译音,却影响音节切分。元音和谐律导致同一语义后缀的历时音变,需结合音系对比与历时分析,确保跨语言转写的准确性及文化信息传承。
三、蒙古语地名通名
蒙古族聚居的张家口、承德地区地形复杂,一部分属内蒙古高原的南缘地段,这里冈梁、湖淖、滩地相间分布,是典型的波状高原景观。也有部分处于丘陵地带,属阴山山脉余支,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命名地名多描述山体、岩石等。
(一)河北省内蒙古语自然地理实体通名
河北省内蒙古语自然地理实体地名通名,详见表1。
![]()
自然地理实体通名使用频率最高的为“淖”,表“湖泊”,共计28次。以“淖”命名的聚落地名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直接音译地名,这类地名依照蒙古语地名发音用汉字译写,汉字组成的地名没有实际意义,如:三盖淖、苏计淖、章木淖、库伦淖、贲贲淖等。第二类,蒙汉结合型地名,这类地名往往以汉语专名与“淖”相结合,汉语专名部分多为表示方向的东、南、西、北、前、后和表示面积的大、小,如:大淖、小淖、西淖、后淖。少部分以姓氏、美好祝愿等与“淖”相结合,如:邓金淖、保银淖、满汉淖等。第三类,蒙古语逐词意译地名,依照蒙古语直译成汉语命名,如:白水淖、苦水淖、盐淖等。蒙古语地名中描述山的词汇丰富,能具体描述到山的各个部分。表“山洞”的agui,有地名“阿不盖庙”“阿贵”为例。表“山口”的Davaa,有“板达峪”为例。表“山岗、山丘”的译为“花”,地名如:八岱花、博岱花等。表示“山嘴”Huxuu,写作“合少”。表“小山头”Tolgoy,有多种译法“陀罗、陶勒盖、托果奈”等,在地名中有:察汗陀罗、陶勒盖、托果奈沟门等。
自然地理实体通名的丰富是一地地形地貌、自然风物的最好体现。表湖泊类的通名最多也反映了当地居民逐水草而居的特性。而各种的描述山体特征的地名词,又将阴山山脉余支处居民的生存环境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人文地理实体通名
人文地理实体主要是指人工建造的实体,人文地理实体通名受历史、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影响更大。蒙古族游牧习俗与汉族的农耕文明差别很大;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的地名被保留在河北省北部地区的农牧交错带上。这一民族杂居区频繁的蒙汉接触又体现在蒙古语中出现的汉语借词中。蒙古语“板申”表示房子,是蒙古族对汉族人日常居住处所的称呼。这类地名集中出现在清朝时期,其命名源于蒙古人对大批向张家口、承德地区移民开垦的汉族人在垦殖地搭建起临时住所的称呼。由于汉族人的传统民居与蒙古族的住所“蒙古包”在外形上有明显差异,蒙古族人以“板申”称呼汉人住所,后来渐渐变成了地名。“格尔”“格赖”均为蒙古语“蒙古包”的不同音译地名,七格赖、小格赖都是当时蒙古人的聚居地。地名元房子也是指蒙古包,“元”——实为“圆”之意。详见表2。
![]()
四、蒙古语特点地名及其文化含义
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以畜牧业为生的蒙古族,其居住地地名有着浓郁的草原文化色彩;而汉族人民进行大规模关外移民,又为蒙古语地名增加了农耕文明和移民的色彩。
(一)充分体现蒙古族独特的色彩意象
河北省蒙古语地名中描述地理实体性质、形状等特点的很多,以颜色作为地名专名,修饰自然地理实体的,主要有红、白等。崇礼的乌拉哈达,“乌拉”为红色的意思。以白色命名的地名最多,写成“察汗”“查干”“察老”的形式均有体现,如:察汉陀罗、察汗此老、察汗车罗、察汗脑包、高吉盖察汗、察老圪其、察汗囫囵等。这些以颜色命名的地名,无一不体现着蒙古族色彩词独特的意象。
1.尚白
蒙古族对白色的追崇来源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并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自然环境方面,内蒙古高原属于高纬度地区,冬季长,高原长时间被白色冰雪覆盖,“白色”是蒙古人最常见的生活环境色。内蒙古地区有大量以“查干”命名的地名,如查干高(锡林郭勒盟)、查干诺尔(呼伦贝尔市)、查干楚鲁图(阿拉善盟)等。蒙古族将奶制品称为“查干伊德根”,即白食。这些奶制品给予他们能量,帮助他们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存活。在服饰方面,元朝忽必烈时期,每逢重大的节日——如那达慕大会——必须穿白色衣服以求吉祥。不论是生活环境、饮食还是服饰,蒙古族人的生活都与“白色”有着不解之缘。
蒙古族不仅食“白”穿“白”,还将代表吉祥幸福的“白”融入地名。以“查干”“察罕”“察汗”等命名的居民点广泛分布于内蒙古、新疆、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甘肃、青海等地,其中河北省有19处,集中在张家口市康保县、崇礼区、尚义县、沽源县,如:察汗此老(白色的石头)、察汗脑包(白色的石头堆)等。以白色石头修建带有宗教信仰象征的敖包,足见白色在蒙古族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2.拜火与尚红
“蒙古”一词——Menggol与gal的连写,Menggol是“永恒”之意,gal为“火”之意,“蒙古”即“永恒之火”。可见火对蒙古族意义非比寻常,代表火焰、太阳的红色,亦为蒙古族崇尚的颜色。尚红与他们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及信奉的宗教密切相关。草原上生活环境恶劣,火不仅是驱寒照明的热源、光源,还是烹饪的重要条件。蒙古族的传统食品中,肉食称为“乌兰伊德”,即“红食”之意。在重大活动中,也要进行“红祭”。
蒙古族主要信奉的宗教之一是萨满教。火神在萨满教中地位极高,火神与天神、地神并称“三圣”。同时,蒙古族认为火是生命的象征,是家族的保护神,代表着旺盛与延续。正是由于对火的信仰与崇拜,代表火焰的红色被蒙古族人与吉祥相联系,并用其命名他们时代居住的地方。地名中,蒙古语“红色”常被译为“乌兰”“乌拉”,如乌兰胡同、乌兰哈达(红色岩石)、乌拉哈达(红色岩石)等,均为“红色”命名的地名。
(二)充分体现蒙古族民众居住特点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就普遍居于毡帐。《史记》:“故北夷之气如群畜穹闾”。“穹闾”又称“穹庐”,是北方逐水草而居的少数民族之住所。“穹”有“隆起”之意,“庐”的涵义是“房舍”,“毡幕”描述其材质,这种隆起的毡房特点是便于移动,可用作行军营帐。元朝,蒙古包制作技术成熟,不论是造型、居住还是运输,都非常适合北方游牧民族生产生活。在蒙古语中,蒙古包、房子(家)为ger,译作“格尔”。如今内蒙古地区有不少地名中的“格尔”都是此义,如:巴彦格尔,意为富饶的房子;楚伦格尔,意为石头房子;贺斯根格尔,意为一片房子;塔本格尔,意为五户人家;乃门格尔,意为八家子;多日本格尔,意为四户人家;固日班格尔,意为三户人家等。
河北省北部地区属于农牧交错带,这里汉族与蒙古族杂居现象十分普遍。在一些汉族聚居、蒙古族迁入的地区,还有元房子、圆房子、毡房营、毡房沟、毡房塔、三顶房、四顶房、七顶房等地名。这些地名均为汉族人对蒙古包的称呼。蒙古语有外来词“baixing”借汉语“百姓”一词,在蒙古语中表示房子,与蒙古族传统的毡房区别开来。“baixing”译为“板申”,出现在山西、河北北部与内蒙古中南部交接地带,如板申图(有房子的地方)、乃麻板申(八间房子)等。
(三)体现蒙古族的宗教信仰
蒙古族信奉萨满教、喇嘛教。因此,蒙古语中有不少地名与宗教庙宇相关。宗教信仰存在于蒙古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奉颂《玛尼经》的宗教活动,在河北省地名中也有玛尼坝、玛尼图、小玛尼等。以“喇嘛”命名的地名也不少,如喇嘛店、喇嘛洞、喇嘛营、喇嘛沟、喇嘛杖子等。
“敖包”是蒙古族的保护神,遍布蒙古各地,是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木块堆”等。其中间插有象征战神的苏鲁锭、经幡与哈达。起初,辽阔的蒙古族草原一望无际,人们堆土、石头等用作道路或者境界的标志,后来敖包逐渐演变成蒙古人的保护神,通过祭祀祈求幸福健康,平安丰收。作为地理标志和祭祀场所,河北省蒙古语地名中有不少“敖包”“脑包”,如脑包底、脑包图、白脑包、敖包沟等。
结语
河北省汉译蒙古语地名以双音节为主,三音节占优势,丰富了河北省地名层的内容。地名通名具有以山水等地形为主、杂以描述建筑等人文地理实体的命名特点,既展示了农牧交错带的复杂地形,也直观体现了蒙汉民族混居的地名特色。从蒙古语地名中,足以见得蒙古族人民对白色、红色的喜爱及其独特的宗教信仰风俗。
作者:冯 丽
来源:《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
选稿:耿 瞳
编辑:江 桐
校对:郑雨晴
审订:汪依婷
责编:杜佳玲
(由于版面内容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