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多动症家庭来说,家长一些出自好心的带养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可还有部分家长还没有意识到!
多动男孩越管越差
发育行为科诊室,一名10岁男孩的妈妈眼眶通红,手里攥着成绩单说:“陈主任,您看看这孩子,我每天陪他静坐练字两小时,可他注意力、学习成绩和生活习惯越来越差。”
![]()
▲陈主任诊室
陈虹主任注意到,男孩坐下没一会儿就东张西望,始终在椅子上扭动,手指无意识地抠着书包带。
翻看病史记录发现,男孩半年前被确诊为多动症(ADHD),注意力中度不集中,如今已出现明显冲动行为,在课堂上撕作业本,和同学打架。
“您是不是每天固定让他坐在书桌前,不许起身、不许说话?” 陈虹主任的问题让家长愣住了:“我听人说静坐能练专注力,他坐不住我就盯着,动一下就批评。”
![]()
经过系统评估,男孩的多动症状因不当干预而加重。陈虹主任当即针对男孩的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注意力训练等,同时指导家长调整环境,减少干扰。
2个月后复诊时,男孩的小动作有明显减少,静坐时间增长,妈妈终于明白,强迫静坐对ADHD孩子而言,不是治疗而是伤害。
A娃行为恶化源于这个日常习惯
资深发育行为专家陈虹主任提醒家长,大多数ADHD孩子行为出现恶化,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个日常习惯——强迫其集中注意力!
让孩子长时间静坐不动并非训练专注力的好方法。对于ADHD孩子来说,这种强迫静坐的策略往往起到反效果。生理上难以抑制的活动需求被强行压制,会像不断收紧的弹簧,导致孩子内心压力急剧累积,反而成为后续行为爆发(如烦躁、对抗、冲动行为)的导火索。
ADHD的核心机制涉及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和对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调控的差异。当孩子被迫静坐而注意力根本无法集中时,学习效率实际上是极其低下的。
更重要的是,这种持续的对抗会让孩子将“学习”、“完成任务”与“痛苦”、“被控制”的感觉紧密联系起来,极大地挫伤其学习动机和兴趣,同时也严重侵蚀了宝贵的亲子信任关系。
![]()
家长注意!“不盯着”并非放任自流,而是理解并尊重ADHD的特点。有效的注意力训练需要将“身体活动”整合进去,而非完全禁止。
允许孩子在规定范围内短时起身活动、提供可操作的手部玩具(如减压球、可揉捏物)、采用分段式学习法(学20-30分钟活动10分钟)、进行动态学习(如边走边背),反而能显著提升专注时长和任务完成度。
当您观察到孩子行为明显恶化时,请回顾一下是否近期增加了对其的强制要求。孩子的不良行为(如坐立不安、小动作不断、发脾气)往往是他们发出的求救信号。解读这些信号,改变策略,远比责备和继续强迫更能打破恶性循环。
家长日常该如何做好A娃管理呢?
陈虹主任在儿童发育行为疾病诊治上有30多年的临床经验,她总结出A娃家长指南五步法:1.理解接纳是前提。家长需要学习ADHD的相关知识,了解孩子并非故意调皮捣蛋,而是由于注意力及控制力不足。
2.沟通方式决定效果。建立和谐、温馨的亲子关系,通过角色互换、谈心、写信等方式多倾听孩子的感受,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需求。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对症下药”,提升对孩子的管束影响力。批评时要“对事不对人”,比如“作业本弄脏了需要重写”,而非“你总是这么马虎”。
3.拒绝横向比较与体罚。常被比较的A娃,自我认同感得分比同龄人更低。体罚的危害更甚,会导致孩子出现“破罐破摔”的对抗行为。
![]()
4.行为干预要循序渐进。如运用行为治疗方法,设立奖赏机制。针对重要行为,不要强制孩子执行,可以通过“积分制”逐步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克服不良行为。比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可以获得一定积分,积分达到一定数量就能兑换他喜欢的礼物。
5.运动是天然的“良药”。跳绳、游泳、球类等需要肢体协调的运动,能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帮助孩子控制冲动和攻击行为,听从指令,增强信心。数据显示,坚持每天30分钟运动的ADHD儿童,注意力持续时间平均延长。
当家庭干预效果不佳时,专业医疗支持至关重要。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专注于各类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的诊疗,采用多学科结合的模式,汇聚了儿科专家、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等专业人员,精准分型分诊,再制定个性化方案。
![]()
从药物治疗到心理行为治疗,从经颅磁治疗到注意力训练,以及对家长的指导培训,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扣,致力于帮助ADHD孩子改善症状,提升生活和学习质量。
ADHD孩子的成长之路布满荆棘,需要家长、社会和专业医院携手共进。家长要从改变自身的日常习惯做起,用理解、耐心和科学的方法陪伴孩子成长。如果您怀疑孩子有多动症相关问题,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院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