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意大利专家:加强中欧合作是应对美国单边主义的必要条件

0
分享至

导读

当今全球治理体系正经历深刻重构,西方以安全逻辑重塑经济版图,“全球南方”的崛起推动权力再分配。美国和中国的治理理念形成鲜明对照:前者奉行单边主义,滥用关税和制裁等手段,破坏国际秩序;后者则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编织合作网络,在联合国等平台拓展多边外交。中美力量的消长将决定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未来。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欧洲必须找准自己的战略支点。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维托·彼得罗切利
(Vito Petrocelli)

意大利参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前主席
意大利金砖研究院主席

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预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将前往北京参加中欧峰会。但近年来,中欧双边关系恶化,欧盟领导人抱怨贸易“不平衡”,指责中国的“倾销”行为,还对中国在欧洲关键基础设施领域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越来越警觉。2019年,欧盟将中国定义为“合作伙伴、经济竞争对手和制度对手”,标志着对华态度的正式转变。

基于这些原因,《欧洲经济安全战略》将重点放在了三个支柱上:提高竞争力、防范经济攻击和建立可靠的伙伴关系。这一战略与美国的做法既有相似之处,又有独特之处,它寻求在不完全关闭合作大门的情况下管理竞争关系。面对美国的单边主义,中欧应加强合作。

在当今世界两极分化、碎片化加剧的背景下,全球治理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对自己的先进性和主导地位的乐观态度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现实的观点:国家之间的竞争和不稳定的联盟关系是这个世界的基本特征。

乌克兰危机和中东冲突,以及中美之间的竞争,只是这一特征的几个表现。此外,新兴国家(通常是前殖民地国家)正要求全球力量再平衡,赋予“全球南方”国家更多权力。


图片来源:新华社

对此,西方的应对举措是优先考虑安全而不是利润,尽量减少对“潜在敌对地区”的经济依赖,让区域一体化机制发挥更大作用,例如扩大欧盟和加强同非洲的关系。在经济和军事手段相互交织的“混合战争”背景下,全球贸易已成为主要“战场”。

自特朗普开启第二任美国总统任期以来,这场“混合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在中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美国努力维护其产业和技术霸权,在可再生能源、芯片和人工智能等战略领域推行保护主义举措;而中国凭借在电池生产、稀土和某些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正努力缩小同美国的差距。这种竞争表现在关税、制裁、出口限制和鼓励国内投资等方面,更强调安全问题而不是纯粹的经济利益。

美国及其欧洲盟友针对中国经济发起了“去风险”和“脱钩”战略,但落地实施需要时间,其本身就是重大的经济风险。美国希望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和《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等措施支持其国内生产,而中国则需要外部市场和技术来维持增长。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一边是美国的保护主义日盛,另一边是全球竞争日益充斥着利己主义,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可能会被边缘化。欧洲精英们面临的任务是捍卫欧洲大陆的工业和社会遗产,避免经济衰退和国际地位下滑。

与美国采取单边主义、孤立主义行动,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维护全球霸权不同,中国积极拥抱多边主义,在全球舞台上促进国际合作,建立经济和外交关系。这种政治观点上的差异对国际格局意义重大,影响着国家间关系、权力动态和国际合作。

在特朗普的两届总统任期内,强硬的单边主义立场成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鲜明特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优先”议程。美国政府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PP) 和《巴黎协定》等多边协议,实施了更具保护主义色彩的贸易政策,包括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以期减少贸易逆差,促进国内生产。此外,它还破坏了与传统盟友的多边合作,质疑同盟关系的效力,要求盟友更多地“出钱出力”。尤其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美国的外交政策更加独断专行,专注于对美国更有利的双边协议。

相比之下,中国采取了多边合作的方式,不断加强其全球影响力,并通过经济和外交合作建立伙伴关系网络。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中国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践行多边主义的典范。通过全球基础设施项目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融资,中国提升了地缘政治地位,加强了与150多个国家的经济联系。“一带一路”是新时代的丝绸之路,它不仅促进了贸易与投资便利化,还构建了政治外交影响力网络,从而增强了中国的软实力。中国在联合国、G20、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中的表现也更加积极。

美国的国防政策日渐激进,包括出台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威胁退出国际防务组织等。与此相反,中国始终秉承外交优先的原则,强调发展区域经济和安全合作,而不是直接诉诸军事手段解决争端。

这两种理念之间的竞争将对未来的国际体系产生重大影响。未来几年,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将在塑造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Risk management"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栾瑞英

编辑:张钊



中国观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是中国日报旗下的传播型智库,汇聚全球中国问题研究的意见领袖、政商精英和学界翘楚,建设全球中国议题“朋友圈”;集纳海内外“最强大脑”的权威观点,建成内容具有聚合性、权威性和工具性,传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台和中国议题最权威的风向标。

我们关注的重点议题包括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经济、科技、人口、气候环境、卫生健康、粮农土地等。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机构同我们联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关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电话:+86-10-649957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

www.chinawatch.cn


好看,请点 [分享] [点赞] [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incentive-icons
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中国日报旗下的传播型智库
1461文章数 29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