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小伙捡到走失老人,当亲奶奶照顾两年,老人家属找来后愣在当场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奶奶,该吃药了。"

陈浩端着温水,轻轻扶起床上白发苍苍的老人。

两年前那个雨夜,他在公园长椅上发现这位走失的老人,她只记得自己姓刘。

派出所查无此人,陈浩便把她接回家,当亲奶奶照顾。

这天,电话突然响起。

陈浩接通后,听到一个陌生男人急躁的声音:"那个老人是我妈妈。"

一小时后,楼梯间响起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门被暴力踹开。

"你就是..."

可话说到一半,冲进来的刘建国夫妇看见眼前的一幕瞬间愣住了...

秋雨下了三天。

陈浩骑着电动车穿过湿漉漉的街道,后座上的保温箱里装着最后一份外卖。

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了,这个点还有人点餐,多半是加班的程序员或者刚下夜班的护士。

他对这些夜归人有种天然的同情,因为他自己也是其中一员。

转过街角,陈浩看见了她。

老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身上只穿着一件薄薄的毛衣,雨水打湿了她花白的头发。

她不停地朝着马路张望,眼神里有种孩子般的惊慌。



陈浩停下车,走了过去。

"奶奶,您怎么这么晚还在这里?"

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戒备:"你是谁?"

"我叫陈浩,是送外卖的。您家在哪里?我送您回去。"

"家..."老人重复着这个字,神情更加迷茫,"我不知道家在哪里。"

陈浩蹲下来,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老人。

她大概七十多岁,穿着干净但陈旧的衣服,手腕上戴着一块已经停了的手表。最重要的是,她身上没有任何身份证明。

"您叫什么名字?"

"我..."老人皱着眉头,"我姓刘,别的我想不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陈浩看着瑟瑟发抖的老人,心里涌起一种说不清的情绪。

他想起了自己的奶奶,那个在他十岁时就去世的慈祥老人。

"刘奶奶,要不您先到我家里避避雨,明天我们再想办法联系您的家人。"

老人盯着他看了很久,最终点了点头。

陈浩的出租屋在城中村里,三十八平米,一室一厅。

他把老人安顿在沙发上,给她倒了杯热水,又找出自己唯一的一条毛毯盖在她身上。

"刘奶奶,您饿吗?"

"有点。"老人小声说。

陈浩去厨房煮面条。

他的厨艺有限,只会做最简单的西红柿鸡蛋面。但他把面条煮得很软,怕老人咬不动。

老人吃得很慢,每一口都嚼得很仔细。

陈浩坐在对面看着她,心里有种奇怪的安静感。这间屋子从来没有这么温暖过。

"小伙子,"老人忽然开口,"你为什么要帮我?"

陈浩愣了一下:"没有为什么,遇到了就帮了。"

"你不怕我是坏人?"

"您看起来不像。"陈浩笑了,"而且就算是,我也不觉得有什么损失。"

老人没有再说话,但眼神变得柔和了一些。

那天晚上,陈浩把唯一的床让给了老人,自己在沙发上将就了一夜。

半夜他听到卧室里传来轻微的呜咽声,像是在做噩梦。他想过去看看,但又怕惊扰了老人。

第二天一早,陈浩起床时发现老人已经醒了,正坐在床边发呆。

"刘奶奶,您想起什么了吗?"

老人摇摇头:"还是什么都不记得。"

陈浩给她做了稀粥配咸菜,然后带她去了附近的派出所。

民警很热心,帮忙在系统里查找,但没有找到匹配的失踪人员信息。

"这样吧,我们会继续帮忙寻找,你们留个联系方式。"民警说。

回到家里,老人显得有些不安。她在屋里踱来踱去,时不时朝门口张望。

"刘奶奶,您是想离开吗?"陈浩问。

"我不知道。"老人的声音里有种孩子般的无助,"我什么都不记得,也不知道该去哪里。"

"那就先住在这里吧,等找到您的家人再说。"

老人看着他,眼中有种复杂的情绪:"你真的愿意收留我?"

"我愿意。"陈浩说得很自然,仿佛这是世界上最平常的事情。

第一个月,陈浩觉得自己简直是疯了。

照顾一个失忆的老人比他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刘奶奶经常在半夜起来找卫生间,但她记不住卫生间的位置,总是迷迷糊糊地在屋里乱转。

有时候她会忘记陈浩是谁,看到他时会惊恐地尖叫。

更麻烦的是,邻居们开始议论纷纷。

"这小伙子从哪儿弄来个老太太?"

"该不会是为了骗什么补贴吧?"

"现在的年轻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陈浩听到这些话时会感到愤怒,但他没有解释。

他知道解释没有用,人们更愿意相信恶意的猜测。

更现实的问题是钱。

陈浩每个月送外卖能挣四千多块,除去房租和自己的生活费,余下的并不多。

现在多了一个人,开销明显增加了。

老人需要特殊的食物,需要药品,需要更多的照料。



有一天,陈浩在超市里为买不买一盒老年奶粉而犹豫了很久。

那盒奶粉要八十多块钱,几乎是他一天的收入。

最终他还是买了,因为刘奶奶最近总是说胃不舒服。

回到家,他发现老人不见了。

陈浩急得满街寻找,一边跑一边打电话给派出所。

那天,他跑遍了附近的每条街道,询问每一个路人。

三个小时后,他在一家医院里找到了老人。

"她是您的什么人?"护士问。

"我奶奶。"陈浩毫不犹豫地说。

刘奶奶坐在急诊科的椅子上,看起来很害怕。看到陈浩时,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安心。

"小川。"她叫了一个不是他的名字。

"嗯,我在这里。"陈浩没有纠正她。

从那天开始,刘奶奶总是叫他"小川"。

陈浩不知道小川是谁,也许是她真正的孙子,也许是她臆想出来的人。

但他接受了这个称呼,因为老人叫这个名字时眼中有光。

慢慢地,两人之间建立起了某种默契。

陈浩学会了在家里的各个地方贴上标签:"厨房"、"卫生间"、"小川的房间"。

刘奶奶学会了等他回家才睡觉,学会了在他工作时安静地看电视。

"小川,你今天累吗?"这是刘奶奶每天晚上都会问的话。

"不累。"这是陈浩每天晚上都会给的答案。

其实他很累。白天送外卖,晚上照顾老人,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但看到老人关切的眼神,他觉得这种累是值得的。

有一个晚上,陈浩回家时发现刘奶奶正在织围巾。她的动作很慢,但很认真。

"给谁织的?"

"给小川。"老人抬起头,"冬天快到了,你会冷。"

陈浩看着那条只织了一小段的围巾,心中涌起一种暖流。

那是他成年后第一次有人为他织东西。

十一月的时候,房东涨房租了。

"陈浩,你屋里多了个人,水电都用得多,房租得加五百。"房东说得理直气壮。

陈浩知道这是借口,房东只是不想让老人住在这里。但他还是答应了,因为找新房子更麻烦,而且未必找得到愿意接受老人的房东。

为了多赚点钱,陈浩开始接更多的订单,经常工作到凌晨。有时候他累得在电动车上都能睡着。

"小川,你瘦了。"刘奶奶有一天忽然说。

陈浩照了照镜子,确实瘦了不少。但他笑着说:"没事,春天就胖回来了。"

"你不要这么辛苦。"老人的眼中有泪光,"我是个累赘。"

"您不是。"陈浩认真地说,"您是我的奶奶。"

这是他第一次这样称呼她,不是"刘奶奶",而是"我的奶奶"。

老人愣了一下,然后笑了。那是陈浩见过的最温暖的笑容。

冬天来临时,刘奶奶的围巾终于织好了。那是一条不太标准的围巾,有些地方松有些地方紧,但很暖和。陈浩每天都戴着它出门,即使有时候天气并不冷。

"好看吗?"陈浩在镜子前问。

"好看。"刘奶奶满意地点头,"我的小川最好看。"

那个冬天,陈浩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第二年春天,生活变得平静而规律。

陈浩每天早上七点起床,先给刘奶奶准备早餐,然后去送外卖。

中午回来陪老人吃饭,下午继续工作,晚上回家陪她看电视。

这样的日子单调但充实,让他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踏实感。

刘奶奶的记忆时好时坏。

有时候她会想起一些零碎的往事,比如她小时候住过的胡同,比如她最爱吃的菜。

但这些记忆都很模糊,像水中的倒影,稍一触碰就会散开。

"小川,我是不是有个儿子?"有一天,刘奶奶忽然问。

陈浩正在洗碗,手中的动作停了一下:"您想起什么了吗?"

"我记得有个人叫我妈,但我想不起他的样子。"老人皱着眉头,"他是不是不要我了?"

"不会的。"陈浩转过身,"可能是他找不到您,所以才没来接您。"

"那他为什么不找?"

这个问题陈浩无法回答,但也想过很多种可能,也许老人的家人以为她已经死了,也许他们根本不在乎她的死活。但他不能把这些猜测告诉老人。

"也许他正在找呢。"陈浩说。



春天的时候,陈浩换了工作。他不再送外卖,而是在一家小公司做客服,工作时间比较固定,收入虽然少了一些,但至少能按时回家陪老人。

"为什么要换工作?"同事问他。

"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

"您奶奶?"

"嗯。"陈浩没有解释更多。

新工作让他有更多时间陪伴刘奶奶。

他们一起去公园散步,一起看老电影,一起在厨房包饺子。

老人的手脚不太灵活,包出来的饺子奇形怪状,但陈浩吃得很香。

"小川,你有女朋友吗?"刘奶奶有一天忽然问。

"没有。"

"为什么不找一个?你这样的好孩子,应该有女孩子喜欢。"

陈浩笑了:"找了女朋友,就没时间陪您了。"

"傻孩子,我又不是你的真奶奶。"老人的眼中有种复杂的情绪,"你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您就是我的真奶奶。"陈浩认真地说,"比谁都真。"

夏天的时候,一个意外发生了。

陈浩下班回家,发现刘奶奶晕倒在卫生间里。他急忙叫救护车,陪着老人去了医院。

"老人家年纪大了,身体各项机能都在退化,以后要多注意。"医生说,"另外,她的记忆障碍可能会加重,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在医院的那几天,陈浩寸步不离地守在病床边。他请了假,甚至没有回家洗澡。护士看到他的样子,都很感动。

"您孙子真孝顺。"护士对刘奶奶说。

"是啊,我最乖的孙子。"老人虚弱地笑着。

那一刻,陈浩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出院后,刘奶奶变得更加依赖他。她害怕一个人在家,害怕陈浩不回来。

每当陈浩要出门时,她都会拉着他的袖子,眼中满是不舍。

"小川,你什么时候回来?"

"很快,最多两个小时。"

"你要记得回来。"

"我一定回来。"

这样的对话每天都会重复很多遍,但陈浩从不觉得厌烦。

他知道老人是真的害怕被抛弃,所以他总是尽快回家,从不让她等太久。

秋天的时候,刘奶奶的记忆突然变得清晰了一些。

她想起了自己的全名,叫刘秀兰。她还想起了一些往事,比如她年轻时做过裁缝,比如她有一个不孝的儿子。

"他从小就不听话,长大了更是不管我。"刘奶奶说起儿子时,眼中没有温情,只有失望,"我想他大概巴不得我死了,这样就不用照顾我了。"

陈浩听着这些话,心中涌起一种愤怒。

他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这样对待自己的母亲,但他没有多问,因为他知道这些回忆对老人来说是痛苦的。

"不管他怎么样,您还有我。"陈浩握住老人的手,"我不会不管您。"

"小川,你真的愿意一直照顾我吗?"

"愿意,一直愿意。"

那天晚上,刘奶奶睡得很安稳,脸上还带着笑意。

陈浩看着她的睡颜,心中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感。

他知道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他都不会后悔。

第二年冬天,陈浩开始考虑一些更实际的问题。

刘奶奶的身体虽然基本稳定,但毕竟年纪大了,万一出现什么紧急情况,他作为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很多事情都无法处理。

他想过正式收养老人,但手续复杂,而且需要老人原家庭的配合。

更重要的是,他想给老人一个真正的家。

那个周末,陈浩在网上发布了一则寻人启事。

他用手机拍了刘奶奶的照片,详细描述了她的特征和走失的大概时间。



明知道希望不大,但他还是想试试。

"小川,你在做什么?"刘奶奶看到他在电脑前忙碌。

"在帮您找家人。"

老人的脸色变得复杂:"万一找到了呢?"

"找到了当然好啊,他们肯定很担心您。"

"我是说,万一找到了,你怎么办?"

陈浩停下手中的动作,转过身看着老人:"您想说什么?"

"我是说,万一我的家人来接我,我们就要分开了。"老人的眼中有泪光,"我不想和你分开。"

陈浩心中一动,走过去抱住了老人:"不会分开的,您永远是我的奶奶。"

"可是..."

"没有可是。"陈浩打断了她,"就算找到了您的家人,您也可以选择留在这里。这里是您的家。"

老人紧紧抱着他,像是抱着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偶尔有几个像是真的,但经过核实都不是。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浩几乎忘记了这件事。

直到那个冬天的下午,他的手机突然响了。

"请问是陈浩吗?我看到了您发布的寻人启事,那个老人是我妈妈。"

电话那头是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急躁。

陈浩的心跳突然加快:"您确定吗?"

"确定,照片上就是我妈刘秀兰,她两年前从家里走失了。"

"那您为什么现在才联系我?我的启事发了快两个月了。"

"我..."对方停顿了一下,"我们也在找,只是没有看到您的启事。您能告诉我地址吗?我们马上过来。"

挂了电话,陈浩呆呆地坐在那里。

他应该高兴的,终于找到了老人的家人。但心中却涌起一种说不清的不安。

"小川,怎么了?"刘奶奶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切好的苹果。

"没什么。"陈浩勉强笑了笑,"奶奶,有人说认识您。"

老人的手抖了一下,苹果掉在了地上:"谁?"

"说是您的儿子。"

刘奶奶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颤抖着坐到沙发上:"他来了?"

"还没有,不过很快就到了。"陈浩走过去握住她的手,"奶奶,您还好吗?"

"我..."老人的眼中有种说不清的恐惧,"小川,我不想见他。"

"为什么?"

"我怕。"老人的声音很小,"我怕他带我走。"

陈浩的心里也开始害怕。他害怕老人被带走,害怕这个刚刚有了温度的家重新变得冰冷。

但他知道自己没有权利阻止,血缘关系是法律认可的,而他只是一个外人。

"奶奶,不管发生什么,您记住,这里永远是您的家。"

老人紧紧握住他的手,眼中满含泪水。

一个小时后,楼下传来汽车的声音。

楼梯间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粗重的喘息声。

陈浩透过猫眼看到两个人影在门外停下,其中一个男人正在整理衣领,那种明显准备"兴师问罪"的架势让陈浩心中一紧。

"砰!"

门被暴力踹开,门框上的木屑四散飞溅。

刘建国和张素琴气势汹汹地冲了进来,嘴里的质问话语却瞬间卡在了喉咙里,直接愣住了。

眼前的一切,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