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坛再起波澜,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一系列操作,引发了世界的瞩目和争议。在短短24小时内,他不仅在北约峰会上对“共同防卫”原则开刀,还宣布要彻底“干掉”美国之音。 这两项举动,震动了美国的盟友,也让国际舆论刮目相看。更有观察人士指出,特朗普此举不仅是在清算美国的旧有秩序,更是在无意间为中国送上“大礼”。
特朗普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盘算?这两份“大礼”是否真的能改变全球格局?中国又该如何看待这个给中美博弈带来新变量的美国总统?
![]()
北约作为美国主导的军事联盟,一直是美国实现全球霸权的重要工具。它的“共同防卫”原则,也就是《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是北约存在的核心。 根据这一条款,如果任何一个成员国受到攻击,其他成员国将视为对全体的攻击,进而采取集体防御行动。
然而,特朗普却在今年北约峰会上公开表示,“第五条有多种定义”。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再明显不过:美国可能不会像过去那样,无条件履行北约的集体防御承诺。这一表态,无疑在北约内部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特朗普的真实意图很明确——减少美国在北约中的义务,同时逼迫盟友承担更多的防务开支。 在此次峰会上,特朗普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军费支出从GDP的2%提高到5%。这个数字不仅远超绝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承受能力,甚至比美国目前的军费占比(3.4%)还要高出许多。
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已经明确拒绝这一要求,而德国、法国等核心成员国则选择沉默应对。 特别是法国总统马克龙早前便公开批评北约“脑死亡”,此次更是表现出对特朗普政策的不满。
![]()
北约的裂痕,正在被特朗普一步步撕开。 对于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战略机遇。北约作为美国在亚欧大陆施加军事影响力的主要工具,其内部分裂将直接削弱对中国的威胁。同时,欧洲国家为了稳定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也会更加谨慎地在中美博弈中站队。
如果说北约是美国的军事工具,那么美国之音就是其舆论工具。这个成立于83年前的宣传机构,长期以来以“讲述美国故事”为名,干涉他国内政,推广美式民主,抹黑中俄等国。 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成为其重点攻击对象,持续挑动中国的内外矛盾,长达76年之久。
然而,特朗普却在24小时内,突然宣布要“干掉”这个冷战时期的遗产。 他在社媒上直言不讳地表示,美国之音已经“烂到了根子上”,不值得继续存在。随后,他委派高级顾问卡莉·莱克接管其母机构USAGM,并启动了大规模裁员行动。截至目前,已有640名全职员工和500多名合同工被解雇,其中包括拜登政府时期任命的大量高管。
特朗普对美国之音的“痛恨”,源自于一段“私人恩怨”。 2019年“通俄门”调查期间,美国之音大肆宣传特朗普的所谓“罪行”,甚至将其称为“外国代理人”。而在2020年大选中,美国之音更是直接称拜登为“当选总统”,彻底激怒了特朗普。
![]()
对于中国而言,美国之音的消亡,将极大削弱美国在国际舆论场上的话语权。德国政治学家直言,这是“送给中国的一份地缘政治礼物”。 一直以来,美国之音在全球范围内散布不实信息,而中国近年来通过CGTN、新华社等机构逐步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这一局面无疑为中国扩大影响力提供了空间。
特朗普的“大礼”不仅仅是针对北约和美国之音,还波及到了亚太地区。北约近年来试图将触角伸向亚太,甚至计划在日本设立办事处,以此加强对中国的围堵。 然而,这一计划却在今年峰会上遭遇滑铁卢。
据日媒报道,北约官员在会上明确表示,“暂时不考虑在日本设立办事处的提议”。 韩国方面也宣布,由于国内事务繁忙,今年将不会派总统出席北约峰会。日韩两国的这一态度,显然是在刻意与北约保持距离。
这一变化的背后,与特朗普的政策密不可分。 特朗普对盟友的“加钱”要求,让日韩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都不愿意大幅提升军费开支,从而为美国的利益买单。更重要的是,欧洲国家对北约亚太扩张的态度也并不积极。法国早前就明确表示反对在日本设立办事处,而德国则持谨慎立场。
![]()
日韩与北约的“疏远”,再次暴露了美国在多边联盟中的领导力危机。 对中国来说,这意味着其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压力将有所缓解,同时也为推动地区合作创造了更多空间。
特朗普的这些举动,表面上看是在“拆解”美国的霸权工具,实际上却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从解散美国之音到削弱北约,他的目标并不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美国优先”议程。
首先,特朗普希望通过清算拜登的政治遗产,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 从撤换美国之音的高层,到对北约“共同防卫”原则的质疑,特朗普的每一步都在向他的支持者传递一个信息:他是一个不同于传统政治家的“改革者”。
其次,特朗普试图通过盟友“加钱”,为美国军工产业创造更多订单。 北约成员国提高军费开支的要求,最终受益的将是美国的军火巨头,而特朗普则可以借此拉动国内经济,提升自己的执政成绩。
面对特朗普送出的这两份“大礼”,中国需要保持冷静和清醒。虽然美国的内部分裂为中国创造了一定的战略机遇,但这种机遇并不是无限的,中国仍需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主动权。
首先,中国应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填补美国之音退出后留下的舆论空白。 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提升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的影响力。
其次,中国应推动多边合作,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建立更加稳定的区域合作机制。 日韩与北约的疏远,为中国加强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可能性。
最后,中国应继续坚持和平发展与多边主义,避免在中美博弈中被牵着鼻子走。 通过稳健的外交政策,中国可以在全球博弈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特朗普的操作,正在一步步撕裂美国的霸权体系。无论是北约的裂痕,还是美国之音的消亡,都为中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一个分裂的美国,中国需要冷静应对,抓住每一个机会,推动全球格局向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
或许,76年的“舆论之仇”,真的可以在特朗普的“助攻”下,画上一个句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