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张建良 雷刚
“两年时间看似很长,可一盘算要干的事儿,又感觉太短了。”说起三个月的工作感受,驻马店泌阳高邑镇小屯村驻村第一书记甄奎的语气中,透露出时不我待的急切。
持续发力培育特色农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居环境……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历任驻村干部及甄奎接续发力,与村民同频共振,用实际行动描绘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画卷。
瓜果飘香产业兴
小屯村距离泌阳县城约20公里,依偎铜山,毗邻铜山湖。盛夏时节,村部门前的试验田中,龙卷风、绿之秀、美都、8424等不同品种的西瓜长势喜人。“我们正通过对比试验,选出最适合本地种植的‘当家’品种。”甄奎介绍说。
小屯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虽坐拥6000多亩耕地和优美的浅山丘陵风光,村集体经济曾稍显薄弱。历任驻村干部深挖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发展瓜果、食用菌、瓜蒌等特色农业种植和猪牛羊特色养殖。小屯村种植的西瓜,就是十里八乡知名的消暑佳品。
甄奎来到后,也把这些产业当成“心头肉”,得闲便要去田间地头、村头巷尾看看。烈日当空,他钻进村民吕鑫的瓜蒌园,细细察看长势,询问种植需求。“瓜蒌全身是宝,瓜皮、瓜子都能卖,亩收入能达4000元左右。”吕鑫介绍。
而村里蓬勃发展的,不只是种植业。泌阳特产的夏南牛,在小屯村同样也养殖兴旺。即便夏日棚内气味浓重,甄奎也习以为常,踱步其间,与养殖户深入交流,了解进展与困难。
如今,小屯村产业星火已成燎原之势:成立有农业合作社6个,家庭农场3个,养殖合作社5个,拥有成规模种植大户7人,养殖大户4人。今年上半年种植西瓜120亩,蘑菇大棚20个,瓜蒌350亩,年加工手工红薯粉条2万斤,在栏夏南牛600头,猪2000只、羊460只。300KW光伏发电站、边江冷库、家具厂等,每年也能为村里带来20万元左右的收入。
产业兴旺的“金钥匙”,正悄然打开村民增收的大门,夯实着乡村振兴的基石。
路净村美环境新
驻村伊始,甄奎和工作队便扎进调研,足迹遍布小屯村的沟沟坎坎。他们叩开农家门,坐在院中听民声、集民智,梳理出20项“急难愁盼”问题,逐一推进解决。
上半年,驻村工作队协调使用省派第一书记专项资金,投资50万新建硬化村内1419米道路,同步开展环境整治以及环境美化,铺设污水管道680多米。村文化广场前不久刚升级改造完毕,绘制了巨幅壁画,安置了休息座椅,成为村民流连的休闲好去处。。
站在崭新的水泥路上,村民刘付德感慨:“以前这路也叫‘水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现在才是真真正正的水泥路,平坦干净,走着心里都美!”
今年3月,驻村工作队协调120棵树苗妆点村内主干路,7月计划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更令人振奋的是,一笔400万元的以工代赈中央资金项目已获批,“预计8月份下来,可以用于修路、修桥、修下污水排水管道等。”甄奎说,这将大幅提升村基础设施水平,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两年时间看似很长,可一盘算要干的事儿,又感觉太短了。” 甄奎说,“明年的重点工作就是美化人居环境。”
前不久发布的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公报三次提到“乡村全面振兴”,让甄奎倍感振奋。他说,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在持续改善小屯村人居环境的同时,也要在产业兴旺上“闯新路”,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加速小屯村的振兴步伐。
如今的小屯村,产业初具规模,村容持续焕新。村民漫步在平坦的道路上,相聚于广场话家常……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铜山脚下徐徐铺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