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台湾的姑姑回大陆,显摆自己住150平豪宅,我:去我家看看

分享至

“你们这边的房子都这么小吗?”姑姑放下茶杯,眼神扫过客厅,“我在台北的房子可是一百五十平,全进口装修。”

父亲的手指轻敲桌面,发出细微的响声。

我微笑着看向窗外,“姑姑,改天去我家看看吧。”

话音刚落,姑姑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不易察觉的笑意...

01

三月的下午,阳光斜斜地照进客厅,在地板上投下几道细长的光影。姑姑坐在沙发上,双腿优雅地交叉着,手里的茶杯冒着袅袅热气。她穿着一件浅蓝色的真丝衬衫,领口处别着一枚珍珠胸针,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整个人散发着精心打理过的光泽。



“二十年了,这里变化真大。”姑姑环视着客厅,语调里带着某种居高临下的打量,“不过房子还是老样子,七十平方的格局,当年我走的时候就是这样。”

父亲坐在她对面,脸上保持着温和的笑容。“是啊,这么多年了,你终于回来了。”

“台北那边事情多,实在抽不出时间。”姑姑从手包里掏出一部最新款的手机,屏幕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现在稍微安定一些,房子也买好了,想着回来看看。”

母亲从厨房端出一盘切好的水果,小心翼翼地放在茶几上。“听说你在那边发展得很好。”

“还可以吧。”姑姑的嘴角扬起一个满意的弧度,“房子是去年买的,一百五十平,在信义区,那可是台北最好的地段。光装修就花了两百万台币。”

她说着,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找出几张照片。“你们看,这是客厅,全套意大利家具。这个沙发,纯手工制作的,一套就要三十万台币。”

照片在手机屏幕上依次展现:宽敞明亮的客厅,确实有着精致的装修,水晶吊灯从高高的天花板垂下,巨大的落地窗外可以看到远山和城市景色。姑姑的手指停在一张厨房的照片上。

“这个厨房,全套德国电器,光这个烤箱就要十几万台币。”她抬起头看看母亲,“比你们这整个厨房都贵。”

母亲的笑容僵了一下,很快又恢复自然。“真好,你们那边生活水平高。”

“那当然。”姑姑收起手机,“台北的物价是贵一些,但是品质不一样。就说这个沙发吧,真皮的,意大利进口,躺上去特别舒服。不像这些...”她的目光扫过我家客厅里的家具,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我坐在角落里,手里拿着一本书,偶尔抬头看看姑姑,大部分时间保持着安静的微笑。

“对了,”姑姑忽然转向我,“你现在做什么工作?”

“在一家公司上班。”我合上书,“做一些策划方面的工作。”

“工资怎么样?在这边买房子压力大吧?”姑姑的语气里带着一种关切,但更多的是优越感,“台北的房价虽然高,但是我们收入也高。我现在一个月的收入,相当于这边好几个月的。”

父亲轻咳了一声。“每个地方情况不同。”

“话是这么说,但生活品质差距是明显的。”姑姑重新端起茶杯,“就说这个茶,台湾的乌龙茶,一斤就要几千块人民币。我带了一点过来,你们尝尝。”

她从旅行箱里拿出一个精美的茶叶罐,动作优雅地撬开盖子。茶叶的香气立刻弥漫开来,确实比我们平时喝的茶香浓郁许多。

“这是阿里山高山茶,朋友送的,在台湾都算顶级的。”姑姑一边说着,一边小心地倒出一些茶叶,“你们平时喝的那些,跟这个没法比。”

母亲接过茶叶罐,闻了闻,点头称赞。“确实很香。”

“那是当然。台湾的茶文化比这边保存得好,制作工艺也精细。”姑姑重新泡了一壶茶,“我在台北的朋友圈子里,大家对茶叶都很讲究,动不动就是几万台币一斤的茶。”

她停顿了一下,看着我们,“当然,这些你们可能觉得奢侈,但在我们那边很正常。生活水平不一样嘛。”

我放下书,站起身来。“姑姑,改天有空的话,去我家看看吧。”

姑姑愣了一下,手里的茶杯停在半空中。“你家?”

“是啊,就在市区,离这里不远。”我的语气很平静,“我爸妈也可以一起去。”

姑姑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露出笑容。“好啊,当然好。不过你一个人住?”

“嗯,一个人。”

“那房子不会太大吧?”姑姑重新端起茶杯,“年轻人刚工作,能有个小户型就不错了。我刚到台湾的时候,也是住的很小的地方。”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重新坐下,拿起书,“不急,什么时候方便都行。”

姑姑看看父母,又看看我,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她显然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

“行,那就这么定了。”

02

接下来的几天里,姑姑依然住在父母家。每天的话题总是围绕着台湾的生活展开,从房子到工作,从收入到消费,她总能找到角度来展示自己生活的优越性。

第二天早晨,姑姑陪母亲去菜市场买菜。回来后,她坐在客厅里,一边整理买来的蔬菜,一边感慨。

“这边的菜价倒是便宜,但是品质...”她拿起一根胡萝卜,仔细端详,“台湾的有机蔬菜,价格是贵一些,但是没有农药,吃得放心。”

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声音从里面传出来。“有机的当然好,就是太贵了。”

“贵是贵,但是健康最重要。”姑姑的声音提高了一些,“我现在都在有机超市买菜,一个月光蔬菜就要花几千台币。不过没办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我从房间里走出来,准备去上班。姑姑看见我,立刻停下手里的动作。

“你每天这么早出门?”

“是啊,八点半要到公司。”我穿上外套,“晚上可能会晚一些回来。”

“工作压力大吧?”姑姑站起身,“在台湾,我现在基本不用加班了,公司管理比较人性化。而且收入也...”

她停了一下,似乎觉得说得太直白了。

“总之,生活节奏没这么紧张。周末的时候,我们经常开车到郊外去,台湾的风景真的很美。不像这边,到处都是雾霾。”

我点点头,“那挺好的。我先走了,晚上见。”

“等等。”姑姑叫住我,“你们公司有车位吗?”

“车位?”

“就是停车的地方。我在台湾的公司,每个员工都有固定车位,这是基本福利。”姑姑的语气里带着一种理所当然,“你们这边公司条件怎么样?”

“我坐地铁上班。”我拿起包,“地铁很方便。”

姑姑的表情明显愣了一下。“坐地铁?你没有车?”

“暂时没有。”

“哦...”姑姑的声音拖得很长,“也是,在这边买车还要摇号什么的,很麻烦。我在台湾去年刚换了一辆新车,BMW的,开起来特别舒服。”

我微笑着点头,推门出去了。

到了晚上,我回到父母家,发现姑姑正在客厅里翻看一本旅游杂志。

“这是什么?”我走过去看看。

“台湾旅游杂志,我带过来的。”姑姑把杂志递给我,“你们有空可以去台湾玩玩,我可以当导游。”

杂志上印着精美的风景照片,确实很漂亮。我翻了几页,停在一张民宿的照片上。

“这个地方不错。”

“日月潭附近,我去过几次。”姑姑凑过来,“这种民宿一晚要一万多台币,但是风景绝佳,服务也好。我前年和朋友去住过,简直像仙境一样。”

她指着照片上的建筑,“你看这个设计,很有特色吧?台湾的民宿产业发展得特别好,不像这边的酒店,千篇一律的。”

“听起来不错。”我继续翻页,“有机会的话可以去看看。”

“一定要去,不过要有心理准备,消费水平比这边高多了。”姑姑重新坐回沙发,“我上次带朋友去吃饭,随便找了家餐厅,一顿饭就花了五千台币。”

母亲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一盘水果。“五千台币,那得一千多人民币吧?”

“差不多。”姑姑拿起一块苹果,“但是值得,食材新鲜,摆盘精美,服务态度也特别好。不像这边的餐厅,价格便宜是便宜,但是...”

她咬了一口苹果,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父亲放下手里的报纸。“各有各的特色吧。”

“话是这么说,但确实有差距。”姑姑擦了擦手,“就说我住的那个小区,物业管理特别好,24小时保安,还有专门的清洁人员。每天回家,看到干净整洁的环境,心情都不一样。”



我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姑姑的话语中总是不经意地透露出一种优越感,仿佛台湾的一切都比大陆更好,更精致,更值得炫耀。

“对了,”姑姑忽然想起什么,“你刚才说的你家,在哪个小区?”

“就在市中心,离这里不远。”我的回答依然很简单。

“市中心房价应该不便宜吧?”姑姑的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你一个人住,租的还是买的?”

“买的。”

“哦?”姑姑明显有些意外,“那得不少钱吧?”

“还好。”我站起身,“改天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姑姑看看我,又看看父母,脸上的表情更加复杂了。她显然想问更多,但又不好太直接。

第三天是周末,姑姑提议要去市区逛逛。我们一起去了最大的购物中心,姑姑对里面的品牌店很感兴趣。

“这个牌子在台湾也有,不过价格比这边贵一些。”她停在一家服装店门口,“台湾的奢侈品税比较高。”

我们走进店里,姑姑熟练地挑选着衣服,动作很专业,显然对这些品牌很了解。

“这件不错,”她举起一件连衣裙,“但是做工比台湾的差一点。同样的牌子,不同地区的品质还是有差别的。”

销售员走过来,热情地介绍。姑姑听了一会儿,点点头,“我在台湾买过这个牌子的衣服,质量确实不错。不过你们这边的价格倒是便宜一些。”

她转向我,“你平时在哪里买衣服?”

“就随便买买。”我指指身上的衣服,“这件就是在楼下小店买的。”

姑姑看看我的衣服,脸上露出一种复杂的表情。“年轻人嘛,不太注重这些也正常。等以后收入高了,就会讲究一些。”

逛完商场,我们去了一家茶餐厅吃饭。姑姑点了几个菜,尝了一口后,开始评价。

“味道还可以,但是和台湾的茶餐厅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些。”她放下筷子,“台湾的港式茶餐厅,很多师傅都是从香港请来的,手艺特别正宗。”

“这边也有正宗的。”父亲夹了一筷子青菜,“主要是价格实惠。”

“价格确实便宜,”姑姑点头,“这一桌菜,在台湾至少要几百台币。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便宜的代价就是品质的降低。”

她指指桌上的汤,“这个汤,味精放得太多了。台湾那边的餐厅,很少用味精,都是用高汤调味的。”

我默默地吃着饭,偶尔点头回应姑姑的话。她的每一句评价都带着比较,每一次比较都突出台湾的优越性,仿佛这已经成了她的习惯。

饭后,我们走在大街上。姑姑看着周围的建筑和景色,不时发表感慨。

“这边发展确实快,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她停下脚步,指向远处的一座摩天大楼,“不过和台北的101大厦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些气势。”

“各有特色。”我看看那座大楼,“台北的101确实很有名。”

“那是当然,设计理念就不一样。”姑姑的语气里带着自豪,“而且台湾的城市规划比较合理,不像这边,到处都在施工,灰尘特别大。”

我们继续往前走,路过一个小公园。公园里有很多人在锻炼,有的在打太极,有的在跳广场舞,还有孩子们在玩耍。

“这倒是不错,”姑姑停下来看了一会儿,“不过台湾的公园设施更完善一些,而且环境更干净。”



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孩子们的笑声,老人们悠闲的身影,还有远处传来的音乐声,构成了一幅很生活化的画面。

“你经常来这里吗?”姑姑坐在我旁边。

“偶尔会过来坐坐。”我指了指前面,“那边有个小湖,风景挺好的。”

“哦?我们去看看。”

我们走到湖边,确实风景不错。湖水清澈,岸边种着柳树,微风吹过,柳枝轻摆。几只白鹭在湖边悠闲地觅食。

“这里还不错。”姑姑难得地给出了正面评价,“有点像台湾的日月潭,当然,规模小很多。”

我笑了笑,没有说话。

“对了,”姑姑忽然想起什么,“你刚才说要请我去你家看看,什么时候方便?”

“明天下午怎么样?”我看看她,“如果你有时间的话。”

姑姑点点头,“好,明天下午。我倒要看看,你一个人住的地方是什么样子。”

她的语气里带着一种好奇,但更多的是一种即将揭晓谜底的期待。我能感觉到,她已经在脑海中构想着我家的样子,很可能是一个小户型的公寓,装修简单,家具普通。

“那就明天下午。”我站起身,“我们回去吧。”

03

第二天下午,阳光正好。我开车来接姑姑和父母,车是一辆普通的轿车,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姑姑坐在副驾驶座上,四处张望着。

“你们这边路况怎么样?”她问道,“台湾的高速公路很发达,开车很方便。”

“还行,就是有时候会堵车。”我专心开车,“快到了,就在前面。”

车子驶进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小区,建筑都是常见的住宅楼,外观朴素,没有什么豪华的装饰。姑姑透过车窗看着周围的环境,脸上露出一种微妙的表情。

“就是这里?”她的语气里带着一种确认,似乎这样的环境正符合她的预期。

“是的,就是这里。”我把车停在楼下,“我们上楼吧。”

我们走进电梯,姑姑注意到电梯很老旧,按钮都有些磨损了。她什么都没说,但我能感觉到她脸上那种“果然如此”的表情。

“几楼?”父亲问道。

“十二楼。”我按下按钮。

电梯缓缓上升,中途停了几次,有其他住户进进出出。姑姑礼貌地点头打招呼,但眼神中有种距离感。

到了十二楼,我们走出电梯。走廊很普通,灯光昏暗,地板有些老旧。姑姑跟在我后面,不时看看两边的房门。

“这边。”我停在一扇门前,掏出钥匙。

门是很普通的防盗门,没有什么特殊的装饰。姑姑站在我身后,脸上的表情已经完全放松了,仿佛即将看到的一切都在她的意料之中。



我打开门,走了进去。

“请进。”我让开身子,让他们先进去。

姑姑第一个走进去,然后突然停住了脚步,眼前的景象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期...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