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下午,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益阳桃花江镇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来到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竹海景区进行参观调研。竹文化谱系可以说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史,历经五千年演进已经深度融入中华民族的生活范式:从基础的生存维度的衣、食、住、行,到精神层面的绘竹、咏竹、颂竹等,“竹”这一元素已然丰富了中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作为以“节”为核心的意象的民族气节具象载体,传统竹文化内涵被赋予为“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四德,进入当代,竹被凝练为高洁、清廉等时代价值,尤以“廉竹”符号成为中华文化基因与清廉政治伦理的典范性标识。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为进一步了解当地竹文化,实践团跟随讲解员一同参观景区内中国(桃江)竹文化博览馆,这也是全国目前为止唯一一家以竹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其中第三个展厅为竹廉清风厅,成员通过追溯历史渊源了解到“廉洁”一词最早见于屈原《楚辞·招魂》中,“廉政”一词最早见于《晏子春秋·问下四》,而该馆也将“自洁、坚毅、本色、虚心、正直、守节”六种品质总结为“竹廉品质”,这也构成此厅的展览核心。该展厅主要展示了桃江籍的革命历史人物,叶剑英元帅挥毫写下的咏竹诗亦悬挂于墙,“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通过讲解员动情地讲述,实践团的成员们在革命先烈守廉养廉的故事中接受竹廉精神与竹廉文化的洗礼与熏陶。从历史走来,展厅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廉政建设的话语被做成一面面展板,“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报告中提到的。
![]()
图为桃江竹览馆竹廉清政相关展出
桃江县依托全县115万亩竹林生态基地及竹文化历史纵深,通过县委统筹、纪委监委主导的创新机制,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实践路径:一是传统焕新,将竹文化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伦理与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行;二是产业联动,通过构建“竹生态-竹产业-竹文化”的三线联动体系,构建一体化竹产业链;三是精神铸魂,打造“竹形塑廉、竹意喻廉、竹艺传廉、竹境养廉”的文化浸润空间,由此形成具有地理标识性的“竹廉文化体系”,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本土化实践范本。
![]()
图为竹览馆竹廉清政展厅的标语
“博物馆之行,让大家触摸到了竹廉文化的根与魂。”实践团负责人赵站在总结中这样说道。从自然之竹到精神之竹,这片承载着五千年竹文明的绿色海洋,正涌动出新时代廉政建设的澎湃力量,其生命力如同那破土而出的新竹,充满无限可能。
![]()
图为实践队合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