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专业赋能绘蓝图 渝里相伴共美好——重庆市‘三师’进社区2022—2024年总结大会”在重庆召开。会上提到,自2022年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已有2539名“三师”注册,已成功匹配1928个社区,进社区服务数万人次。
大会现场。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实现区县全覆盖
2539名“三师”下沉服务
所谓“三师”,指以“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为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咨询管理、工程经济、商务运营等各领域专业人才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所构建的城市更新服务团队统称。而“三师进社区”行动是由市住房城乡建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市教委、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共同推动,组织“三师”为各街镇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服务的公益性行动。
以九龙坡区文化一二村为例。该社区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社区内60岁以上居民占比较高。项目改造致力于通过提升居住环境质量、促进社区活力、智能化改造与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融合的方式,实现“焕新家园,共筑幸福梦”的愿景。
“文化二村原建设厂家属区有一处篮球场,老年人喜欢在这里健身遛弯,年轻人喜欢在这里运动健身挥洒汗水。”文化一二村“三师”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设计师和居民共同商议,最后以创新思路为篮球场增添了露天电影服务功能,在周六、周日或重大纪念日组织露天电影主题放映活动,让单一的运动休闲空间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综合效能,让爱与关怀在社区每个角落都生根发芽。
文化一二村的变化,仅仅是重庆“三师进社区”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重庆‘三师进社区’工作已初步构建了一套政策体系、组建了一支‘三师’队伍,并形成了一块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品牌。”市住房城乡建委“三师”平台负责人方小桃介绍,2022年至今,重庆已初步搭建起“1+1+N”政策体系,搭建了“三师”进社区数字化平台,召集了2539名志愿下沉社区开展服务的“三师”,实现全市全覆盖。“三师”进社区经验也先后两次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在全国推广。
据了解,本次会议公布了2024年度三星级“三师”名单,共有35名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获得三星级“三师”称号。
大会现场。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专家学者汇智聚力
为“三师进社区”注入新动能
本次会议由市住房城乡建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市住房城乡建委“三师”进社区工作平台、市规划事务中心、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承办,市勘察设计协会、市城市规划学会协办。
会议还邀请到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党委书记、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和平、重庆市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重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资深首席总建筑师徐千里进行了主题演讲,为进一步助力社区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思考。
“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已成为重庆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李和平在《场景理论与文化场景营建》主旨演讲中表示,重庆应以“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总场景统领全市,强化中心城区极核引领功能,策划现代都市功能新场景,谋划推动一批城市重点功能片区更新提升。
徐千里以《城市的空间、风貌与活力》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他介绍,城市的空间、风貌与活力是一种城市理念,要不断优化城市品质,引导一种能够传递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演绎多元化生活体验的城市发展取向。
除此之外,参与本次会议的“三师”代表也在会场进行了主题分享。
“社区是有生命力的小宇宙。”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余颖将“三师”工作比喻为“与居民共生长、共感知”。要将“三师”故事绘成歌,经历化作桥,在未来的超大城市建设中创造新征程,营造新重庆。
市住房城乡建委副主任郭唐勇介绍,“三师”进社区工作以“绣花”功夫推动社区从“锈带”焕新“秀带”,未来要在助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等方面展现新作为,为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贡献专业力量。
下一步,重庆将持续拓展“三师”队伍,让专业力量持续赋能基层治理,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重庆答卷。(唐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