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会败?
项羽并不是输在军事上,而是输在政治上,他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注定。
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王朝宣告灭亡。
随后,项羽率领多路诸侯的40万大军来到咸阳。
刘邦原本打算在函谷关阻挡诸侯军队,但面对项羽的40万联军,刘邦安排的函谷关守军一触即溃,也给刘邦带来了巨大危机。
刘邦的部下曹无伤向项羽告密,称刘邦准备在咸阳称王,并任命秦王子婴为丞相。
这一消息激怒了项羽。
项羽在巨鹿跟章邯打生打死,而刘邦却轻松攻入咸阳。
项羽认为大家共同出力,凭什么刘邦独享好处?于是下令准备次日进攻刘邦。
刘邦得知消息后惊恐万分,幸得张良和项伯相助,才得以渡过难关。
接下来,项羽更是频频出错,一系列的错误决策,让他失去了天下。
项羽的败亡早有征兆,这些征兆在他进入咸阳及分封诸侯后逐渐显现。
项羽的失败并不是垓下之战,而是他在强盛时期的一系列决策埋下了隐患,失败成为必然结果。
![]()
项羽的错误决策主要有四点:
第一,鸿门宴上放过刘邦,优柔寡断、妇人之仁,这才有了后来的楚汉相争。
项羽率领各路诸侯进入关中,本可以顺势灭掉刘邦,其他小诸侯根本不堪一击。
只要除掉刘邦,项羽就能号令诸侯,真正称霸天下。
然而,他轻信了项伯这个小人的老人言,给了刘邦喘息的机会。
其实对项羽来说,只要杀掉刘邦,他就可以独霸天下。
像后来给项羽制造麻烦的田荣之流,简直不堪一击。
田荣也就在齐国的一亩三分地上耍横,一离开齐国就成了软脚虾,他早年早就被章邯打怕了,打怂了。
而项羽却放过了刘邦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实在是愚不可及,必然要为自己的妇人之仁付出代价,而这个代价就是一手打造的霸业灰飞烟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