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楔子
今天看到一则关于“奥特曼”的新闻,确实让我大吃一惊。说的是 四川安岳县有一个博主自行开凿了一个“奥特曼石窟”,造型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咸蛋超人,采用的是大佛禅坐形态。(如上图)
看到这则新闻之后,我只能用震惊来形容。但是震惊之余,我的脑海中蹦出了很多问题。
这个博主为什么要开凿这么一个石窟?
为什么是奥特曼造型,而不是泡泡马特或者是葫芦娃?
这种行为是合法的吗?
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文章吧。
02
事件简介
这个奥特曼石窟位于四川的安岳县,有“中国石刻之乡”的美誉。要不是当地有这手艺传承,我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动手能力。虽然网络上没有制作者的详细信息,但我猜测这个博主应该是当地人。
据这个博主介绍:这座石像一共用了2个月,3000元左右成本制作而成。 从现场照片来看,用到的工具主要是我们现在装修师傅常用的电锤,角磨机,榔头等。(如下图)
博主一共用了31张照片记录制作过程:先用专业工具在崖壁上凿开了一个高3.5米的大洞,洞窟初见雏形后,再用专业工具进洞进行雕刻,最后成型的石刻雕像有2.8米高。
据说这个奥特曼石窟的创意来源于汉代陶俑,博主觉得这是普通人留下痕迹的最佳方式,能够保存很多年。而选择奥特曼造型是觉得好玩、搞笑、有趣。(如下图)
从南充市博物馆内的汉代陶俑照片来看,你还别说,与“奥特曼”确有几分神似。
关于私人进行石刻这件事,博主声称曾去政府部门咨询过,得到的回答是“小规模石刻不禁止”。但事件爆出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说要去调查核实,至于私人能否挖洞开凿石窟并雕刻石像,需视用地性质而定。
这确实是件有趣的事情,这个博主也确实是个有趣的人!
03
安岳县
前面提到了这个奥特曼石窟位于四川的安岳县,那我们不妨再多了解一下这个“中国石刻之乡”。
安岳县
隶属中国四川省资阳市,取“安居于山岳之上”之义而得名。北周设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隋、唐、宋时期,已是闻名遐迩的重镇,其璀璨的文化与眉山的“三苏”齐名。
该县于2000年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石刻艺术)之乡”。现存唐宋摩崖石刻造像10万余尊,石窟经文有40余万字,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是中国唐宋石窟最集中的县之一。
其石刻艺术以历史跨度大、分布广、数量多、技艺精湛著称,代表了中国唐宋时期石刻艺术的巅峰水平。
除了数量众多之外,安岳石刻的尺度也非常惊人。其中3米以上的大型造像超百尊,15米以上的有两尊。比如卧佛院的卧佛就长达23米。(如上图)
安岳的石刻融合了魏晋粗犷、唐代雍容、宋代精细等风格,代表作包括圆觉洞的“西方三圣”分龛雕刻等。(如上图)
2024年,随着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火爆,安岳县极具代表性的石窟文化也越发出圈。 (上图是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
而在 安岳取景的一处是千佛寨,对应的是游戏中的蜘蛛精姐妹宣传片场景。
千佛寨(如上图)
游戏场景(如上图)
还有一处是茗山寺的毗卢遮那佛像,对应的是游戏宣传片中的一尊佛像。
茗山寺的毗卢遮那佛像 (如上图)
游戏场景 (如上图)
而安岳现在不光出现在了黑神话里,居然还出现了奥特曼,真是够“玄幻”的。
04
圆谷英二
上文提到博主之所以雕刻奥特曼石窟,是出于好玩。但我想:要不是奥特曼这部日本剧传播的足够远,博主可能会雕刻泡泡马特石窟吧。那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下奥特曼的历史。
《奥特曼》这种形式,在日本叫做特摄剧。原意为特殊摄影技术(Special Effects)的译名,与视觉特效(Visual effects)的摄制技术相对应,是一个日本名词和电影类型,也是日本最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技术与产品。
早在1966年,奥特曼就问世了,所以他比我的年龄还要大出许多。而让奥特曼享誉全球的,有3个重要人物,分别是圆谷英二(特摄),金城哲夫(编剧)和成田亨(美工)。
而要说谁是奥特曼之父,那无疑是圆谷英二。要没有这个原点,就不会有奥特曼这个形象问世。
圆谷英二
出生于1901年,原本是一位视觉效果师。二战后,他凭借与导演黑泽明合作的《七武士》等电影积累了丰富的拍摄经验,逐步奠定了自己在特摄领域的地位。
1954年,圆谷英二参与制作了小日本首部特摄电影《哥斯拉》,这部电影不仅掀起了全球的特摄热潮,也为圆谷英二赢得了“特摄之父”的美誉。
1966年,圆谷英二根据自己对科幻和特摄的独特理解,创造了奥特曼这一角色。并于同年, 首次登上小日本TBS电视台。 奥特曼不仅延续了特摄电影中怪兽与英雄的对抗元素,还通过奇特的视觉效果和夸张的战斗场面,呈现了超越常规的想象力。
《奥特曼》不仅仅是一部儿童剧集,它通过极具创新性的视觉效果、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超越时代的英雄形象,迅速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金城哲夫
1938年7月5日生于冲绳,在其老师上原辉男的影响下对剧本创作产生兴趣。
1963年圆谷英二建立圆谷株式会社,金城进入其中任职,参与了前期圆谷系特摄的《奥特Q》《奥特曼》《奥特赛文》等作品的创作。
但在37岁时英年早逝,对于奥特曼早期的成功,他可谓是功不可没。
成田亨
1929年出生在日本兵库县的武库川,八个月大的时候因为抓碳而左手留下残疾,终生不能自如活动。
1950年,在恩师阿部合成的帮助和鼓励下,他立志成为画家,进入武藏野美术大学学习绘画,后转入雕塑学系专心学习雕塑。
1954年,他任职于《哥斯拉》剧组,兼职美术设计的工作,后来被圆谷英二招致麾下,成为了一名美术监督。
1965年,在圆谷的第一部特摄电视剧《奥特Q》中,成田负责剧中的怪兽形象设计。成田亨还给自己设计的怪物制定了三大原则:
不能仅仅将动物巨大化,必须融入独创性。
拒绝三头六臂式的畸形化怪兽。
拒绝满目疮痍,血迹斑斑,让人感到不适的造型。
上图为:奥特曼初稿
《奥特Q》的成功,使得圆谷公司决定制作续集——《奥特曼》,而奥特曼这个巨大化的英雄形象的设计,自然也就交给了成田亨。
一开始奥特曼的形象有点像怪兽,后来成田亨将柏拉图所提倡的“与混沌(CHAOS)相对立的秩序(COSMOS)”这一概念,引申到奥特曼的形象设计中,才有了后来奥特曼的形象。
如果说怪兽是混沌的话,那么英雄就是必须具有单纯之美的秩序。
上图为:奥特曼定稿
所以奥特曼的形象,最后就是秩序的组合。极其单纯化的头部,配以发光的眼睛。沿着肌肉走向的红色线条,象征着盎然的生命感,简直就是究极的肉体。身体的银色则是从航天火箭的外壳颜色中得到的灵感,表达出奥特曼作为宇宙人的这一身份。这就是单纯化的生命感,就是象征着秩序的英雄。(如上图)
而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奥特曼的嘴角似乎浮现着一丝微笑。这其实是成田亨有意为之,他在奥特曼的脸部设计中引入了“古典式微笑”,这与石窟中的石刻雕像真是如出一辙。(如上图)
当成田被问及用意时,他这样回答: “我认为真正的强者,在战斗的时候,是夹带着一丝微笑的。”
感觉好有道理啊!
奥特曼这种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 通过多国的电视转播和影像发行,受到了 各国观众的喜爱。 甚至在欧美、东南亚等地区,都形成了广泛的粉丝文化。
奥特曼的周边产品,更让粉丝们爱不释手。但以石窟的形式出现,估计连“奥特曼之父”圆谷英二也没想到吧!
奥特曼作为一位超级英雄,不仅代表了人类的勇气与智慧,还展现了为了保护家园和世界而无畏斗争的精神。这可能是其超越时代和国界,深深影响了几代人的原因吧。
而安岳博主会选择其作为创作的主体,不就是迷上了他那“强者的一丝微笑”嘛!
05
结束语
奥特曼和石刻相结合成了“奥特曼石窟”,这多少有点出人意表。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也折射出当今社会多元的文化意识形态。
奥特曼石窟的出现,还让我们了解了“中国石刻之乡”安岳的历史,领略了石刻艺术的魅力!
虽然有朋友戏称这尊奥特曼为“乐山大曼”,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奥特曼已经成为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现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