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没干成的事,让米莱干成了!
阿根廷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国内媒体的报道中了,但这不代表阿根廷“死了”。与之相反,在经过米莱的改革后,阿根廷已经重获新生。
在国际媒体纷纷预测阿根廷经济将走向崩溃之时,这个南美国家却交出了一份令人大跌眼镜的成绩单。2025年一季度,阿根廷GDP飙升6.1%,5月通胀率更是降至1.5%,创下近5年来的最低水平,并且连续17个月保持贸易顺差
不仅如此,阿根廷还出现了财政盈余、股市暴涨、外资回流等一系列积极信号,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它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一切的转变,背后离不开去年12月上任的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所推行的“电锯式改革”。米莱坚信“经济复兴源于精简政府”,他大刀阔斧地对政府雇员进行裁减。据阿根廷放松监管及国家转型部 2025 年 4 月 5 日发布的报告称,在总统米莱执政 15 个月以来,已累计裁撤了 4.2 万公务人员,相当于减少了 8.4%。
在中文互联网中,阿根廷经济崩盘的时候到处都是幸灾乐祸的报道,各种媒体乐此不彼的解读。而当阿根廷经济情况发生反转时,一切又“鸦雀无声”……
从严重通胀到经济复苏
米莱上任之际,接手的是一个深陷重重危机的经济体。2023年,阿根廷全年通胀率飙升至211.4%,货币比索贬值幅度超过50%,贫困率也突破了50%的严峻大关,整个国家经济可谓千疮百孔。
然而,米莱并未被眼前的困境吓倒,而是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在2025年第一季度,阿根廷GDP大幅增长了6.1%,这一增长意义非凡,它标志着该国在经历了2023年和2024年分别1.6%和1.7%的经济收缩后,成功走出了经济下行周期的底部,重新步入强劲增长的轨道。
从具体数据来看,3月份阿根廷经济活动同比增长5.6%,这已经是自米莱就任总统后,阿根廷经济连续第10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在各个行业中,金融中介表现尤为突出,以29.3%的显著增长引领了阿根廷的经济增长。
持续10个月的经济复苏,极大地增强了阿根廷人的经济信心,投资热情被重新点燃。3月份,阿根廷建筑业增长了9.9%,贸易增长了9.3%,农业和相关行业增长了6%,采矿活动增长了5.7%,制造业增长了4.2%,各个行业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此前,阿根廷公共部门雇员占全国人口的7.4%,约350万人,仅联邦政府公务员就消耗了国家GDP的2.2%。这一比例在全球范围内都极为罕见,无疑形成了庞大的财政负担,严重制约了阿根廷经济的发展。
因此,面对这一状况,米莱在宣布裁员计划时坚定地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开始重建我们的国家,将自由与自治归还于人民。”
他果断签署紧急政令,对中央政府机构进行大刀阔斧的精简,将中央政府规模从18个部减至9个,副部级部门从106个减至54个。这一系列举措看似激进,实则成效显著,而这一切效果的关键,就在于米莱对公务员进行了“膝盖斩”般的裁员,通过减少财政负担,为阿根廷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把权力关到笼子里
古有商鞅变法,今有马斯克改革,任何触碰既得利益者的改革都势必会受到巨大阻力。
阿根廷执政联盟在议会弱势,综合法案修改或陷拉锯。劳动法院判定劳工改革违宪,工会等反对米莱激进政策,还组织抗议。米莱激进言论引发外交风波,致哥阿关系恶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4年阿根廷GDP降2.8%,因政策调整。联合国机构警告,该国2024年一季度儿童贫困率将达70%、赤贫率34%。
事实上,米莱深受奥地利学派影响,是自由市场的忠实拥趸。在达沃斯讲话时,他毫不避讳地宣称:“不是我太疯狂,而是你们太蠢了,我做的和说的,都只是常识。”因为这所谓的“常识”,就是要管好那只伸向印钞机的“黑手”!
从实际数据来看,米莱的政策似乎初见成效。5月份,阿根廷的CPI仅上涨1.5%,年化通胀率更是从他上台前令人胆战心惊的211%,一路降至43.5%,并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更令人惊喜的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等生活物资,价格涨幅极小,吃的喝的这类东西一个月只涨了0.5%,甚至最基本的食品篮子价格还出现了下降。
过去,阿根廷政府一旦财政吃紧,就会选择印钱来填补窟窿。这种做法稀释了民众手中每一分钱的价值,导致物价飞涨,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米莱上台后,果断叫停这种行为,让政府不再通过印钱来填补财政缺口。当市场上不再有大量毫无价值支撑的新纸币涌入,物价自然就稳定了下来。
米莱秉持着“官不扰民民自富”的经济哲学,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废除了数十项法律,旨在释放经济活力;取消互联网限制和价格管制,为商贩创造更宽松的生存环境;大幅放松环保政策,以推动经济发展。
米莱认为,阿根廷的历史经验表明,集体主义、政府管制以及侵犯私有财产的行为,最终都会导致贫困。他主张政府除了通过央行调控货币发行量来控制通胀外,不应过多干预经济。
除了大规模裁员,米莱还砍掉了20多万个福利支出项目,冻结大型施工项目,废除租赁法、价格控制法等一系列放松市场管制的措施。
以往,总有人鼓吹在经济不景气时,政府应该花钱修路、建桥、搞基建来刺激经济。然而,他们却忽略了政府资金的来源——这些钱最终都是从纳税人口袋里掏出来的
而且,指望政府高效地利用这些资金来刺激经济,往往是不现实的。一块钱到了政府手里,可能只能办成五毛钱的事,但如果留在老百姓手中,他们肯定会尽最大效果去利用这笔钱。
基于这样的考量,米莱认为国家不需要那么多“花钱”的人来处理事务,于是砍掉了无数公务员岗位。在他的努力下,阿根廷政府正从原本臃肿、嗜血的“野兽”变回一个维护秩序的“保安”。
而面对这样“商鞅式”的经济改革,国内自然不会有人谈论,更不会有所借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