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有一说一,虽然那尔那茜的“调查结果”出来了,但是,真正的疑问才刚刚开始....
当年她弄的那个假内蒙古高考生的身份,谁给审核通过的?谁给盖的章一路放行?谁那么“好心眼儿”帮她操作?她学上完了,扭头违约出国“玩”,又是谁批准放人的?
深水区内皆大鱼
最近娱乐圈的“大戏”,当属那尔那茜,这位姐,自从出道开始,就是“一路绿灯”,从上学到出道,那算的上是“朝中有人”的存在了。
只是没想到啊,为了压别人的热搜,最后自己“塌了”...
就在前天,央妈和内蒙古官方前后脚儿公布了“调查结果”,证实了她高考报名确实造假!
只是分数倒不是网传那么离谱,是449分(上戏那年录上了),还拿了个87分的专业分,2008年那会儿,这分数够上戏在内蒙古的线了。
但是,分数没问题,不代表她考试的路子对头,调查结果还说了:她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这妹子一直是在北京念的中学,可高考报名的时候,把自己包装成了内蒙古某个高中(比如通辽八中)的应届毕业生去考试。
结果一查就露馅了,那学校她压根没去上过一天学,档案学籍自然也是假的!
这叫啥?这就是典型的“高考移民”,钻了不同地区分数线高低不一的空子。
更过分的是,她这样操作,还挤占了专门给真正内蒙古学生的“定向委培”宝贵名额。
而这个“定向委培”,也就是这几天热搜上吵的最欢的一个“词”。
说到“定向委培”,这词听着绕口,意思却很朴实:国家(或地方)为了让一些地方有急需的人才(像当年内蒙古可能缺艺术老师),就出个政策,降低点门槛招那里的学生,还投点钱培养。
作为交换,学生毕业了按说就得回到生源地干几年活,不能拍拍屁股走人,而那尔那茜就是走的这条路子进来的上戏。
2008年那次招生,是整个内蒙古少之又少的机会,上一次还是1982年的那次。
按理说,得了这个好处,2012年毕业了就该回去。
可她不仅没回去,她自己前两年还在一个叫“丁天D小姐”的采访里大大方方承认了,说当时毕业了就想“出国玩一下”,直接奔挪威去了。
听听这话说的,签约占便宜的时候不吭声,该出力了说是“追求自由”,国家投入和家乡期待在她这儿成了儿戏?
不仅是只有这件事“惹了众怒”,就连她家也被深扒是“祖传运气”....
“祖传运气”真够离谱
而说到她家,更是有点巧得离谱了...
这种珍贵的名额,内蒙古那么大地盘本身就没几个,2008年给她占了一个。
一翻老黄历,嗯,绝了!她妈妈,竟然也是上戏的学生,而且正是1982年上戏唯一一次在内蒙古搞定向招生时进去的!
母女俩前后相隔快三十年,都恰好卡在这极少的两次机会上成了校友。
天下巧事不少,但这种“母女接力”的巧合,就格外让人觉得,这里面是不是有啥“祖坟冒青烟”的来头?
而她违约后,在国外溜达一圈完了,她回来了,回来之后的身份,更是“凭本事”了...
在出事前,她自己就不止一次的说过,在央视正经八百的采访(《中国电影报道》),还有《大众电影》杂志专访里,都明确讲自己在母校上戏当过助教老师。
网上还能扒拉到一些以前学校发的旧通知,里头确实有她名字挂着“助教”的名头。
可好戏来了,等舆论风暴刮起,学校倒是第一时间站出来“辟谣”,说“从未聘用过她当助教”。
这到底谁在说瞎话?到底是谁在糊弄人....
再说说她是怎么演上《封神》里头那位女将军邓婵玉的。
那电影当初吹得挺响,全球海选,谁红都不要,只看合不合适,还要练得脱层皮才定角色。
按那尔那茜自己的说法:2017年,她还在上戏工作(不管是不是助教吧),陪着自己学生去剧组面试。
她自己本想去应征个剧组助教啥的,结果学生没选上,导演反而一眼就相中她这个“陪考”的,直接让她演了主角邓婵玉!
听着像天上掉馅饼,挺传奇是吧?
但这个“传奇”有个硬伤:剧组当时定的选角规矩写的清清楚楚,邓婵玉这角色,年龄不能超过25岁,可那尔那茜那时候已经27岁了,导演自然有拍板选人的权力,这没错。
可问题是她现在高考身份都坐实造假了,再回过头来看当初这个完全不符合硬性条件的“破格提拔”,就特别引人遐想了:是导演慧眼识珠,还是背后有啥“看不见的手”在推动?
现在,官方报告钉死了高考造假的事实,分数也澄清了,关于她违约跑国外的事,报告说她是申请了的(上面也批了),但具体情况还在查。
她自己的娱乐圈事业,那基本是凉透了,正在拍的《封神3》、《镖人》,传出来要改剧本、技术换脸;《异人之下2》估计也悬。
她人设崩塌,资源飞走,算是付出了代价....
可这就够了吗?并不,背后的人呢?
凉的不该只是她
她当年那个假身份、假学籍,是怎么逃过审核的?谁该负责?谁盖的章?
明明签了约要回内蒙古,咋就能轻轻松松申请成功,跑国外去“玩”?是哪个部门批的?
不管上戏后来承不承认她那个助教身份,她为啥能跟学校再扯上工作关系?流程合规吗?谁点过头?
最让很多人后背发凉的是她那“满不在乎”的劲,能拿违约当“趣事”讲,说明她根本不怕被追究!
这“不怕”的背后,是谁给了她这种稳如泰山的错觉,是不是有人一直在后头默默“兜底”!
而官方目前的通报,重点放在了高考报名造假这个个体问题上,这当然该查。
要光处理这一个艺人就完事儿,那些默许、帮忙开道的人继续没事人一样,那以后,难保不会再出“李尔那茜”、“王尔那茜”!
而她这套操作,从造假高考身份到上学、违约留学、再疑似回校工作,前前后后得有小二十年!
要不是她自己嘴快,在采访里大大咧咧把“秘密”抖出来,引来了铺天盖地的关注和大家深挖,这些陈年旧账,根本不会被翻出来晒!
结语
每次想起这事儿,最让人心头发酸的,是那个没露过面的孩子。
2008年内蒙古拿到上戏定向名额的指标,屈指可数,真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结果现在查实了,这个坑是被那尔那茜用假身份、假材料硬生生给占了,这就意味着那个真正符合条件、盼星星盼月亮想考上戏、也真心愿意学成后回去给家乡作贡献的孩子,他的人生机遇,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被替换了!
这个孩子现在在哪?在干什么?可能永远没人知道。
所以那尔那茜该罚,这没跑,但更重要的,是挖出那些替她“开路”的责任人,把这个造假还一路绿灯的漏洞给彻底堵上!
如今,到底是“查无此事”,还是“罚酒一杯”,甚至是“你奈我何”,坐等吧,总会有一个结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