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8日,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曼海姆(Mannheim)分庭更新的最新诉讼信息,联发科子公司HFI Innovation起诉了中国华为旗下五家子公司侵犯了欧洲专利EP2689624,这是一项名为“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配置方法”的LTE专利。
这是联发科对于此前华为起诉联发科专利侵权的进一步回应。双方在全球的专利战事逐步升级,到现在依然在扩大,并未有缓和迹象。
此前华为曾于2022年3月与联发科接洽,希望联发科获得其5G标准必要专利组合的许可,但谈判未能成功。联发科以不符合公平、合理、无歧视(FRAND)的条款为由拒绝了华为的申请。
2024年5月,华为在与联发科进行专利谈判无果的情况下,率先于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联发科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可能涉及5G(或包括4G、3G等)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等。
联发科没示弱,转头就在深圳、郑州、杭州、北京、德国慕尼黑、英国六地同时开打,告华为侵权的、搞垄断的、要求定专利费的,连禁令都申请了。
华为也没停手,接着在上海、北京、广州、杭州四地法院继续告,两边在中国卷入了十几场官司。 最高法已经判了两份裁决书,一家赢一次,火药味一点没散。
华为在全球捏着超过12万件专利,5G标准必要专利占了14.59%,全球第一。 联发科手里的专利也不少,超1万3千件,在芯片圈子里分量不轻。
双方争议的焦点,主要是专利许可的“终端级”收费模式,还是“芯片级”收费模式。目前主要专利权人都是向终端来收费,例如向智能手机厂商收费。但是华为此举,意在打破这一惯例,尝试向芯片厂商收费。实际上,芯片厂商全球只集中在三两家巨头,因此从许可的集中度来看,要比终端模式更好。但是,在与联发科接触的过程中,由于价格问题一直无法达成协议,因此两家公司走上了司法裁决的老路。
在这一过程中,两家公司各投入了数十件专利用来作战,与此同时,两家公司也不得不对对方的专利发起无效挑战。以联发科对华为的专利发起的挑战来看,截至目前的不完全统计,就至少在10件以上。其中绝大多数,国家知识产权局都还没有做出结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