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就是经济杀手,是消费降级的直接证据。
屏幕前的你是否在有意无意地减少开支?这期就聊一下5月份的CPI和PPI数据,为什么会让人感觉到有点发凉?
CPI 5月份同比下降了0.1%,环比下降了0.2%。数据上看已经连续下降了4个月,剔除1月份春节错位的影响,这回CPI是实打实的连续下降了3个月。
CPI的下降意味着物价整体一直在走低,但是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下降3个月是非常罕见的现象。这么说吧,一个男人一次两次不行,还说得过去,老是不行的话,很有可能就是真的阳痿。
再说PPI,5月份同比下降了3.3%,较4月份的-2.7%进一步恶化。这是自2023年7月份以来最严重的降幅。PPI用大白话解释,就是企业生产的东西的批发价。PPI低了,就意味着工厂卖货的价格跌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变小了。企业不赚钱了,员工的日子就不好过,很有可能会裁员减产,这种效应接着会向下传导到CPI居民端,商品价格也会跟着跌。
世界银行对于通缩的定义是持续的物价水平的下降。CPI如果连续下降6个月,而且没有反弹的迹象,就可以认为是通缩了。
通缩的后果是,经济会产生负面循环,物价下跌伴随着消费减少,导致企业的利润下降,然后开始裁员减产,然后消费继续减少,企业的利润继续下降,然后企业继续裁员,最后的结果就是经济停滞。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曾经的日本,失落了二三十年,不管怎么刺激,通胀始终起不来。
整个社会变得缺乏朝气,日本的小确幸文化、宅男文化、低欲望社会都与通缩有关系。因为不出门是最省钱的,独居不结婚也很省钱,然后因为很小的事情而感到幸福。人活着没有什么太大的欲望。
在多年以前,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在谈到日本年轻人的时候说,最近几代的年轻人没有什么朝气,反而在他年轻的时候,就想着挣大钱买跑车泡漂亮女人。而现在的日本年轻人花时间在超市门口排队,就是为了买打折商品,他实在无法理解。
其实,北野武口中的日本年轻人正是当年通缩经济下的写照。泡泡玛特最近这么火,有很多原因,但都与当下的消费降级脱不开关系,几十块钱的盲盒就能让你开心,从某些角度上来说是很划算的,但这也确实是一种小确幸的体现。
说到通缩,表面上看起来东西便宜了,但背后意味着经济活动的不景气,这会在深层次影响你的收入预期。为什么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要把CPI的目标定在2%?因为温和通胀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而通缩则是有害的。
CPI和PPI连续下降的直接原因是需求疲软和供给过剩,这也就是国家为什么要提出内循环,就是要增强内需,让国内的消费可以把过剩的供给消化掉。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两年不能轻易创业。但凡想开个店,大概率都会倒闭。中产阶级创业三件套——奶茶、咖啡、小酒馆,谁碰以上这三样,谁就翻车。不好干的核心原因是因为这些东西太多了,供给极度过剩了,再赶上消费降级,能不喝就不喝呗。
不仅是日常消费品的过剩,房地产过剩导致的价格下跌也进一步影响了CPI的下降。原来是没房的人,焦虑要买房,现在是过去5年买了房的人在焦虑房价下跌,而没买房的人,反倒是庆幸躲过一劫。需求疲软,再加上贸易摩擦,出口受的影响也比较大,供给更加过剩,剩下的就是企业之间的价格内卷。
卷来卷去的结果就是企业的利润进一步压缩,而负债却越来越多。企业之间内卷,员工就得跟着内卷,工作时长是上去了,但其实产出没上去。现在的内卷现象严重,其实是如今经济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这些年LPR贷款利率一直在下降,就是刺激经济的措施。今年持续扩大了国补也是措施,都是为了让企业和个人多花钱,让CPI和PPI能够回到增长的区间。
虽然有五一假期以及国补政策,但是5月份的CPI和PPI的负增长反映出了在这样的力度下,经济活动还是没有转向。唯一值得安慰的是,5月份的核心CPI的增长率是0.6%。
核心CPI不包括价格波动比较大的食品和能源,这说明了我们距离全面通缩还有一段距离,并且未来不管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还是有很大空间的。说白了,病了,但是看起来兜里的药还是有的。
这两年对于个人消费的建议就是量入为出,尽量不要提前消费,能不给自己加杠杆就不加,该省的钱还是要省的。如果是想趁着资产价格下跌的时候,搏一把,买一些资产捡便宜,也请做好评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