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江西 救护车收费2.8万事件引发的争议持续发酵。起因是 2025年4月8日,江西一名患有爆发性心肌炎的患儿唐某某,在江西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时病情突然加重,急需转院到上海的专业医院进行抢救。但由于该院不具备跨省转运条件,主治医生就帮忙联系了南昌一家民营医院——赣医医院,安排救护车进行转运。
这趟跨省救人之旅,全程约800公里,赣医医院安排了两名医护人员随车,并携带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设备,算是保障了孩子的生命安全。不过问题出在费用上:司机开口就要2.8万元,还要求分成两次打到个人账户,没有给出详细费用清单,也没开发票。
好在孩子到了上海后顺利脱险,家属后来越想越觉得费用不透明、不合理,于是向卫健委投诉。
800公里的路程,救护车跨省转院,收费2.8万元,没明细、也没发票。换成是谁,可能都会觉得……这钱花得有点冤?
但先别急,要知道此次事件是因为孩子已经生命垂危,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家人急得不行,强烈要求转院到上海的大医院,希望能有更好的治疗条件。
可当时的情况很紧急,孩子随时有生命危险,而当地医院——江西省儿童医院虽然治疗得及时,但不具备跨省转运的救护车资源。为了救孩子性命,主治医生几乎动用了自己所有的关系,才联系到南昌一家民营医院的救护车。
这趟转运,真的不简单。孩子一路上需要靠ECMO维持生命。这台机器,光知道名字都觉得贵——那可是价值百万的救命设备。不光设备贵,开机费用就得两三万起步,每天运转也要上万元,还必须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全程监护。
医生为了让家属尽可能负担轻一点,几乎是把能争取的都争取到了极致。不仅帮着压低了所有费用,还特别安排了两位医护人员连夜随车护送,可以说是人情、资源都用到了极限。
转运成功了,孩子在到达上海后顺利脱险。救人一命,本来应该是件值得欣慰的事,没想到后续来了个反转:家属觉得这趟费用太贵、过程又不透明,而且没有发票,心生不满,于是投诉到了卫健部门。
6月18日,江西省卫健委发布了通报:确认赣医医院在这次转运中确实存在收费不合理的情况,已经责令医院退还多收的钱,并暂停其医疗转运服务。通报中提到,这次转运确实配备了专业医护和ECMO设备,但在费用方面却没说清楚该怎么算,监管也存在漏洞。
在舆论持续发酵的同时,现实也泼了一盆冷水——江西省内已经明确叫停所有转运医疗服务。
而随着这事被曝光,公众的反应也一度分为两派:一边是真心觉得医生拼尽全力救了孩子,家属这么做完全就是农夫与蛇;另一边则认为2.8万元不透明、没明细,就是趁病要价。网友们吵翻了天……
事情发酵后,网友也开始深扒孩子家长唐先生的家庭情况。结果发现,他们通过医保报销、学校师生捐款、还有水滴筹等渠道,总共筹到了超过17万元,而实际医疗支出大约是13万元。
这一下,舆论风向就变了。有人开始质疑:钱筹了不少,怎么还嫌转运费贵?甚至有人直接指出这是“一边筹钱一边喊贵”,怀疑他们是不是在“借病牟利”。这让原本一边倒的支持声,也慢慢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正如部分网友犀利点评的那样:“反正是不是又要上演‘举报风’?嘴上喊着救命要紧,转身就投诉——以前是补课老师遭殃,现在轮到医生了。”
话虽扎心,但也不是没有道理。一场救命的奔波,尽心尽力的医生、冒着风险的转运团队、家属的极度焦虑……大家都在极限状态下做出了选择。可结果呢?孩子的命救回来了,医生却被投诉了。一时间,不少人感叹:“寒心啊,以后谁还敢拼尽人脉去帮忙?”
当然也不能忽视那些暖心的回应——有网友看不下去了,站出来替医院说话,还自发送锦旗、打电话慰问,真正做到了用行动支持善意。舆论风暴里,他们让人心头一热。
医生拼尽人脉、资源去救一个孩子,哪怕不属于自己的医院,哪怕承担巨大风险,他还是选择了挺身而出。这一趟夜行八百里,载的不光是一个病人,更是一份对生命的责任与坚持。而在事后却被一张发票、一笔费用拉回现实,甚至牵连整个转运体系被叫停,让人不由得想问:如果善意总是动辄得咎,下次还会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吗?
来源 丨不说话的溜溜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
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