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昌街道金穗社区,“一老一小”不仅是民生关怀的聚焦点,更是撬动全龄友好生态构建的支点。近年来,社区坚持问题导向,以“敲门问需”叩开民意之门;凝聚多元合力,以“共治共享”激活社区动能;注重科学规划,以“适老适幼”重塑空间格局;强化动态管理,以“精细服务”提升生活品质,逐步走出一条“老有所乐、幼有所育、青有所为、全民共享”的特色化全龄友好社区建设之路,让不同年龄层的居民都能在社区找到归属感与幸福感。
一、深访细研,锚定民生需求坐标。
为精准捕捉居民诉求,金穗社区开启“地毯式”调研行动。社区工作者化身“民情观察员”,逐户走访老年群体,通过“拉家常”式沟通,充分发挥“夜谈悦好”工作理念,深入了解其在健康管理、文娱生活、日常照料等方面的迫切需求,老人们有的期待社区开展健康义诊,有的渴望开设书法绘画、智能手机学习课堂。同时,面向家长群体发放定制问卷,聚焦儿童课后托管、兴趣培养、安全活动空间等核心诉求,家长们纷纷呼吁增设儿童假期托管班、打造多样化兴趣课。此外,社区组织中、青年圆桌座谈会,广泛征集关于志愿服务、青年夜校的建议,每一条建议都凝聚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二、多维联动,汇聚共建共享合力。
根据需求清单,金穗社区迅速构建“内外协同”资源网络。对内激活“内生力量”,组织金穗社区青春党建联盟“young时光”志愿服务队、楼院长、物业、业委会成立专项工作组,发挥“熟门熟路”的本土优势,高效推动工作落地。对外广拓“外部资源”,与专业教育机构合作引入少儿书法、非遗手工等特色课程;携手县中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搭建定期义诊健康服务体系;联动爱心企业与社会组织,争取图书捐赠、志愿服务等支持,为社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三、统筹规划,精筑全龄友好空间。
科学规划成为金穗社区建设的“导航仪”。金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科学规划,设置文化活动室、健身活动室、家长学校活动室,同时引入专业家政服务机构“睦邻家政”提供积分换服务模式;金穗社区积极打造“儿童友好社区”,涵盖儿童友好楼梯、未成年人活动中心、科普宣传室,由专业机构参与社区服务。同时,采用“社区搭台、机构服务、居民参与”模式,明确各方权责,配套完善准入标准、服务规范等制度,确保服务专业化、规范化。
四、全民参与,奏响共建共治强音。
金穗社区以“多元参与”为引擎,推动建设工作落地生根。通过“线上 + 线下”立体宣传矩阵,利用公告栏海报、微信群图文、公众号视频等形式,全方位解读社区建设规划与意义,让全龄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定期召开“夜谈悦好”居民议事会,邀请各方代表共商方案细节,将“增设无障碍通道”、“优化儿童设施”等居民建议纳入设计。同时,开展“服务技能大练兵”,组织工作人员系统学习与老人科学沟通法、儿童教育心理学、社区协商议事技巧,以专业服务提升居民获得感。
五、长效运维,持续升级幸福指数。
金穗社区建立“动态优化”长效机制,确保服务常新。搭建“线上 + 线下”双轨反馈渠道,居民可通过24小时服务热线、社区意见箱、小区居民微信群随时提出建议。每季度开展满意度调查,社区与物业、金穗社区青春党建联盟“young时光”服务队、业委会等多方力量,开会研讨需求变化趋势,动态调整服务内容,如根据老年居民需求新增“家政上门”服务,针对儿童兴趣热点开设儿童趣味艺术课程。根据居民需求变化,灵活调整社区服务,让社区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人文温度。
踏入金穗社区,温暖祥和的氛围扑面而来。党群服务中心内,老人们围坐在一起,闲话家常、共叙岁月温情;科普宣传室里,孩子们沉浸在趣味课程中收获知识与欢乐。中青年居民则化身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用智慧与热情为家园添砖加瓦。一幅老少皆宜、其乐融融的全龄友好生活画卷,正在这里徐徐铺展。展望未来,金穗社区将锚定"一老一小"两大民生关键,不断优化社区治理模式,提升便民服务体系。通过精细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让全龄友好的理念深深扎根社区土壤,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幸福,共同绘就更加美好的生活图景。
记者 姚行彬 通讯员 王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