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纯属虚构,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道教三千年传承,神仙谱系浩如烟海,然而在民间最受敬重的,莫过于那三位威名赫赫的真君。一位手持宝剑斩断情丝,一位威武神威化解小人,一位悬壶济世除却病灾。
这三大真君各司其职,各有神通,千百年来庇佑着万千信众。
然而世人多知其名,却少知其序。请神之道,岂能儿戏?顺序若错,不仅难得庇佑,更可能招致不详。
古籍有云:"请神容易送神难,若不循序必有患。"那么这三位真君究竟有何来历?为何威力如此显赫?更重要的是,请神的正确顺序又是什么?
这其中蕴含的奥秘,还要从一个发生在唐朝长安城的故事说起......
贞观年间,长安城中有位书生名唤李文昌,本是河东世家子弟,自幼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奈何时运不济,屡试不第,更是祸不单行——原本青梅竹马的表妹,竟被同窗好友用甜言蜜语拐走,令他痛不欲生。
更糟的是,自从失恋后,李文昌身边便总有小人作梗。同窗们背后议论他"书呆子"、"倒霉蛋",甚至有人故意在他的文章中添油加醋,让主考官对他印象极差。屋漏偏逢连夜雨,长期的忧思郁结,让他身患重病,咳嗽不止,面色青白如纸。
这一日,李文昌抱病来到长安城外的白云观求神拜佛。观中有位老道长见他面带病容,便问其缘由。李文昌将自己的遭遇一一道来,老道长听罢摇头叹息:"施主啊,你这是三重劫难齐至,桃花劫、小人劫、病灾劫。若不化解,恐难有转机。"
"道长,可有解法?"李文昌急切地问道。
老道长抚须深思片刻,缓缓说道:"我道门有三大真君,各有神通。纯阳真君吕洞宾善斩桃花,关圣帝君威震小人,药王真君孙思邈专治病灾。你若诚心请神,或可化解此三劫。"
"那我该如何请神?"
"这其中大有讲究。"老道长神情严肃,"请神之序不可乱,必须按照先后顺序,方能功德圆满。你先听我讲个故事,便知其中缘由。"
原来,在开元年间,有位名叫张员外的富商,家财万贯,却也面临三重困扰。他的独子张公子沉迷花柳,整日与青楼女子厮混,不思进取;家中又有恶仆作梗,偷卖货物,中饱私囊;更要命的是,张员外自己患了重病,腹中生瘤,痛苦不堪。
张员外听说道教三大真君威力无穷,便想要一并请来化解困难。可他心急如焚,不按顺序胡乱祭拜,先求药王治病,再求关帝除小人,最后才求吕祖斩桃花。
岂料祭拜之后,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发糟糕。张公子不仅没有断绝与青楼女子的来往,反而变本加厉,甚至要纳妾;恶仆们更加猖狂,几乎要将张家掏空;张员外的病情也急转直下,几乎卧床不起。
正当张员外绝望之际,一位云游道士路过府中。这道士观察片刻,便对张员外说:"施主啊,你请神的顺序错了。三大真君虽然神通广大,但也有先后尊卑。你违背了请神的规矩,如何能得庇佑?"
"那正确的顺序是什么?"张员外急忙请教。
道士缓缓说道:"三大真君虽各司其职,但在道教神仙谱系中,纯阳真人吕洞宾位居首位,乃全真五祖之一,被尊为孚佑帝君;关圣帝君虽威名赫赫,但在道教中位列第二;药王真君孙思邈德高望重,但论神仙品级,当居第三。"
"所以请神要按照这个顺序?"
"正是。"道士点头,"不仅如此,这个顺序还有更深层的含义。人之困厄,多因情欲而起,情丝若不断,如何能清心明志?所以要先请吕祖斩桃花,斩断情丝,让心境清净。心境清净了,才能明辨是非,识破小人伎俩,这时再请关帝化小人,必能药到病除。小人除了,心境平和,身体的疾病也就容易治愈,这时再请药王除病灾,自然水到渠成。"
张员外恍然大悟,按照正确的顺序重新祭拜。果然,不出三日,张公子忽然醒悟,主动与青楼女子断绝来往,专心读书;恶仆们也相继暴露,被张员外清理出府;张员外的病情也奇迹般好转,腹中的瘤子竟然缩小了一半。
李文昌听得入神,连连点头:"原来如此,那我也按这个顺序请神。"
"且慢。"老道长摇头,"光知道顺序还不够,你还得了解这三位真君的来历和神通,方能诚心敬拜。"
关于纯阳真人吕洞宾,老道长娓娓讲来:"吕祖本名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唐德宗贞元年间人。他出身官宦世家,自幼聪颖,能日记万言,过目成诵。本可仕途得意,却因厌倦功名,遇仙人钟离权,得传金丹大道,成为八仙之一。"
"吕祖修道成仙后,常常化身人间,济世度人。他手持宝剑,能斩断一切情丝孽缘。民间传说,凡是夫妻不和、第三者插足、烂桃花缠身者,诚心求拜吕祖,必能斩断情丝,破镜重圆。"
"至于关圣帝君,那更是威名远扬。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人,三国时期蜀汉五虎上将之首。他一生忠义双全,威武不屈,死后英灵不散,被历代帝王册封,最终成为武圣人。在道教中,关帝被尊为协天大帝、伏魔大帝,专门克制邪祟小人。"
"关帝手持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正气浩然。凡是遇到小人作梗、邪祟侵扰者,只要诚心祭拜关帝,必能化险为夷,小人远遁。"
"最后是药王真君孙思邈,他是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和道士。孙真人自幼多病,立志学医,终成一代神医。他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救人无数,被后世尊为药王。"
"孙真人精通医道,兼修道术,能治各种疑难杂症。民间有传说,凡是诚心求拜药王的人,不管什么疾病,都能药到病除,化险为夷。"
李文昌听得心驰神往:"三位真君果然神通广大,我这就按顺序祭拜。"
"慢着。"老道长又叫住他,"祭拜还有讲究,不是随便拜拜就行的。每位真君都有特定的祭拜方式和供品,还有特定的祝祷词。"
"先说吕祖。祭拜吕祖要准备桃木剑一柄,红纸一张,朱砂一包,还要准备清酒三杯、红烛一对。祝祷时要说:'弟子某某某,诚心叩请纯阳帝君吕洞宾,弟子情丝缠身,烦恼不断,恳请吕祖宝剑斩断情丝,还我清净本心。'拜毕将红纸用朱砂画符,焚化于炉中。"
"再说关帝。祭拜关帝要准备青布一匹,白酒三杯,红烛一对,还要有关帝像一幅。祝祷时说:'弟子某某某,诚心叩请协天大帝关云长,弟子小人作梗,正道不彰,恳请关帝神威护佑,化解小人,昭示正义。'拜毕将青布系于身上,可保三日。"
"最后药王。祭拜药王要准备香炉一个,药材若干(如人参、黄芪等),清茶三杯,白烛一对。祝祷时说:'弟子某某某,诚心叩请药王真君孙思邈,弟子身患疾病,痛苦难当,恳请药王慈悲济世,妙手回春,除我病灾。'拜毕将药材煎汤服用。"
李文昌一一记下,准备按此施行。
正当李文昌要起身告辞时,老道长忽然面色凝重,低声说道:"施主且慢,还有一事必须告知于你。这三大真君虽然神通广大,但请神容易送神难。你若成功化解了三重劫难,还有最重要的一步——"
老道长话说到一半,忽然住口不语,只是望着李文昌意味深长地一笑。
"道长,还有何讲究?"李文昌急问。
"这其中还有一个天大的秘密,关系到你是否能真正得到三位真君的永久庇护。若是忽略了这一步,不仅前功尽弃,更可能招致更大的灾祸......"
老道长说到这里,忽然起身,朝观内走去:"施主若想知晓这最后的秘诀,明日再来,今日天色已晚,老道要做晚课了。"
李文昌心中如猫挠一般,却也不敢纠缠,只得告辞而去。他心中暗想,明日一定要问个清楚,这最后的秘诀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