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老太摆摊卖菜被罚2千,她交完钱离去,隔天城管局电话被打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阿婆,今天的菜怎么这么少?”

“昨天城管来了。”

“又来了?”

“嗯。”

“那你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继续卖呗。”

“不怕被抓吗?”

“怕有什么用。”

1

江南的初夏总是来得很早,五月的清晨四点,天还没有完全亮透,黎薄荷就已经从床上爬起来了。

她的动作很轻,生怕惊醒隔壁房间里的儿子。

黎志强今年四十五岁了,三年前在工地上出了事故,腿被砸断,从此就成了残疾人。医生说以后都不能干重活了,只能在家养着。

薄荷阿婆今年七十岁,丈夫十年前就去世了,家里的重担全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已经成了她雷打不动的习惯。

她穿上那件补了又补的围裙,推出院子里那辆破旧的三轮车。

车子已经用了十几年,车身早就锈迹斑斑,但还能骑。薄荷阿婆骑着它,穿过还在沉睡的老城区,一路到郊区的菜地去收购蔬菜。



菜农们都认识她,知道她不容易,经常给她一些便宜的菜。薄荷阿婆从来不讲价,人家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她知道种菜的人也不容易。

收完菜,天就亮了。薄荷阿婆骑着三轮车回到老城区,在一条小巷口摆起了摊。这个地方她已经摆了五年了,附近的老邻居都认识她,经常来买菜。

“薄荷婆婆,今天的青菜怎么卖?”

“三块钱一斤,新鲜着呢。”

“给我来两斤。”

薄荷阿婆拿起那杆已经用得发亮的旧秤,熟练地称着菜。她的手有些颤抖,但动作依然准确。称完菜,她总是会多放一点。

“婆婆,你又多给了。”

“没事,都是邻居。”

这样的对话每天都会重复很多次。

薄荷阿婆就是这样一个人,心肠很软,总是为别人着想。有时候遇到困难的邻居,她还会让人家先拿菜,钱以后再给。

但是薄荷阿婆也有自己的烦恼。

她没有营业执照,按照规定是不能在街上摆摊的。

城管经常会来检查,每次听到风声,她就得赶紧收摊。



这就像是一场永远不会结束的捉迷藏游戏。

“阿婆,城管来了!”

每当有人这样喊,薄荷阿婆就会以她这个年纪不可能有的速度收拾摊子,推着三轮车往小巷子里跑。

有时候跑得及,有时候跑不及。但大多数时候,城管看她是个老太太,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薄荷阿婆每个月能挣两千多块钱,这些钱要维持母子两个人的生活,还要给儿子买药。

日子过得很紧,但总算能过下去。

2

这一切在今年五月的一个上午改变了。

市里开展“创建文明城市”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各个部门严格执法,不能有任何松懈。

城管局新来了一个队长叫李正刚,三十五岁,刚从省里调下来,年轻有为,执行力很强。

上级的指示很明确:坚决取缔无证摊贩,维护城市形象。

李正刚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队员开始严厉执法。

以前那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现在是绝对不允许的。

那天上午,薄荷阿婆正在卖菜。

一个买菜的阿姨问她:“薄荷婆婆,听说现在查得很严,你要小心点。”

“知道的,我会注意的。”薄荷阿婆一边说着,一边往巷子口张望。

但这一次,她没有及时发现城管的到来。

等她看到穿制服的人时,已经来不及收摊了。

“老太太,你有营业执照吗?”李正刚走到薄荷阿婆面前,公事公办地问道。

薄荷阿婆的脸一下子就白了,她知道这次跑不掉了。

“没有。”她老实地回答。

“那你知道在这里摆摊是违法的吗?”

“知道。”

李正刚打断了她的话:“按照规定,无证摊贩要罚款两千元。”

听到这个数字,薄荷阿婆的身体明显颤抖了一下。

“同志,能不能通融一下?我就是个老太太,家里还有个残疾的儿子要养。”薄荷阿婆苦苦哀求。



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大家都为薄荷阿婆说情。

“这老太太我们都认识,人很好的,从来不缺斤短两。”

“是啊,她也是为了生活,不容易啊。”

“两千块钱对她来说太多了。”

但李正刚不为所动。他知道如果这次开了先例,以后的工作就没法做了。上级的指示很明确,必须严格执法。

“我知道你们的难处,但是规定就是规定,我也是在执行公务。”李正刚说完,拿出罚单开始填写。

薄荷阿婆站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了。

她知道求情是没有用的,这些年她见过太多这样的事情。

有人拿出手机开始拍摄,记录下了这一幕。

李正刚把罚单递给薄荷阿婆:“两千元,可以当场交,也可以在一周内到城管局交。”

薄荷阿婆接过罚单,看着上面的数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她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她走到三轮车旁,从一个破旧的布包里拿出一叠皱巴巴的钞票。

那些钱有十块的,有二十块的,还有一些五块的,都是她这些天卖菜挣来的。

薄荷阿婆颤抖着数钱,一张一张地数。

围观的人都看得心疼,有几个大妈已经红了眼眶。

数了很久,薄荷阿婆才凑够两千块钱。她把钱递给李正刚,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用那双浑浊的眼睛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然后,她收拾好自己的菜摊,推着三轮车默默地离开了。

3

拍摄视频的一个年轻人,他觉得这件事很不公平,就把视频上传到了短视频平台。

视频里,薄荷阿婆数钱的手在颤抖,眼中含着泪水但咬牙坚持的画面,深深地触动了每一个观看者的心。



视频传播的速度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快

第一天,播放量就突破了一百万。评论区里,网友们的愤怒情绪在不断发酵:

“这就是所谓的执法?太没有人情味了!”

“两千块钱对一个七十岁的老太太来说,可能是几个月的生活费!”

“法理之外还有人情,这样的执法真的合适吗?”

“看着老太太数钱的样子,我眼泪都出来了。”

“这个城管队长还有没有人性?”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发这个视频,主流媒体也开始关注这件事。各大新闻网站都刊登了相关报道,标题都很吸引眼球:

《七旬老太摆摊养残疾儿子被罚2000元引争议》

《“创文”执法该如何兼顾人情?老太摆摊事件引深思》

《城管执法与人性化管理的平衡点在哪里?》

事情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仅是在网络上,连线下也开始有人议论。薄荷阿婆住的那个小区里,邻居们都在为她打抱不平。

“薄荷婆婆人这么好,怎么能这样对她?”

“她卖菜从来不缺斤短两,还经常多给我们一点。”

“她儿子残疾了,她一个人不容易啊。”

4

视频在网上火了以后的第二天,也就是薄荷阿婆被罚款的隔天,城管局的电话开始响个不停。

早上八点,电话开始响。

“你们凭什么罚一个七十岁老太太两千块钱?”

“你们还有没有一点人性?”

“这样的执法简直是冷血!”

接电话的工作人员一开始还试图解释,说他们是依法执行,但打电话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愤怒,根本听不进任何解释。

到了中午,城管局的几部电话都被打爆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