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2月24日普京总统一声令下,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三年有余。虽然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但俄罗斯在几乎用尽了除核武器以外的一切手段后,依然没有实现最终的战争目的。
俄罗斯只是拿下了乌东四州购得一部分土地,而且还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兵员,装备和资金损失,俄罗斯国内的经济,财政也要为此买单。俄罗斯的外部形势也因为这场冲突受到了重创,整个以北约为主的西方世界都在这场大战后,与俄罗斯交恶,双方的关系几乎快回到冷战时代。
而且,原本立场偏向中立不结盟的瑞典和芬兰也加入了北约,使得北约进一步东扩,把波罗的海也变成了北约的“内海”,逼到了俄罗斯家门口“骑脸”。俄罗斯本身也遭到了严重的经济制裁,油气能源需要通过“影子船队”才能卖到海外,自身又被隔绝于全球贸易体系外。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可谓是内外形势都很严峻,中国和印度是俄罗斯为数不多能争取合作的外援。尤其是中国,俄罗斯更需要拿出诚意,换取中国更大的合作空间。
而归还外东北,唐努乌梁海,放弃对外蒙的影响力则是向中国示好的最佳方式。
1,归还外东北
所谓的“外东北”,指的是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外兴安岭以南和库页岛的大片土地。大致相当于今天俄远东的萨哈林州,滨海边疆区,犹太自治州,阿穆尔州全境和哈巴罗夫斯克边境区南部
这片土地的气候与黑龙江接近,再加上有太平洋季风的影响,土地肥沃,属于温带季风区,比西伯利亚其它寒带和干旱带的自然条件好得多,而且还有黑龙江,乌苏里江贯通的港口和日本海通道,地理条件很好。
这片土地本来是中国的疆土,归属清朝的吉林,黑龙江将军等管辖。但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沙俄看出了中国的虚弱,时任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不停地向这里进行移民拓殖,并渗透当地土著部落,让他们和清朝离心。
最终,1860年,穆拉维约夫以“祝清抗英”为名,派兵威胁黑龙江将军奕山,要他以黑龙江为界,划分界限。奕山不敢违抗,立马私下和穆拉维约夫媾约,这就是《瑷珲条约》。
奕山媾和之后又过了几年,清朝又通过《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向沙俄确认了《瑷珲条约》的合法性。不仅如此,还把乌苏里江以东的土地和库页岛一起割让。
就此,这些土地从沙俄手中成为了其经营太平洋,统治西伯利亚的重要地段。这个从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征服东方)就可以看出端倪。
如果在现在这个年代,俄罗斯愿意把这片土地交给中国,那么中国不仅可以在日本海方向获得出海口,还可以更好的开发东北的黑,吉地区。这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盘活东北有很大的好处。
中国北方除开京津唐地区,实际上并没有其他有竞争力的工业区,传统的辽中南地区也在本世纪.10年代以后竞争力下降,东北人口外流的现象非常严重。而如果能好好经营海参崴和伯力等地,再搞一个日本海沿岸的城市群,对拉升全国经济,减缓东北人口外流有很大的价值。
2,交出唐努乌良海
交出唐努乌梁海则是又一个好办法。唐努乌梁海就是现在的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它在历史上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地盘,16世纪以后变成了一个由上层蒙古兀良哈(乌梁海)贵族和中下层突厥语族群组成的国家。18世纪清朝征服外喀尔喀各部和准葛尔之后,唐努乌梁海也成为了清朝的疆土,归属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
但在19世纪以后,随着清朝在鸦片战争后走向衰落,沙俄在东方的殖民渗透越来越严重,唐努乌梁海的当地势力普遍和俄罗斯有了来往。
1911年,清朝崩溃,外蒙宣布独立之后,唐努乌梁海的上层贵族既不想加入外蒙,也没有归附民国,他们转而寻求沙俄的支持。沙俄也随后在1914年宣布“保护”唐努乌梁海,这个地方从此虽然名义上归属民国,但实际上被俄国人控制了。
后来,唐努乌梁海也经历了苏俄内战的波及,被苏联实质性管理,其居民还有不少加入苏联军队参加了二战。1944年,苏联秘密吞并了这里,建成了所谓“图瓦共和国”,一年后才敢公开。
但此时民国政府正忙于为抗战收尾,中苏实力差距太大,唐努乌梁海又远在数千里之外不能管辖,因此中国不可能和苏联在这件事上死磕。自此,唐努乌梁海离开了中国怀抱。
而如果现在这个时候俄罗斯能把唐努乌梁海交给中国,那么中国至少可以享受这么几个好处。
第一,是在阿尔泰山与萨彦岭一带有稳固的土地,如果未来图瓦有能够连通新疆的铁路,构建一条阿尔泰-北疆高铁线,前往此地旅游对内地民众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图瓦的牛羊肉,畜产品可以丰富大众的餐桌口味。毕竟图瓦大部分地方是牧区,牧民为主,有10万多公顷的草场和400多万公顷的牧场。此外还有大量的耕地,图瓦有了,中国会得到一个不错的粮仓。
第三,图瓦的矿产可以开发,图瓦有丰富的煤炭,铁矿,黄金和铜矿资源。
当然,要想开发利用图瓦,中国也必须要舍得为当地投资基建,修路搭桥,建厂招工,吸纳就业。
3,放弃外蒙影响
外蒙虽然并没有被沙俄吞并,但外蒙一向都在政治,军事上受莫斯科的深厚影响。
外蒙在清朝时期归乌里雅苏台将军,库伦大臣等管理,本是中国疆土,但因为沙俄长年的间谍活动和对当地上层势力的拉拢,早就有了通俄的情况。
因此,在1911年清朝统治摇摇欲坠之际,外蒙贵族纷纷拥立哲布尊丹巴八世为主,赶走了这里的清朝官员,驻军,自立门户。此后虽然北洋军阀徐树铮一度收复外蒙,但很快又被苏联红白内战期间失败的恩琴男爵击败。等到1921年,苏军和苏联扶持的蒙古赤色势力这才驱逐了恩琴的白军,建立了一个亲苏政权。
新成立的外蒙政权虽然号称独立自主,但和苏联境内其它地方一样被莫斯科统治,莫斯科方面的政策,外蒙都要响应。外蒙的安全事务,也由苏联做主,苏联还在外蒙驻扎了军队。
1945年,外蒙终于在雅尔塔会议后获得了独立地位,外蒙对莫斯科的亲近程度更深了,尔后的冷战时期,外蒙完全绑在了苏联的战车上,中蒙边境和中苏边境没啥两样。即便后来苏联解体,俄联邦成立,俄罗斯也依然对外蒙保持了强大的军事影响力。
如果俄罗斯愿意在这个时候放弃对外蒙的军事影响力,那么中国极有可能会填补这一角色,从而让蒙古加深与中国的合作,中国也可以更好的开发蒙古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更进一步巩固中国在稀土市场上的地位。
当然,这上面的三条,俄罗斯任何一条都不可能去做。对于俄罗斯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是不能接受国土减少的,更不可能接受“一仗未打就丢地”。而且,在远东地区,俄罗斯族人口实际上已经占了大多数,他们的意见要比原本的土著后裔更有影响力。
更何况,在俄罗斯的历史教育中,俄罗斯并不是以入侵的形式获得这些土地。他们的叙事中人物是满清皇帝的不友善统治,促使当地的土著“主动寻求沙皇保护”,最终“主动加入俄罗斯”。在这种思想观的影响下,俄罗斯人极少意识到这些事情对中国的伤害,也不可能理解中国为什么对外东北,唐努乌梁海和外蒙这么在意,他们自然是不会搞什么“归还”的。谁也不敢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这么做。
至于外蒙,外蒙的国家历史叙事中,中国的形象更多的停留在清朝皇帝统治和中国商人的影响上。在他们的叙事中,清朝皇帝对他们的统治是残暴的,中国内地商人对他们也是在“剥削压榨”,他们眼下对中国实际上并没有认同感。
而他们靠近俄罗斯的目的,则是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外蒙目前奉行的是平衡外交政策,即便俄罗斯退场,外蒙可能也会在中国之外,在寻找一个“第三邻国”分担安全压力。
当然,俄罗斯如果真的把这三件事都办好了,中国也不大可能会直接出兵帮他打乌克兰,中国也不可能在这件事上扮演朝鲜的角色。中国能做的,就是多买点俄罗斯的油气能源,多给点物资罢了,贸然下场不符合中国利益。当然,即便是这种程度的支持,在北约国家没有对俄罗斯真宣战的情况下,也足够俄罗斯磨到对乌战事胜利了。
参考资料:
1,2023.3.23-北京大学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瑷珲条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