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最烧钱、最核心的芯片业务,终究还是被“摆上货架”。
近日,关于蔚来计划剥离旗下芯片研发业务并为其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消息引发了市场关注。据多方信源证实,这一计划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神玑”单飞!是分家产还是找“金主”
蔚来已将芯片相关业务整合,正式注册成立名为“安徽神玑技术有限公司”的独立实体。该公司于2025年6月17日完成工商登记,其注册地址与蔚来中国总部一致,均位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恒创智能技术园。
新成立的神玑公司由白剑担任法定代表人。白剑是蔚来在芯片领域的核心人物,他于2020年11月加入蔚来,此前曾担任小米芯片和前瞻研究部门的总经理,具备深厚的行业背景。目前,他不仅负责蔚来的芯片部门,同时也掌管智能硬件的研发。
对于此次分拆,蔚来计划出让少量股权以吸纳外部战略投资,但将继续保持对神玑公司的控股地位。至于未来的股权结构,业内人士推测可能仅引入外部资本,也可能设立员工持股平台,以实现更彻底的业务分拆,最终方案尚待确定。
神玑NX9031,拳打特斯拉,脚踢英伟达?
蔚来在芯片领域的雄心,集中体现在其迄今最重大的研发成果——智能辅助驾驶芯片“神玑NX9031”上。这款芯片于2024年7月成功流片,基于业界领先的5nm车规级工艺打造,集成了超过500亿颗晶体管。其内部架构包含32核CPU、高性能ISP图像信号处理器以及自研的NPU推理加速单元,芯片与底层软件均实现了自主设计,是蔚来全栈技术布局中的关键一环。
神玑NX9031的性能指标在行业内极具竞争力。其内存带宽高达546GB/s,超越了特斯拉HW4.0和英伟达Thor,是目前车载芯片中带宽最高的产品之一,为端到端大模型、世界模型等前沿算法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带宽与算力支持。
蔚来芯片设计负责人张丹瑜曾介绍,神玑NX9031在传感器处理方面创造了两项行业第一,不仅能并行处理多达25路高清摄像头数据,且数据处理时延低于5毫秒,大幅提升了车辆在雨夜等极端场景下的感知能力与反应速度。其算力约为英伟达Orin-X芯片的4倍,并已在蔚来ET9、2025款ES6和EC6等多款车型上实现量产搭载。
李斌的阳谋?自家的秘密武器,如今向全行业兜售
蔚来效仿特斯拉自研芯片的模式,旨在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将智能辅助驾驶芯片、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和智能底盘并称为智能电动汽车的“新三大件”,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自研,蔚来不仅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也为成本优化开辟了新路径。据李斌透露,2024年公司花费了超过3亿美元采购英伟达芯片,而应用自研的神玑芯片后,预计可为单车带来约1万元的成本节约。
随着神玑NX9031的量产和实力的验证,蔚来芯片业务的商业化路径也愈发清晰。蔚来方面明确表示,神玑公司在独立运营后,将寻求向其他车厂供应芯片。李斌本人也在公开场合表态,蔚来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将对全行业开放,欢迎业界同仁采购。
将最核心的技术卖给潜在的竞争对手,这究竟是源于对自身技术实力的绝对自信,还是在巨大成本压力下不得不采取的“阳谋”?蔚来正试图从一个汽车制造商,变身为一个能让所有玩家都依赖它的技术供应商。
财务压力下,这是蔚来的新赌注?
蔚来将芯片业务独立融资的背后,是公司面临的巨大财务压力和对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芯片研发是一项极其“烧钱”的工程,李斌曾坦言,研发神玑NX9031的投入“大概和建设1000座换电站差不多”,而蔚来2024年全年的研发投入高达130.37亿元。与此同时,公司仍处于亏损扩大的阶段,今年一季度净亏损达67.5亿元,现金储备也面临压力,亟需改善财务状况以实现“四季度盈利”的目标。
将芯片业务分拆并引入外部投资,是一项精明的战略抉择。此举不仅能直接为这项重资产业务补充运营资金,减轻蔚来自身的财务负担,还能通过独立的市场化运作来验证其技术价值,并有望在未来实现更高的估值。
然而,蔚来同样需要面对挑战。当前,资本市场对智驾芯片的投资热潮已有所冷却,投资者变得更为谨慎,对于项目的估值、退出路径以及市场格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已有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等国产供应商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背景下,神玑公司能否成功突围,将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