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摆摊被罚2万,他付钱离开,次日药监管理局接150个电话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王大爷,您这些草药没有批准文号,属于非法经营药品,罚款两万元。”李执法员将罚单递到王大爷面前。

68岁的王建国看着手中的罚单,原本红润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两万元,这是他大半年的退休金。围观的邻居们炸开了锅,纷纷为他打抱不平:“王大爷人这么好,这些东西我们吃了都没问题啊!”“就是啊,他又不是故意的!”

王大爷摆摆手,制止了大家的议论。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银行卡,声音有些颤抖:“我去取钱,马上就给你们。”

一个小时后,王大爷拿着两万元现金回来了。他将钱整整齐齐地放在摊位上,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

“大家以后别来找我买东西了,我给你们添麻烦了。”说完,他推着小车慢慢离开了。

第二天早上,药监管理局的电话响个不停。

短短半天时间,竟然接到了150个电话。这些电话究竟说了什么,让整个事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01

清晨六点,当整个城市还沉浸在晨曦中时,王建国已经推着一辆老式的小推车来到了翠竹小区的门口。这是他退休后养成的习惯,风雨无阻,已经坚持了三个多月。

王建国今年68岁,是这个小区的老住户。三年前老伴因病去世后,独子又在外地工作,一年回来不了几次,偌大的房子就他一个人。起初,他整天待在家里,除了看电视就是发呆,整个人都变得沉默寡言。

转机出现在三个月前的一个早晨。那天他起得特别早,在厨房里按照老伴生前留下的方子,用枸杞、蜂蜜和几种中草药熬制了一壶养生茶。喝了几天后,他明显感觉精神好了很多,连血糖都稳定了不少。

“这么好的东西,光我一个人喝太浪费了。”王建国想起了那些和他一样独居的老邻居们,于是开始多做一些,分给大家品尝。

没想到,大家喝了都说好。张阿姨的失眠改善了,李大爷的消化也好了很多。慢慢地,找王建国要这种养生茶的人越来越多。

“王大爷,您这手艺真是绝了,我喝了您的茶,晚上睡得特别香。”

“是啊,我老头子说您这茶比药店买的保健品还管用。”

面对大家的夸奖,王建国心里暖洋洋的。他开始认真研究老伴留下的那本手写药方,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几十种传统养生配方。

于是,王建国的小摊就这样开张了。他的摊位很简单,一张折叠桌,几个保温瓶,还有一些自制的山楂片、陈皮糖和用老方子做的小食品。价格都是成本价,有时候遇到生活困难的老人,他干脆就免费送。

“王大爷,今天的养生茶还有吗?”张阿姨是他的第一个老顾客,也是最忠实的顾客。

“有有有,刚泡好的,还热着呢。”王建国笑眯眯地给张阿姨倒了一杯茶,“您这几天气色看起来不错啊。”

“可不是嘛,自从喝了您的茶,我这老胃病都好了很多。昨天我女儿回来,都说我看起来年轻了好几岁。”张阿姨接过茶杯,脸上满是笑容。

王建国的摊位成了小区门口的一道风景线。每天早上,总有十几个老人聚在这里,一边品茶一边聊天。大家聊的都是家长里短,谁家的孩子找到工作了,谁家的孙子考上了好学校,谁家又添了新成员。

“王大爷,您这是在做慈善啊,这些东西的成本肯定不止这个价钱。”社区的小刘主任经常路过,对王建国的行为很是佩服。



“什么慈善不慈善的,大家都是邻居,能帮一点是一点。再说了,我一个人在家也闲着,有个事儿做,心里踏实。”王建国摆摆手,不愿意接受太多夸奖。

其实,王建国的退休金并不算少,每个月三千多元,够他一个人花的。摆摊不是为了赚钱,更多的是为了找个事情做,找个和大家交流的机会。老伴走后,他最怕的就是一个人待在家里,那种孤独感会让他透不过气来。

“大爷,您这山楂片是怎么做的?我孙子特别爱吃,但是外面买的都太甜了。”一个年轻的妈妈推着婴儿车过来询问。

“这个简单,就是纯山楂晒干,不加任何添加剂。小孩子吃最好了,开胃又健康。”王建国热情地介绍着。

除了自制的这些小食品,王建国的摊位上还有一些特别的东西。那是他老家亲戚每年都会寄来的土特产:野生的灵芝孢子粉、自家养的蜂胶、还有一些当地老人都在吃的草药。

这些东西在王建国的老家很常见,当地的老人们几乎家家都有,传了好几代人。王建国的表弟每年都会寄一些过来,让他自己吃,说对身体好。

王建国吃了觉得确实不错,就也推荐给了一些有需要的老邻居。特别是那种野生草药,据说对降血糖很有效果,几个有糖尿病的老人吃了都说有改善。

“王大爷,您上次给我的那个蜂胶,我吃了一个月,感觉免疫力都提高了,今年冬天都没怎么感冒。”退休教师老赵是王建国的忠实拥护者。

“那就好,那就好。这些都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化学添加,比市面上买的那些保健品安全多了。”王建国很高兴自己能帮到大家。

三个月来,王建国的小摊成了翠竹小区一道温暖的风景线。每天清晨,总有二十多个老人会来这里坐坐,喝杯茶,聊聊天。即使不买东西,王建国也会热情地招呼大家,给大家倒茶水。

“王大爷就是我们小区的活雷锋啊!”这是大家对王建国的一致评价。

小区的保安老张对王建国也很照顾:“王大爷,您这摊位要是有什么问题,您就跟我说,我帮您看着点。”

王建国总是笑着摆手:“没事没事,我就是找个事情做,大家高兴就行。”

02

就这样,平静而温馨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建国每天都会按时出摊,小区的老人们也习惯了每天来这里聚一聚。没有人想到,这样的日子会突然被打破。

这天早上,王建国像往常一样摆好摊位,泡好茶水,等待着老朋友们的到来。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他的摊位上,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

“王大爷,今天的茶还是那么香啊。”张阿姨准时到达,这已经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

“您来了,快坐快坐,今天我还带了新做的陈皮糖,您尝尝。”王建国热情地招呼着。

谁也没有注意到,在不远处的街角,三个穿着制服的人正在观察着这个小摊位。他们手里拿着记录本,神情严肃,显然来者不善。

上午十点钟,王建国的摊位正热闹着。十几个老人围坐在一起,有的在品茶,有的在聊天,还有几个在挑选山楂片和陈皮糖。整个场面其乐融融,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王大爷,您这个蜂胶胶囊真的很管用,我吃了两盒,感觉抵抗力明显提高了。”老赵拿着一个小瓶子,里面装着深棕色的胶囊。

“这个是我表弟从老家寄来的,他们那边的老蜂农自己做的,纯天然无添加,比外面买的那些好多了。”王建国一边说着,一边给大家倒茶。

就在这时,三个穿着深蓝色制服的人走了过来。为首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胸前的工作牌上写着“药监局执法大队”几个字。

“请问您是这个摊位的经营者吗?”李执法员掏出工作证,礼貌地询问道。

王建国抬起头,看到工作证上的照片和面前这个年轻人的脸,点了点头:“是的,我是王建国。请问有什么事吗?”

“我们是市药监局执法大队的,现在需要对您的摊位进行检查。”李执法员的语气很专业,但也很客气。



围观的老人们一下子紧张起来。他们虽然不太懂法律,但也知道药监局是管什么的。张阿姨站起来,有些不安地问:“同志,王大爷又没做什么坏事,检查什么啊?”

“大姐,您别紧张,这是例行检查,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这里销售的产品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李执法员耐心地解释着。

王建国虽然心里有些忐忑,但还是热情地招呼道:“那您们检查吧,需要我配合什么尽管说。要不要先喝杯茶?这茶是我自己泡的,很好喝的。”

李执法员摆摆手:“谢谢,我们正在执行公务,不能喝茶。现在请您配合我们的检查。”

检查开始了。李执法员和两个同事开始仔细查看王建国摊位上的每一样东西。自制的养生茶、山楂片、陈皮糖,这些看起来都没什么问题。但当他们看到那些来自王建国老家的土特产时,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这个灵芝孢子粉有生产许可证吗?”李执法员拿起一个小瓶子询问。

“这个啊,这是我表弟从老家寄来的,他们那边山上野生的灵芝,自己加工的。”王建国如实回答。

“那有没有相关的检验报告?QS认证?”

王建国摇摇头:“这些我不太懂,就是老家的土特产,我们当地人都吃的。”

李执法员又拿起了那瓶蜂胶胶囊:“这个呢?有药品批准文号吗?”

“药品批准文号?”王建国一脸茫然,“这就是蜂胶啊,我表弟他们村的老蜂农做的,几十年了,当地人都在吃。”

“您知道这些产品声称有什么功效吗?”李执法员继续询问。

“哦,这个蜂胶说是能提高免疫力,那个草药说是对血糖有帮助。不过这些都是我表弟他们当地人说的,我也不太确定。”王建国老实地回答着。

李执法员和同事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在摊位上发现了十几种不同的产品,其中大部分都声称有各种保健或治疗功效,但没有一个有正规的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或者药品批准文号。

“王师傅,根据我们的初步检查,您这里销售的这些产品存在以下问题。”李执法员掏出记录本,开始逐一说明,“第一,这些灵芝孢子粉、蜂胶胶囊等产品声称具有保健或治疗功效,但没有药品批准文号,属于非法经营药品。第二,这些产品没有正规的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也没有质量检验报告,存在安全隐患。”

围观的老人们听得一头雾水。张阿姨忍不住说道:“同志,这些东西我们都吃了好几个月了,没有任何问题啊。王大爷人特别好,不会卖假货的。”

“是啊是啊,我们都是老邻居了,王大爷的人品我们都了解。”其他老人也纷纷为王建国辩护。

李执法员看着这些善良的老人,心里也不好受。他能看出来,王建国确实不是那种故意违法的商贩,这些老人对他的维护也是发自内心的。但是,法规就是法规,不能因为情理而忽视法理。

“各位大爷大妈,我理解您们的心情,也相信王师傅的人品。但是,这些产品确实违反了食品药品管理的相关法规。没有经过正规审批和检验的产品,我们无法保证其安全性。万一出了问题,后果是很严重的。”

03

王建国听着李执法员的话,心里开始发慌。他虽然不太懂这些法规,但也明白事情的严重性。“那...那我该怎么办?”

“根据相关法规,非法经营药品的,需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李执法员翻开法规条文,“鉴于您这里涉及的产品种类较多,金额也不小,初步估算罚款金额在两万元左右。”



“两万元!”不仅是王建国,连围观的老人们都被这个数字吓到了。

王建国的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两万元,这相当于他大半年的退休金。虽然他的积蓄还够支付,但这个数字还是让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同志,是不是搞错了?两万块钱太多了吧?”张阿姨急得不行,“王大爷就是个退休老人,摆个小摊也不容易。”

“大姐,我们也不想这样,但这是按照法规来的。”李执法员也有些无奈,“王师傅,您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王建国摇摇头:“不用了,既然违法了,那就是我的错。”他的声音有些颤抖,“我确实不懂这些规定,给大家添麻烦了。”

“王大爷,您别这么说!”老人们都围过来安慰他。

“是啊,这不是您的错,是那些规定太严了!”

“我们去找居委会,找政府,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看着大家为自己着急的样子,王建国心里既感动又愧疚。他摆摆手,制止了大家的议论:“别闹了,人家执法人员也是按规定办事。这事是我做错了,我认罚。”

李执法员看着这个倔强的老人,心里五味杂陈。在他多年的执法生涯中,见过太多故意违法的商贩,他们要么狡辩,要么逃避,很少有人像王建国这样主动承认错误。

“王师傅,您先冷静一下,我们回去核实一下具体的罚款金额,然后会正式通知您。”李执法员说道。

“不用了,既然你们说是两万,那就两万。”王建国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银行卡,“我现在就去取钱。”

银行距离小区门口只有两条街,平时王建国走过去也就十来分钟。但今天,这短短的路程走得格外沉重。

王建国拿着银行卡,步伐有些踉跄。身后跟着好几个老邻居,大家都想陪他一起去,但被他婉言谢绝了。

“我一个人去就行,你们都回去吧,别为我操心了。”王建国的声音有些哽咽。

“王大爷,要不然我们大家凑一凑,这钱不能让您一个人出。”张阿姨红着眼圈说道。

“就是啊,王大爷,您平时对我们这么好,现在遇到困难了,我们怎么能袖手旁观?”老赵也在一旁附和。

王建国摆摆手:“这事是我自己惹的,怎么能让大家跟着受牵连?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这钱我必须自己出。”

看着王建国坚决的样子,大家也不好再坚持。但没有人离开,都静静地站在原地,等待着他回来。

银行里人不多,王建国很快就办完了取款手续。看着手中厚厚的一沓钞票,他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这两万块钱,是他省吃俭用存下来的,原本打算留着以备不时之需,没想到今天就用上了。

更让他难过的是,自己一片好心却做了错事,还让这么多关心自己的老邻居跟着担心。

当王建国拿着钱回到摊位时,执法人员还在等着。围观的老人们也没有散去,都默默地站在一旁。

“钱我取来了。”王建国将一沓崭新的百元钞票整整齐齐地放在摊位上。

李执法员看着这些钞票,心情也很复杂。在他的执法生涯中,很少遇到这样配合的被处罚者。大多数人要么想方设法逃避处罚,要么各种理由推诿,像王建国这样主动承担责任的人真的不多见。

“王师傅,您再考虑一下,可以申请分期缴纳。”李执法员提醒道。

“不用了,一次性解决,免得夜长梦多。”王建国的语气很坚决。

执法程序很快就完成了。李执法员开具了正式的罚款收据,同时将摊位上那些涉嫌违规的产品全部没收。

04

看着自己辛苦经营了三个多月的小摊就这样结束了,王建国心里五味杂陈。这些东西虽然不值多少钱,但承载着他和老邻居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王大爷,以后我们怎么办啊?还能喝到您泡的茶吗?”张阿姨依依不舍地问道。

“张阿姨,我给大家添麻烦了。”王建国开始收拾剩下的东西,“以后你们别来找我买东西了,免得再出什么问题。”

“王大爷,您这话说的,什么添麻烦不添麻烦的。”老赵安慰道,“这事不怪您,要怪就怪那些规定太死板了。”

“不,老赵,你说得不对。”王建国摇摇头,“规定就是规定,法律就是法律,不能因为咱们觉得委屈就说规定不对。人家执法人员也是在履行职责,我确实是违法了。”

听着王建国的话,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这个68岁的老人,用他的言行诠释了什么叫做担当和责任。

李执法员听着王建国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执法人员,他见过太多推卸责任的人,王建国的态度让他深深震撼。

“王师傅,您的态度很好,我们会如实记录的。”李执法员说道,“不过,提醒您一下,如果以后还想从事相关经营,一定要先了解相关法规,办齐相关手续。”

“不会了,不会了。”王建国摆摆手,“我年纪大了,不折腾了。”

执法人员离开后,王建国开始收拾摊位。折叠桌被重新折起,保温瓶被清洗干净,那些自制的小食品也被打包装好。

“王大爷,这些东西您还做吗?”有邻居问道。

“做,还是会做的,但只给自己吃,不再卖了。”王建国一边收拾一边说道,“大家要是想吃,可以到我家里来取,但我不能再摆摊了。”



“那怎么行?我们这么多人,天天去您家里打扰您?”

“不打扰,不打扰,反正我一个人在家也没事做。”王建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收拾完摊位,王建国推着小车准备离开。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来,对大家说道:“这三个多月来,谢谢大家对我的照顾。虽然出了这事,但我不后悔。能认识你们这些好邻居,是我的福气。”

说完,他推着小车慢慢离开了。夕阳西下,王建国的背影显得格外孤独和苍老。

张阿姨看着王建国远去的背影,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这老头子,太实在了。”

“是啊,这么好的人,怎么就摊上这事了呢?”

“要我说,这事就不合理,王大爷又没害人,凭什么罚这么多钱?”

“话不能这么说,规定就是规定,人家执法人员也是按章办事。”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但都无法改变既成的事实。王建国的小摊就这样结束了,那个温馨的聚集地也消失了。

当晚,王建国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子里,看着墙上老伴的照片,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老伴啊,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他对着照片自言自语,“我只是想按照你留下的方子,给大家做点好吃的,怎么就违法了呢?”

照片里的老伴笑容慈祥,仿佛在安慰着他。王建国想起老伴生前经常说的话:“做人要踏实,做事要认真,不能给别人添麻烦。”

“我给大家添麻烦了。”王建国喃喃自语,“两万块钱啊,够买多少东西的。”

手机响了几次,但王建国都没有接。他知道肯定是邻居们打来的,想安慰他,关心他。但他现在真的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只想一个人静静地待着。

夜深了,小区里渐渐安静下来。王建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起了这三个多月来的点点滴滴,想起了老邻居们的笑脸,想起了那些温馨的聊天时光。

“算了,就当是花钱买个教训吧。”王建国安慰自己,“以后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不再给任何人添麻烦。”

外面传来轻微的敲门声,是张阿姨的声音:“王大爷,您睡了吗?我给您送点饭菜过来。”

王建国没有回应,他不想让张阿姨为自己操心。敲门声持续了一会儿,最后渐渐停止了。

第二天一早,王建国照常六点钟醒来。但这次,他没有急着起床,而是继续躺在床上发呆。以前的这个时候,他已经在小区门口摆好摊位,准备迎接新的一天了。

窗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那是老邻居们去上班或者买菜的声音。王建国知道,他们路过小区门口时,一定会看到空荡荡的那个角落,会想起他的小摊,会想起那些温馨的聊天时光。

“王大爷的摊位怎么不见了?”

“昨天不是被罚款了吗?两万块钱呢,人家不敢再摆了。”

“哎,可惜了,多好的一个摊位啊。”

隐约听到楼下的议论声,王建国心里更加难受。他知道,自己的决定让很多人失望了,但他真的不敢再冒险了。

05

就在王建国为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的时候,他不知道的是,一场意想不到的变化正在悄悄发生。

第二天上午九点,市药监管理局办公大楼里一片忙碌。

李执法员刚到办公室,准备处理一些文件,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