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槽三刀,一个喜欢吐槽的布衣青年!
近日,湖北黄石博仕肛肠医院被曝过度医疗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黄石市卫健委2022年例行检查发现,该院抽查的125份病例中113份存在过度医疗行为,患者手术率超90%,远超当地医疗机构40%的平均水平。
调查显示,医院通过虚假宣传吸引患者,以“30元肛门镜检查”等低价套餐诱导就诊,实际却通过夸大病情、术中更换高价耗材等手段牟利。
例如,患者王伟因痔疮就诊时被隐瞒手术禁忌症强行手术,杨女士被低价检查吸引后花费近万元等等。
该院将科室利润与医护人员收入挂钩,医生为完成创收指标,对未达手术指征的患者实施手术,甚至为存在禁忌症的患者开刀。
2020年至2022年,医院因违规收费等问题四次被处罚,但罚款金额(最高5万元)远低于其违法所得,导致屡罚不改。
2023年5月,卫健委责令其停止肛肠科执业6个月,但惩戒力度仍被质疑不足。
2025年,黄石市检察院提起全国首例过度医疗民事公益诉讼,法院判处医院支付53万余元惩罚性赔偿金(涉案金额的3倍),款项已全额支付。
三刀认为,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病人在面对病痛时明明是非常的无奈,可如今有些医院却把这“抽丝”的过程,变成了“剥茧”的盘剥。
更绝的是,它们竟然用“30元肛门镜检查”当诱饵,人一进去就开始表演“术中加价”,跟菜市场砍价似的,只不过人家卖的是菜,他们卖的是耗材,还是高价水货。
都说“医者仁心”,可现在有些医生的心,怕是真的被金钱“糊住”了:科室利润跟收入挂钩,医生为了拿提成,没病说成有病,小病吓成大病。
除此之外,他们明知患者有手术禁忌症,还依然硬着头皮上,这哪里是行医,分明是拿人命换奖金,跟谋财害命没有什么区别。
最让人憋屈的是,出了这事才处罚53万,还是涉案金额的三倍。
网友们笑了,说这压根不是罚款,而是罚酒三杯,人家医院三天就能赚回来。
想想也是,老百姓卖个菜赚十块钱能罚十万,医院坑人上百万才罚五十多万,难怪有人说“违法成本比白菜价还低”,搁谁谁不铤而走险?
当然,也有人说这是医疗的市场化,把医院变成了企业,把医生变成了销售。
以前看病,医生望闻问切,现在看病,恨不得先把全套仪器走一遍,结果钱花了一大把,病还没查清楚。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事儿不是个例,在各地医院的评论区,我们依稀能看到老百姓的“控诉”。
有人说找不出一家“干净”的医院,虽然话说得有点过,但医院的有些行为确实戳中了老百姓内心的痛处。
我们常说医者仁心,医生本应悬壶济世,而非趁火打劫。
可当医院里的仪器比人情味还多,当医生的处方单比账单还厚,我们不得追问:这医疗整改的方向,是不是有点走偏了?
都说“看病难、看病贵”,难的不是挂号排队,是难在信任;贵的不是药价手术,是贵在良心。
文章最后,希望有一天,去医院不再像上“战场”一样提心吊胆,希望“过度医疗”这个词能从字典里消失,希望老祖宗说的“医者父母心”,能重新成为每个医生的准则。
毕竟,人吃五谷杂粮,谁没个头疼脑热,这医院要是成了带刺的砧板,那老百姓的钱包就真的要空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