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反常必有妖”,当我们审视当下中国社会,短短几年间,现状与往日已大不相同,呈现出诸多值得关注的现象。
严峻的打工现状
曾经年少的我们幻想着能如侠客般仗剑天涯,然而现实却将这个美梦狠狠击碎,如今,打工的现状可谓是困难重重,对于许多人而言,没有工作只是一时的状况,而没钱才是生活的常态,不上班,最多只是被归为穷人;一旦上班,不仅身体疲惫不堪,经济上依旧捉襟见肘,直接从穷人变成了“穷鬼”。
在求职过程中,企业对应聘者的要求堪称苛刻,仿佛需要应聘者具备十八般武艺。但当谈及工资时,招聘方却往往沉默不语。2025年大学毕业生预期高达1222万,比2024年还多43万。
这一数据意味着,那些今年还未找到工作或者刚离职的人,不仅要承受过年回家时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还要与新增的43万毕业生竞争月薪仅3000元的工作。房贷、车贷以及养育后代这三座大山,更是将年轻人的人生牢牢束缚,他们只能像不知疲倦的牛马一样拼命工作,只有夜晚的时间才真正属于自己。
“断根一代”现象凸显
生物的本能是趋利避害,当生存环境变得恶劣时,弱小的动物会停止繁衍,强壮的动物则会选择迁徙。婚姻的本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抵御和分摊风险的经济行为,然而如今其成本却在不断攀升。在这个内卷严重的时代,传承千年的“传宗接代”“养儿防老”观念逐渐崩塌。
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结婚生子不再是人生的必然选择。在生存和繁衍之间,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者。富人因为有财富需要传承,所以害怕断子绝孙,而穷人又有什么可以留给后代的呢?如果孩子出生后只能继承自己的贫困与卑微,那么选择不生育也不失为一种善良。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年轻人在现实压力下的无奈和理性思考。
学历加速贬值
曾经,读书被认为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高考时,班主任告诉我们未来人不值钱,人才值钱;大学毕业时,辅导员说本科不值钱,研究生才值钱;研究生毕业时,导师又说硕士不值钱,博士才值钱。然而,当博士们终于完成学业踏入社会时,老板却表示如今学历不值钱,只有资本才是关键。
我们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学校,换来的却是学历的不断贬值。今年广州某民办本科,1477名新生放弃入学,其中709人为专升本的学生。这一现象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学历的价值产生怀疑,教育投资的回报率似乎在不断降低。
还有当初在学校没学好化学,现在我们竟然在吃中顺利完成了化学扫盲:从草莓中我们认识了膨大剂,从银耳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面包中认识了脱氢乙酸钠,更可悲的是,我们刚学会看配料表,结果有的无良商家配料表造假,意味着有害的可以不往里面写,再这样下去,都不用打仗了,我们自己都能把自己团灭了。
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变革的时期,这些看似反常的现象背后,实则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层次问题,我们需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去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寻找解决之道,以推动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