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不少人手上长一些透明小水泡,不痛但痒,一挠就破,干了还起皮脱屑。这种问题常见于手指缝、手掌边、脚趾缝,常被误以为是上火小事。
其实这叫汗疱疹,中医称为湿疮,尤其容易在换季、天热或紧张时爆发。汗疱疹虽小,却反映了体内失衡,不及时调理,就会反复发作。
今天,邀请到皮肤科专家殷新主任,带大家从中医角度揭示根源和方法,帮你解决这个夏季皮肤烦恼。
汗疱疹不是简单的“上火”,根源在于内湿太重。皮肤是五脏六腑的镜子,汗疱疹出现说明体内湿气堆积了。具体来说,
- 湿是祸首,湿邪不除,水泡总反复;
- 湿久生,热气聚在表皮便引发瘙痒;
- 脾虚是关键,脾主运化水湿,脾弱则湿气难排出;
- 长期焦虑烦躁会肝郁化火,火上浇湿,逼湿气外发成水泡。
不少人治疗汗疱疹会犯两个误区:
1、只依赖药膏抹涂。药膏能短时止痒消水泡,但停药后水泡又来了,因为体内湿热没解决。
2、热水烫洗或使劲抓破水泡。这只会破坏皮肤屏障,容易感染加重。
要彻底解决汗疱疹,得从四个方面入手:
1、祛湿关键在饮食
汗疱疹的根本是内湿,健脾祛湿就能断根。夏季别再吃生冷黏腻食物,推荐一些简单易行的食材组合:
- 薏米+赤小豆煮水喝或做粥,薏米健脾、赤小豆利水。
- 茯苓+芡实+山药,健脾祛湿不伤胃,适合长期调理。
- 冬瓜鲫鱼汤,利水清热又不上火,适合湿热体质的人。
2、起居习惯莫忽视
- 穿不透气的鞋袜会让脚闷出汗,诱发水泡爆发。
- 坐太久或出汗不换衣,湿汗堆积皮肤,汗疱疹就找上门。
- 空调吹太久,凉风反吸寒湿入体,反而加重问题。
3、情绪调理助疏解
压力大、心事重会让肝郁化火、火上浇湿,建议:
- 每日深呼吸10分钟疏肝气
- 睡前艾叶生姜水泡脚通阳气
- 常按太冲穴、合谷穴调肝脾气机
4、外敷方法缓瘙痒
水泡瘙痒时可用:黄柏10g+苦参10g+苍术10g+白鲜皮10g煮水泡手脚,每日20分钟,连续5-7天,能清热止痒、修复皮肤
门诊案例分享
39岁李女士,入夏后手掌和脚趾长出密麻小水泡,反复瘙痒脱皮,常感口干苦闷。辨证为湿热困脾证。
开方以健脾祛湿、清化热邪为主:茯苓、薏米、白术、黄芩。
调理两周后水泡消退,瘙痒减轻,内湿改善。
汗疱疹虽是常见皮肤问题,但根源在体内,千万别轻视。
最后提醒:文中分享的方法仅作日常辅助调理,不能代替治疗。若症状反复或加重,想针对性调理好,还需中医辨证论治,切勿私自用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