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次经贸谈判,让特朗普对中国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也让他知道,哪怕和中方达成了部分共识,但在一件事上,中方似乎并不打算对美作出任何妥协和让步。
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上台后,打出关税战牌面,似乎是为了增加税收,用以舒缓美国近37万亿美元的巨额国债压力。这种通过增加进口商品成本来获取财政收入的做法,却常常被比喻为“饮鸩止渴”。看看日本政坛的反应就知道,这招有没有用。
曾几何时,日本也只能是美国的“小弟”,不管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但近年来,日本的态度明显强硬起来。光是一些日本民间机构抛售区区200多亿美元的美债,就让市场动荡不已。
这似乎也让特朗普政府赶紧按下暂停键,对70个国家暂缓征收关税。日本这次不是要求美国简简单单地降低关税,而是直接逼迫美国取消所有新增关税,容不得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有趣的是,日本并非无故发难,而是在长期忍耐之后,才终于在关键节点上选择发起反击。八十年如一日的忍受终于磨出了采取实际反制措施的决心。而日本手中握着的万亿美元美债就是日本的底气所在。一旦决定大幅抛售,一场金融风暴恐将横扫全球。而这,也绝对是美国所无法承受之重。
而另一边,中国也在精妙地展现其不凡魄力与谋略。在特朗普的关税战火蔓延起来后,中国捍卫自身经济利益的姿态更加坚定。根据最新的数据,4月份的时候,中国持有的美债减少到7570亿美元,标志着中方已经连续两个月减持美国国债,这是16年来的最低水平,而且这一趋势似乎还在继续。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方的减持,不仅是对关税战的直接回应,更是一种战略上的调整。
可以见得,虽然在和美方的交锋过程中,我们先后同意了和美方进行两次经贸谈判,并且还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是在美债这件事上,显然我们是不打算对美国做出让步了。
特朗普曾在公开场合称中国“不易对付”,有些人可能对此语一笑置之,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句话包含了特朗普对中国实力的深刻认可。
这场关税战提醒我们,美国经济并非铁板一块。全球不少预测机构纷纷指出,美国的经济体内部潜藏着系统性风险。尽管特朗普可能对这些警告充耳不闻,但真相是,更多国家已经开始重新审视与美国的贸易关系。
更有意思的是,通过这次的关税战,各国发现与美国对抗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可怕。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经济大国,其市场韧性和经济持续增长能力,令中美贸易谈判更加旷日持久。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对多个地区的出口依旧强劲,这说明了全球化的经济链条已经足够成熟,足以应对单一国家的贸易施压。
而美国国内,关税战引发的矛盾层出不穷。共和党与民主党的分歧、特朗普与美联储的意见对峙,以及特朗普和马斯克间的明争暗斗,都让美国民众有些措手不及。这种内外夹击的情况,与关税战的爆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依照以上情况来看,中美之间的博弈仍将持续。中国稳打稳扎的策略已经得到初步验证,而美国若想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胜出,还需做出战略上的调整。特朗普感慨中国“不易对付”绝非偶然,这份评价反映了中国在复杂国际形势中展现出的非凡耐力和智慧。
接下来的局势究竟会如何发展?美国会选择妥协,亦或寻求新的对策?这场经济大战的终章似乎遥遥无期,却始终扣人心弦。不管未来事态如何发展,中方的原则立场都不会改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