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1日——福建省华侨大学的中国台湾省教师张立齐,因持有大陆的定居证,近日成为了首位遭台陆委会废除台湾省身份的个案。此举不仅使张立齐失去了台湾省的身份,也让他陷入了两岸身份的复杂境地。在近期接受媒体访问时,张立齐情绪激动,泪眼婆娑,甚至下跪向家人道歉,诉说自己无法回到台湾的内心痛苦。
申领定居证引发的身份危机
张立齐曾在台湾出生,并拥有台湾省户籍,直到他决定申请大陆的定居证,才使他的身份发生了转变。根据台陆委会的规定,凡是持有大陆定居证的台湾省人,将会失去台湾省的身份。此政策的实施,迅速将张立齐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他是在2017年左右来到大陆的青年教师,长期居住在大陆并积极参与两岸事务。在申领定居证后,张立齐未曾意识到这一举动可能带来的后果,直到今年年初,他才因这一决定失去了台湾省户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立齐不满台当局的做法,认为台当局通过非法手段剥夺了他的身份。
离乡背井,无法回归
6月中旬,张立齐在接受大陆栏目采访时,情感激动,突然起身下跪,面对镜头泪如雨下。他在采访中用台语哽咽地表示:“我现在有能力赚钱了,也有出息了,可是爸妈已经不在了。我对不起奶奶,真的回不去了。”他的这一情绪爆发引发了广泛关注。
张立齐多次重复,自己无法再回到台湾,最深的痛苦来自无法与已故的父母见面,以及无法履行孝道,尤其是无法再与自己的奶奶团聚。他的痛苦不仅仅源自身份的丧失,更是由两岸情感的撕裂带来的内心煎熬。
深情道歉,情感交织
在与主持人交谈时,张立齐的情绪愈加激动。面对镜头,他突然站起来,摘下眼镜,朝着镜头下跪,连磕四个头,满脸泪水地说道:“我知道我做错了,我对不起阿嬷,真的很对不起。”他说,自己因为绿当局的限制,无法回到台湾,心中充满了自责与愧疚。他把自己的泪水和痛苦都倾诉给了电视机前的亲人,尤其是自己的奶奶,他希望能够获得家人的原谅。
“我被限制不能回台湾,绿营不让我回去,我知道这样做很不孝,但我真的很后悔,真的好想回去看你们,阿嬷,原谅我吧。”
身份与政治的交织
张立齐的身份丧失背后,不仅仅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更多的是两岸环境的交织。根据《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任何持有大陆定居证的台湾人都可能被台陆委会视为“丧失台湾身份”的对象,张立齐的事件只是其中的一个极端案例。对于张立齐而言,申请定居证本是为了在大陆定居,但没想到这一决定竟让他陷入了两岸身份的巨大危机。
两岸问题的复杂性:张立齐事件的象征意义
张立齐的事件,虽是一个个体的悲情故事,但也反映了两岸关系复杂性的缩影。两岸民众在身份认同上的巨大差异,使得类似张立齐的个案变得更加引人注目。对于他来说,回不去台湾的痛苦不仅仅是失去了家园的象征,更是对个人自由选择的局限。
绿政府的回应也为这个事件增添了更多的色彩。陆委会副主委梁文杰曾公开表示,如果张立齐希望回台湾,是可以通过一些“法律程序”申请的,或者以观光、探亲等方式重新申请入境。虽然绿政府提供了某种程度的“救济机制”,但对张立齐而言,这种“救济”并未真正解决他最深切的情感困境——无法再回到台湾,无法见到已故的父母,也无法弥补与奶奶之间的距离。
在这段采访中,张立齐多次强调,“无论如何,我一定会回台湾。”这一誓言不仅是对家人的承诺,更是对自己身份认同的坚守。尽管目前局势未能给予他自由往返两岸的空间,但他坚信,未来某一天,他依然能够重返台湾,回到奶奶身边,恢复与亲人的亲密关系。
在这场身份与情感的拉锯战中,张立齐所经历的痛苦无疑是现实的,但他依然保有对未来回归的希望。随着形势的变化,我们或许能在某一天看到更多像张立齐这样的案例,也许他们的身份最终能得到重建,也许他们的情感纽带能够得到修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