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住院没告诉猫,结果它自己赶到医院来看主人,整个病房哭成一片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护士!护士!有只猫跑进来了!"

市第三医院肿瘤科16床,王建明正在接受第三次化疗。点滴缓缓流淌,他闭着眼睛,脸色苍白如纸。

突然,病房门口传来一阵骚动。

一只雪白的波斯猫冲进病房,毛发蓬乱,眼中含泪,径直奔向王建明的病床。护士想要阻拦,它却发出凄厉的叫声,仿佛在哭泣。

当雪球轻抚王建明苍白的脸颊时,这个硬汉瞬间泪如雨下。

整个病房的病人、家属、医护人员都愣住了,随即哭成一片...



01

三个月前的那个周二下午,王建明刚刚跑完一趟长途,把车停在出租车公司的停车场。秋日的夕阳斜照着城市,他伸了个懒腰,准备收工回家。

就在这时,胸口突然传来一阵闷痛。

起初他以为是开车太久累的,没当回事。可这种痛越来越明显,还伴随着气短和冷汗。

"老王,你脸色怎么这么难看?"同事小李关切地问道。

"没事,可能是有点累。"王建明勉强笑了笑,但心里已经有些不安。

回到家,雪球照例在门口等着他。这只纯白色的波斯猫是他生活中唯一的陪伴,每天看到它那双蓝色的大眼睛,王建明就觉得心里暖暖的。

"雪球,我回来了。"他蹲下身子,雪球立刻用毛茸茸的脑袋蹭他的手心。

那天晚上,王建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胸口的闷痛时有时无,让他隐隐感到不安。雪球蜷缩在他身边,偶尔会用小爪子轻拍他的胳膊,仿佛在安慰他。

第二天,疼痛加剧了。王建明不得不去医院做检查。

体检中心里人来人往,他排了整整一上午的队。抽血、拍胸片、做心电图,一系列检查下来已经是下午两点。

"王先生,你的检查结果有些异常。"医生拿着化验单,表情严肃,"建议你做进一步的CT检查。"

CT检查要等到第二天,那一夜王建明几乎没合眼。雪球似乎感受到他的不安,一直趴在他胸前,用体温温暖着主人。

第三天拿到CT报告时,王建明的世界彻底坍塌了。

"肺部阴影,高度疑似恶性肿瘤。"医生的话像晴天霹雳,"王先生,从影像学表现来看,您的情况需要立即住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52岁的王建明坐在诊室里,双手不停地颤抖。他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每天早出晚归,虽然工作辛苦但身体一直很好,怎么突然就...

"家属..."他苦笑着摇摇头,"医生,我没有家属。"

这话不完全准确。他有一个女儿王晓雨,25岁,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但自从五年前妻子去世后,父女俩就因为误会再也没有联系过。

"那么朋友?总有人可以照顾您吧?"医生关切地问。

王建明想了想,摇摇头。这些年他把自己封闭起来,除了开车就是回家,几乎没有什么社交。同事之间也只是点头之交,谈不上深入的友谊。

唯一的陪伴,就是家里那只叫雪球的波斯猫。

雪球是妻子刘芳生前最爱的宠物,那时候它还是个刚断奶的小猫咪。

刘芳第一次把它抱回家时,它小得能放在掌心里,雪白的毛发,蓝色的眼睛,温顺得像个天使。

"建明,你看它多可爱!"刘芳抱着小雪球,眼中满是宠爱,"咱们就叫它雪球吧,像雪一样纯洁。"

那时候王晓雨还在上高中,看到小猫也很喜欢,经常逗它玩。一家三口加上一只猫,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很幸福。

雪球很聪明,从小就懂得察言观色。王建明下班回家累了,它会安静地趴在一边不打扰;刘芳生病时,它会守在床边一步不离;王晓雨学习压力大时,它会跳到她膝盖上撒娇,逗她开心。

可是好景不长。王晓雨上大学后,刘芳查出了癌症。

那是雪球三岁的时候,它已经从小猫咪长成了优雅的成年猫。刘芳生病期间,雪球仿佛知道主人的痛苦,总是用特别温柔的方式陪伴着她。

有时候刘芳化疗后虚弱得起不了床,雪球就趴在她身边,用毛茸茸的身体给她温暖。

有时候刘芳半夜疼得睡不着,雪球会轻轻舔她的手,似乎想要分担她的痛苦。

"雪球真是我的小天使。"刘芳经常这样说,"有它陪着,我就不那么难受了。"

刘芳去世前的最后几天,雪球一直守在病床边。它不吃不喝,只是静静地看着越来越虚弱的主人,蓝色的眼睛里满含忧伤。

临终前,刘芳拉着王建明的手,用尽全身力气说:"建明,我走了以后,你要好好照顾雪球。它就是我留在这个世界上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家的一份子。"

"我答应你。"王建明握紧妻子的手,含泪承诺。

刘芳去世那天,雪球仿佛知道发生了什么。它趴在刘芳曾经睡过的床上,发出低沉的哀鸣声,那声音听得人心碎。

从那以后,王建明和雪球就相依为命了。



02

五年来,王建明严格履行着对妻子的承诺。

每天下班回家,不管多晚多累,他都会先陪雪球玩一会儿。给它梳毛,清理猫砂,准备新鲜的食物和水。

雪球也用它的方式回报着王建明的照顾。每天王建明下班回家,雪球都会在门口等着,一听到楼梯的脚步声就开始兴奋地叫。

开门的瞬间,会第一时间冲过来,用头蹭王建明的腿,然后跟着他到厨房看他准备晚饭。

吃饭时,雪球会安静地坐在旁边,偶尔看看主人,偶尔看看窗外。它从不在王建明吃饭时捣乱,好像知道这是主人一天中为数不多的放松时间。

晚上看电视时,雪球喜欢跳到王建明膝盖上,蜷成一团打盹。

有时候王建明看着电视上的家庭剧会想起妻子,忍不住流泪,雪球总是能敏锐地察觉到,会用小爪子轻拍他的手,或者用脑袋蹭他的胸口。

"雪球,有你陪着,爸爸就不孤单了。"王建明经常这样对它说。

最让王建明感动的是,雪球似乎记得刘芳的忌日。每年那一天,都会表现得格外安静,会去刘芳曾经喜欢坐的沙发上趴着,眼中满含忧伤。

王建明知道,雪球也在思念着它的第一个主人。

这种默契的陪伴让王建明觉得,妻子仿佛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雪球身上有刘芳的影子,有她的温柔,有她的细心,有她对家人无条件的爱。

现在得知自己生病了,王建明最担心的不是治疗费用,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雪球怎么办。

如果自己真的出了什么事,谁来照顾它?谁能像他这样理解它的需要,给它足够的爱?

想到这里,王建明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王建明拖了整整两个星期才办理住院手续。

这两个星期里,他一边继续开出租车赚钱,一边暗中观察雪球的反应。他发现雪球变得比平时更粘人了,总是寸步不离地跟着他。

以前王建明准备出门上班时,雪球会在门口送一下就回去睡觉。现在它会一直跟到门口,用那双蓝色的大眼睛注视着主人,眼中满含不舍和担忧。

下班回家时,雪球会提前趴在门口等着。王建明的脚步声还在楼下,它就开始在门口走来走去,发出急切的叫声。

晚上睡觉时,雪球更是紧紧贴着王建明,有时候会把一只小爪子搭在他的胳膊上,仿佛害怕主人突然消失。

"雪球,你是不是感觉到了什么?"王建明抚摸着它柔软的毛发,心情沉重。

动物的直觉往往比人类敏锐。雪球虽然不会说话,但它一定感受到了主人身体的变化,情绪的波动。

住院前一天晚上,王建明做了充足的准备。他去宠物店买了够一个月吃的高品质猫粮,还买了雪球最爱吃的小鱼干和猫草。

在家里的各个角落,他放了好几个自动饮水器和食盆,确保雪球随时都能找到食物和水。卫生间、阳台、卧室,每个地方都放了猫砂盆。

"雪球,爸爸要去医院住几天。"他抱着雪球,眼中含泪,"你在家乖乖的,等我回来好吗?"

雪球仿佛听懂了,用小脑袋蹭着王建明的脸颊,发出轻柔的呼噜声。那声音听起来像是在安慰主人,又像是在表达自己的不舍。

那一夜,王建明几乎没有睡觉。他一遍遍地抚摸雪球,把这五年来的所有温暖都刻在心里。

雪球也没有睡,一直睁着蓝色的大眼睛看着主人,偶尔会用小爪子轻拍王建明的手,仿佛想要确认他真的还在身边。

天亮时分,王建明最后一次拥抱了雪球。

"我会尽快回来的,你要照顾好自己。"他在雪球耳边轻声承诺。

雪球在他怀中颤抖着,发出几乎听不见的哀鸣声。那一刻,王建明差点改变主意,想要推迟住院计划。

但理智告诉他,拖延只会让病情更加严重。

入院第一天,化疗的副作用让王建明吐得昏天黑地。

医院的病床硬邦邦的,消毒水的味道刺鼻,到处都是陌生的面孔。躺在冰冷的病房里,王建明想的全是家里的雪球。

它现在在做什么?有没有按时吃饭?会不会害怕?会不会以为自己又被抛弃了?

"王师傅,你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事吗?"同病房的方奶奶是个72岁的热心肠老太太,看出了他的心事。

"我家里养了只猫,没人照顾。"王建明如实说道。

方奶奶是胃癌晚期,但精神状态很好,子女轮流陪护,病房里经常充满欢声笑语。看到王建明孤身一人,她很同情。

"那你怎么不找人去喂一下?"

王建明摇摇头。他这个人性格倔强,从来不愿意麻烦别人。况且雪球很怕生,除了家人谁都不亲近。以前刘芳住院时,他们试过让邻居帮忙喂猫,但雪球一直躲在床底下,几天都不出来吃东西。

"我们家雪球胆子小,只认我一个人。"王建明解释道。

方奶奶叹了口气:"唉,你这人啊,太要强了。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会知道主人遇到困难的。我年轻时养过一只狗,我住院时它在家等了我整整一个月,每天趴在门口不吃不喝,瘦得皮包骨头。"

这话让王建明更加担心。他开始后悔没有早点安排雪球的照顾问题。

第一次化疗结束后,王建明虚弱得连坐起来都困难。但他还是坚持给家里打电话,想听听雪球的声音。

电话响了很久没人接,因为家里只有雪球。

王建明失落地挂断电话,心里空落落的。



03

住院第二天,化疗的副作用更加明显。王建明开始脱发,食欲全无,体重急剧下降。

更难受的是精神上的折磨。他躺在病床上,满脑子都是雪球的影子。它会不会以为主人抛弃了它?会不会一直在门口等着?会不会因为思念而生病?

"王师傅,你得振作起来啊!"方奶奶看着他日渐憔悴的样子,心疼地劝道。"我看你这几天都不怎么吃东西,这样下去身体怎么受得了?"

"奶奶,我实在担心我家雪球。"王建明如实说道,"它从小就没离开过我,现在突然找不到我,不知道会有多害怕。"

方奶奶想了想:"要不你给邻居打个电话,让他们帮忙看看?就算猫咪不让碰,至少能知道它还好不好。"

王建明觉得有道理,就给楼下的张大妈打了电话。张大妈六十多岁,人很好,平时见面都会打招呼。

"建明啊,你怎么这么多天没见?"张大妈的声音很关切。

"我生病住院了,想请您帮个忙。"王建明把情况简单说了一下,"麻烦您帮我看看我家那只猫还好不好。"

"行,我这就上去看看。"张大妈很爽快。

十分钟后,张大妈回电话了:"建明啊,你家那只白猫还挺精神的,我听见它在门里面叫,声音挺大的。不过..."

"不过什么?"王建明紧张起来。

"它叫得挺凄惨的,好像在找什么人。我敲门的时候,它叫得更厉害了,可能是以为你回来了。"

王建明的心被狠狠揪了一下。他能想象雪球现在的心情,一定是既期待又失望,既害怕又思念。

"大妈,如果方便的话,您能每天帮我看看它吗?"

"当然可以,你安心治病,猫咪的事别担心。"

挂断电话,王建明感激涕零。但同时,他的担心并没有减少。隔着电话,他无法真正了解雪球的状况。

住院第三天,王建明接到了张大妈的紧急电话。

"建明啊,你家猫的情况有点不对!"张大妈的声音很着急。

"怎么了?"王建明猛地坐起来。

"今天上午我去看,发现它不在门里面叫了。我趴在门上听了半天,一点声音都没有。"

王建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会不会是出什么事了?"

"我也担心这个,就找物业要了钥匙进去看。结果发现猫不见了!"

"什么?!"王建明差点从病床上摔下来。

"我把你家找了个遍,卧室、厨房、卫生间,连床底下都找了,就是没有猫的影子。窗户是关着的,它不可能跳出去。"

王建明的脑子一片混乱:"那它怎么可能不见?"

"我想起来了,昨天有邻居说看见一只白猫在楼道里,当时没在意。会不会是你家猫跑出去了?"

"可是我家门明明是锁着的..."

"可能是送快递的时候跑出去的,或者有人开门时它趁机溜出来了。"张大妈分析道,"你别着急,我已经让小区保安帮忙找了。"

挂断电话,王建明彻底崩溃了。

雪球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家,胆子很小,从来不敢出门。如果真的跑到外面,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它怎么可能生存下去?

会不会被车撞了?会不会被坏人抓走?会不会饿死在某个角落?

无数可怕的想象在王建明脑海里翻滚,他恨不得立刻出院回家寻找雪球。

"王师傅,你别急,说不定它只是藏在小区的什么地方。"方奶奶安慰道。

可是王建明哪里听得进去。他想到妻子临终前的嘱托,想到这五年来雪球给他的陪伴和温暖,内疚和担心像潮水一样淹没了他。

"都是我的错,我不应该丢下它..."他在病床上痛哭流涕。

连日来的化疗已经让他的身体很虚弱,这种精神上的打击更是雪上加霜。当天晚上,王建明发起了高烧,整个人陷入半昏迷状态。

接下来的两天,王建明的情况很不好。

高烧反复,精神恍惚,几乎不吃不喝。医生说这种情况在癌症病人中很常见,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往往会导致病情恶化。

"王先生,您必须振作起来。"主治医生刘医生严肃地说,"您现在的状态对治疗很不利,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后果会很严重。"

但王建明哪里有心思治病?满脑子都是雪球的安危。

张大妈每天都会汇报寻找情况,但都是坏消息。她发动了整个小区的人帮忙寻找,贴了寻猫启事,甚至联系了附近的宠物医院和动物收容所,都没有雪球的消息。

"建明啊,我们已经尽力了。"张大妈在电话里说,"可能那只猫真的走远了,这么大的城市,找一只猫太难了。"

王建明知道张大妈已经很尽力了,但失去雪球的痛苦让他几乎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

什么治疗,什么康复,都变得毫无意义。雪球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牵挂,是他和妻子爱情的见证,是他孤独生活中唯一的温暖。

没有了雪球,他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04

"王师傅,你可不能这样想啊!"方奶奶急了,"猫咪虽然重要,但你的命更重要!你要是倒下了,就算猫咪回来了,也没有主人照顾它了!"

这话倒是提醒了王建明。对啊,万一雪球真的回来了,发现主人不在了,它会有多伤心?

为了雪球,他也必须坚强地活下去。

住院第六天,也就是雪球失踪的第三天,王建明强迫自己重新接受治疗。

虽然心情依然沉重,但他开始配合医生,按时吃药,接受化疗。身体状况有所好转,但精神状态仍然很差。

每天最痛苦的时刻就是接到张大妈的电话,每次都希望能听到好消息,但每次都是失望。

"建明啊,今天还是没有消息。"

"建明啊,有人说在公园里看见一只白猫,但我去看了不是你家的。"

"建明啊,动物保护协会的人也在帮忙找,但这么大的城市..."

希望一次次升起,又一次次破灭。王建明开始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雪球可能真的回不来了。

下午三点,是他最不愿意面对的化疗时间。药物缓缓注入血管,带来阵阵恶心和虚弱。他闭着眼睛,努力不去想雪球现在可能的遭遇。

病房里很安静,只有心电监护仪的滴滴声和其他病友家属小声说话的声音。方奶奶在旁边的床上休息,她的女儿在给她削苹果。

多么普通的场景,多么平凡的幸福。王建明却再也感受不到温暖,内心一片冰冷。

就在这时,病房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怎么有只猫跑进来了?"

"护士!快来看看!"

"这猫怎么这么脏啊?它是怎么进来的?"

王建明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以为自己在做梦。

病房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朝他走来。雪白的毛发变得灰扑扑的,蓝色的眼睛里盈满了泪水,瘦小的身体在微微颤抖。

"雪球..."王建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声音颤抖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那只他思念了整整三天,以为永远不会再见到的猫咪,正一步一步地走向他的病床。它的步伐有些蹒跚,显然经历了很多磨难,但眼中的神情依然是那么温柔,那么坚定。

雪球跳上病床,轻轻地趴在王建明的胸前,用小脑袋蹭着他的脸颊。它发出轻柔的呜咽声,就像在倾诉这几天的思念、恐惧和漂泊。

整个病房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被这一幕深深震撼。

方奶奶捂着嘴巴,眼泪直流:"天哪,这只猫居然找到医院来了!"

她的女儿也红了眼眶:"妈,这只猫太神奇了,它是怎么知道主人在这里的?"

其他病友和家属也都拿出手机,记录这感人的一幕。有的人在擦眼泪,有的人在小声议论,但所有人都被这种跨越城市的忠诚所感动。

连一向严肃的护士长张护士都湿了眼眶:"这只猫是怎么找到这里的?从你们小区到医院可有十几公里啊!"

正当护士长准备将雪球抱出病房时,猫咪突然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动作。

它用爪子轻轻拨弄脖子上的红色项圈,那是刘芳生前给它戴的,上面有个小小的金属盒子,平时被浓密的毛发遮住,很少有人注意到。

雪球用牙齿咬住金属盒子,轻轻拉扯了几下。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盒子慢慢打开了,里面掉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小纸条。

"这是什么?"张护士长好奇地问道。

王建明颤抖着手接过纸条,那张薄薄的纸在他手中轻得像羽毛,却重得像千斤。

整个病房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这个神秘纸条揭开谜底。

雪球安静地趴在王建明胸前,那双蓝色的眼睛注视着主人,眼中有种近乎于期待的神情,仿佛等待了很久很久的这一刻终于到来了。

方奶奶紧紧握住女儿的手,声音颤抖地说:"这只猫咪,它是不是一直在等这个时候..."

当王建明颤抖着手缓缓展开那张泛黄的纸条时,整个病房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