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今天可能会颠覆你对房价的认知。
这几年楼市跌跌不休,北上广深永远涨的神话破灭,豪宅也跌成了“公摊”。甚至有人说以黄金计价,房价直接涨了80%。很多人问我,到底现在是不是买房的时机,刚需该不该出手,投资还有没有机会?今天咱们不聊宏观大道理,只讲4个正在落地的房价利空,看完你自然会有答案。结尾有关键结论,一定要看到最后。
首先,利空一:预售制终结,开发商的杠杆游戏到头了。前些日子小作文满天飞,传了多年的取消预售制已经真正要落地了。为什么预售制是房价泡沫的推手呢?
核心逻辑是预售制让开发商空手套白狼,用你的首付和银行贷款撬动高杠杆疯狂拿地,房价越炒越高。一旦预售制取消,开发商必须用自有资金盖房,资金链压力剧增,只能降价或者卖现房。
那么现实案例是,2024年深圳新房的均价跌回了2017年水平,部分楼盘甚至现房打折卖。广州有业主亏了300万割肉离场,因为期房变成现房后价格暴跌30%。在政策信号方面,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稳楼市,重点通过收购存量房优化供给结构来挤泡沫。那么预售制取消后,房价会怎么走呢?继续往下看。
其次,利空二:公摊面积变相消失,房价暗跌已经成为定局。你以为房价没跌,开发商早就用零公摊赠送面积玩起了数字游戏。我们看看数据,一线城市实际房价按套内面积算,已经跌至2016年水平,部分区域甚至腰斩。
比如深圳牛奶厂板块曾经的9万每平米豪宅,现在4万多就能成交,跌幅超过50%。政策动向方面,2025年“好房子”计划落地,要求住宅设计更透明,变相逼开发商放弃公摊套路。未来买房按套内面积计价是大势所趋。现在高价买的含公摊房可能瞬间贬值。实操方面建议,像丁景第四代住宅等新产品这类楼盘的公摊比较低,使用率高,是当下性价比之王。
然后,利空三:房产税悬而未决,持有成本碾压收益。我们别看房产税暂时暂缓,但它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迟早落下。国际对比,美国房产税率在1%到3%,持有成本年年涨。中国一旦开征,500万的房子,每年至少交2万的税,租金收益可能还覆盖不了税费。
市场预警,2025年政策已经明确了双轨制,保障房托底,加上商品房市场化。一旦房产税出台,那么多套房持有者可能抛售,进一步压低房价。专家观点方面,黄芪帆、贾康等经济学家一致认为,房产税是楼市长期健康发展的终极武器,落地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利空四:租售比崩盘,让房子彻底沦为消费品。国际合理的租售比是1:216,即216年回本,而国内一线城市高达1:758年回本,数据实锤。深圳一套600万的房子,月租仅8000元,租售比1:750,上海内环老破小租金回报率不足1.5%,还不如存银行拿利息安全。
未来的政策影响,政府将大规模收购存量房做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定价权被牢牢掌控。那么未来的租房市场供应充足,买房出租的赚钱梦将会彻底破碎。
给大家最后的终极结论,只有当租售比回归1:300,房产税落地,预售制取消,公摊透明化,四大利空全部出尽,房价才算真正见底。
那么普通人现在该怎么办呢?抄底的时机判断,四大信号缺一不可。
第一,政策底:一线城市的限购全面取消,目前仅广州彻底放开,房贷利率跌破2.5%。
第二,市场底:二手房成交量连续6个月回升,当前北京、深圳已经达标,土地拍卖溢价率超50%,这也是部分城市地王重现。
第三,估值底:租售比修复至1:300以内,房价收入比回落至10年以下,一线城市目前大概是20到30年。
第四,情绪底:开发商停止以价换量,业主集体上调房价。当前还是以价换量成交为主。
那2025年能不能买房?答案接着往下看,三类人必须对号入座。
刚需自住:若月供不超过收入的40%,且能承受房价再跌20%,可择机入手核心地段现房,避开期房的风险。
改善置换:先卖后买,抓住政策窗口期,享受税费优惠。2025年契税降至1%,普宅标准取消了。
投资客:立刻止损,除非瞄准顶级学区、核心区豪宅。2025年,上海、深圳核心区的豪宅或微涨5%。
记住,楼市再无普涨神话,只有结构性机会。你觉得房价见底了吗?你所在的城市跌了多少,评论区留言,我们帮你分析分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