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俗语“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是什么意思?听听老祖宗的忠告

0
分享至

夏至到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天达到最长、夜晚变得最短,先民称之为"日长之至"!
明日便是夏至,古语云"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
这句话蕴含什么深意,是否有其科学依据?


夏至的天地变化规律

夏至节气,太阳运行到黄经90度位置,光线直射北回归线。
此时,北半球白昼时长达到顶峰,古代先贤观察天象,在日影最短的瞬间,认为阳气达到极致必然衰退,阴气开始萌生。
《易经》早有论述:"日去月来,热去寒来。"
夏至并非酷暑的开端,而是阳气转衰的开始。
当现代科学记录下全年最长15小时日照数据时,古人早已用"夏九九歌"描绘出气候变化轨迹:
"头九二九,扇子随身走;三九二十七,冰水如蜜甜……"
烈日炎炎,地表阳气升腾到最高点,但大地深层,阴气已默默生发。
正如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所述:"阳气极则阴气始。"这种现象看似对立,实际体现了天地间最巧妙的平衡。



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每天缩短的白昼以分秒计算,积少成多。
而高温与强对流气候交错,暴雨突发如破堤,湿气包裹热浪,形成"上烤下蒸"的酷热。
农谚"夏至不到不算热"确有道理,长江流域的梅雨、华北平原的雷雨,都在这个时节显威力。
自然界的极端表现,如同阴阳太极图首尾相接:一面是植物疯狂生长的活力,一面是水灾旱情的危机。



人体在这种天地巨变中,成为缩小的战场。
中医认为人是"小天地",夏至时阳气浮在表面,内部却空虚如破船。
"阳盛在外而虚在内",五脏六腑如同被挖空基础的高楼。
医学家告诫:此时贪食生冷,等于对虚弱的脾胃下毒手;熬夜放纵,更是消耗根本。
"夏至过后宜节制欲望,不可劳损心神",因为初生阴气如幼苗,稍有疏忽便被外邪摧毁。

《礼记·月令》记载夏至物候现象:"鹿角脱,蝉开始鸣,半夏草生。"
公鹿的旧角脱落,新角在阴气滋润中孕育;蝉虫破土高唱,却不知寿命已进入倒数;喜阴的半夏药材悄然破土,等待采集者的镰刀。
万物顺应时令而动,人类又怎能违背自然?

顺应自然规律

"春抢日,夏抢时",千百年来,概莫能外。
小麦灌浆、棉花吐絮、水稻需水,每一刻耽误都可能让收获化为泡沫。
古书《齐民要术》早有告诫:"夏至后十天种......"时令严格,农民与天抢收。
"夫妻各自歇"的俗话,正是由此产生。
昼长夜短的夏至时节,男人天明就出门,除草、开渠、巡田,汗水滴进开裂的土地;女人点灯到深夜,纺线、织布、做饭,手指在麻线间磨出伤痕。



宋朝《耕织图》中可见一斑:男人光膀子在田里挥锄,女人趴在织机前穿梭。
当月光洒过窗户,疲惫的夫妻甚至顾不上共用一盆洗脚水,分房而睡,只为节省穿衣洗漱时间,换取一夜充足的恢复。
雷雨多变,稻田需要"充足水分抽穗,湿润环境灌浆"。
男人常在深夜举着火把巡查水渠,女人则在家计算储水瓦罐的容量。
夫妻像齿轮般错时劳作:一人守白天,一人守夜晚;一人挥汗如雨,一人缝补汗巾,分居而住。
同时,夏至"阳极生阴",医书《伤寒杂病论》直言:"五月时节,阳气在表,胃中虚寒。"



白天暴晒消耗阳气,夜晚若再沉溺房事之乐,便是将剩余的生命之火投入冰水。
明朝养生学者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警示:"夏至后宜独睡静养,违背则伤肾耗精。"提醒夫妻间要节制。
江淮的梅雨、北方的蝗虫、枯死的庄稼,都在夏至后显露凶相,棉花需趁晴天打叉防虫,稻田需排水防"白叶枯病"。
农人"盛夏烈日下田,手不离帽,背不离巾",稍微松懈则"毒蛇咬伤般"的草害便吞噬农作物,古代生活不易,夫妻都要忙碌奔波。

夏至养生之道

夏至暑热旺盛,唐朝宫廷妃子用玉席铺床,皇帝赐大臣冰窖储冰,却难解"上热下寒"的毛病。
而在民间,江南主妇熬制乌梅甘草汤,中原老人在井水浸过的草席上翻身难眠。
中医认为:"夏至一阴生,阳气浮升在表。"当毛孔张开如开闸放水,内在脏腑却空虚如废屋。
《素问》明确指导:"夜睡早起,不要厌恶阳光。"
昼长夜短的时节下,古人把午睡练成续命良方。



"夏至后日影西移,正午小睡两刻钟,胜过服用人参汤",午时心经当令,静坐养神如同为心阳修筑堤坝蓄水。
明代医生李梴在《医学入门》中写道:"酷暑房事如沸水煎冰",一句话道出纵欲损精的危险。
到了宋朝,《山家清供》记录夏至菜谱:嫩姜丝拌莴笋、艾叶糯米饼,辛辣温阳食物与清凉蔬菜巧妙并存。
汴京女子夏至互赠"避暑三宝":丝纱扇驱散热风,滑石粉吸收汗液,薄荷袋清醒心神。



南宋《武林旧事》载临安药店售"香囊",内装朱砂、雄黄、苍术,驱蛇虫亦防瘴气。
清朝御医档案记载,乾隆每逢夏至必吃"三白糕"(山药、莲子、茯苓),用甘淡口味抚慰被瓜果冷饮伤害的脾阳。
今人嘲笑古人小心翼翼,却不见空调房中颈椎疼痛、冰镇奶茶后腹泻不止的现代病。

冬至饺子夏至面

"冬至饺子夏至面"的民谣,在宋朝已传遍街头巷尾。
《东京梦华录》记载汴梁餐馆"冷面过街,"夏季……冷面、素面、冰雪甘草汤等。
民间还有用井水冰镇"汤面",唐朝发展出槐叶汁染绿的"槐叶冷面",到宋朝才有"银丝冷面"的精细,银丝堆雪,浇上韭菜香醋,实属绝品。
农人蹲在田埂吞食蒜汁宽面,商人在酒楼细品虾酱凉面。


消夏避暑的巧思更是层出不穷,唐朝宫女用金箔贴在罗衫上,宋朝小贩沿街叫卖"香囊"。
南京博物院收藏明朝素纱单衣,清朝苏州绣娘创出"扇画"绝技,丝绢扇面绘荷塘蛙鸣,摆动时竟见水波荡漾。
白居易吟咏"粽香竹筒嫩"时,不会想到千年后苏州人,仍在夏至烹制"茭白肉粽"。
当九九歌的童谣在幼儿园响起,手机应用推送"今日入伏"提醒,古老的华夏智慧,驶向未来。
千年节气不老,只因它早已将生存的智慧,刻进每个顺应时令的朝朝暮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9日晚8点!中波大战未打先热!总决赛前突然加赛热身,央视不转但球迷热情不减!

19日晚8点!中波大战未打先热!总决赛前突然加赛热身,央视不转但球迷热情不减!

舟望停云
2025-07-19 01:07:20
定了,比亚迪与国足达成合作,5年赞助7500万助力备战2030世界杯

定了,比亚迪与国足达成合作,5年赞助7500万助力备战2030世界杯

十九妹
2025-07-19 03:05:05
遗产争夺再添细节?汇丰火速澄清:没见过信托!21亿起诉或失效

遗产争夺再添细节?汇丰火速澄清:没见过信托!21亿起诉或失效

谷盟1
2025-07-18 19:07:04
惊天反转,宗庆后没有设立子女信托!宗泽后不满宗馥莉,已被限高

惊天反转,宗庆后没有设立子女信托!宗泽后不满宗馥莉,已被限高

同知
2025-07-18 13:06:53
亲叔叔发声仅2天,令人恶心的一幕上演,宗馥莉被吐槽赶尽杀绝

亲叔叔发声仅2天,令人恶心的一幕上演,宗馥莉被吐槽赶尽杀绝

鲸探所长
2025-07-18 07:59:06
百万大军苏梅决战,老美慌了,中方出手力挺俄罗斯

百万大军苏梅决战,老美慌了,中方出手力挺俄罗斯

智观科技
2025-07-18 12:42:12
西方不亮东方亮!商务部:对美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4年下降2.7个百分点

西方不亮东方亮!商务部:对美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4年下降2.7个百分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12:07:59
震惊!一女生在外网称交了很多外国男友很满足,回驻马店找人接盘

震惊!一女生在外网称交了很多外国男友很满足,回驻马店找人接盘

火山诗话
2025-07-18 07:42:40
两位单身陪读妈妈,为引导青春期儿子,达成了疯狂而龌龊的决定

两位单身陪读妈妈,为引导青春期儿子,达成了疯狂而龌龊的决定

金花食杂店秘闻
2025-07-13 15:49:58
四川巴中市委原书记何平,被查

四川巴中市委原书记何平,被查

大风新闻
2025-07-18 20:26:05
自来水被污染隐瞒不报,杭州市民喝了一天粪水,事后:免水费

自来水被污染隐瞒不报,杭州市民喝了一天粪水,事后:免水费

社会酱
2025-07-17 17:53:28
民营经济人士形势政策座谈会在京召开,李干杰出席并讲话

民营经济人士形势政策座谈会在京召开,李干杰出席并讲话

澎湃新闻
2025-07-18 19:40:13
演员田海蓉的身材太难看:她变成街头大婶了:身材走样下半身太壮

演员田海蓉的身材太难看:她变成街头大婶了:身材走样下半身太壮

湘村大余
2025-07-18 00:01:07
交换遗体得出结论,俄乌伤亡1:52?俄罗斯又把俄军遗体交给乌克兰

交换遗体得出结论,俄乌伤亡1:52?俄罗斯又把俄军遗体交给乌克兰

鹰眼Defence
2025-07-18 16:33:56
一觉醒来,韩国发现天都塌了!辛苦申请的非遗项目被撤销

一觉醒来,韩国发现天都塌了!辛苦申请的非遗项目被撤销

春序娱乐
2025-07-18 10:21:21
“10公里以内不配打车?”上海虹桥出租车拒载事件后续:官方已立案

“10公里以内不配打车?”上海虹桥出租车拒载事件后续:官方已立案

极目新闻
2025-07-18 22:16:26
特朗普患重大疾病!美国政坛后继无人?谁会接手这个“烂摊子”

特朗普患重大疾病!美国政坛后继无人?谁会接手这个“烂摊子”

牛锅巴小钒
2025-07-18 14:42:18
“北大惨遭滑铁卢!”内蒙招生零投档,家长:没有人愿意当炮灰!

“北大惨遭滑铁卢!”内蒙招生零投档,家长:没有人愿意当炮灰!

知晓科普
2025-07-17 09:24:55
惊悚黑匣子录音曝光:印度航空171号班机坠毁前,机长行为引发强烈关注

惊悚黑匣子录音曝光:印度航空171号班机坠毁前,机长行为引发强烈关注

华人生活网
2025-07-19 01:29:38
企业老板开房车去岗仁波齐 在拉萨之歌门口去世,疑劳累饮酒高反

企业老板开房车去岗仁波齐 在拉萨之歌门口去世,疑劳累饮酒高反

史行途
2025-07-17 22:30:09
2025-07-19 05:15:00
金沛的国学笔记 incentive-icons
金沛的国学笔记
一起学习,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313文章数 1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娃哈哈员工:宗庆后曾欲将51%股份给长子 宗馥莉仅40%

头条要闻

娃哈哈员工:宗庆后曾欲将51%股份给长子 宗馥莉仅40%

体育要闻

夏联-杨瀚森8+8+5+3帽 开拓者大胜火箭

娱乐要闻

王琳自曝被儿子打,承认自己水性杨花

财经要闻

娃哈哈争产大战:杜建英的进击

科技要闻

凌晨,OpenAI重磅更新,Manus们算白忙活吗

汽车要闻

售30万?方程豹钛7高配版有激光雷达/车载无人机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手机
数码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这么丑的五指鞋,会是OOTD新风向吗?

手机要闻

iPhone 17 Pro Max配色再确认:黑、蓝、银、橙四款可选

数码要闻

单颗近 10 万,AMD 公布锐龙 TR PRO 9000WX 系列国行建议零售价

军事要闻

美国称不支持以色列近期在叙利亚的行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