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岛的政府限价到武汉的集体砍价,从重庆的大幅下调到柳州的“零元奇迹”。
一场前所未有的物业费调整浪潮正在全国蔓延,人民日报等官媒也进行了报道。
部分小区降幅更是高达50%,甚至有企业实现“免费物业”模式,更是有业内表示,完全不收物业费也不是没有可能。
那么为何物业费会大规模下调,对全国小区物业有什么影响?
多地下调物业费
深圳前海润峯府的业主们要开心了。
这个被称为“豪宅”的小区,物业费原本高达每月每平方米9.9元,硬是给压到了6.9元。
按照深圳的房价水平,住在这里的业主家庭条件都不差,但他们依然觉得这物业费实在太离谱了。
说实话换作以前,大部分业主对物业费都是“认命”的态度。
物业公司说收多少就是多少,顶多私下抱怨两句,但没想到的是现在情况变了,小区主动下调业务费。
不仅是深圳,武汉朗诗里城小区物业费下降也是个典型例子,原本2.5元的物业费直接降到1.1元,降幅达到56%。
而重庆风花树小区,把物业费从1.8元降到1.3元,虽然降幅不算特别大,但对于一个100平方米的房子来说,一年也能省下600块钱。
这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关键是业主们找回了当家做主的感觉,要说物业费为何会下降,业主的不满房价下跌确实是个重要因素。
想想看房子买的时候每平方米好几万,现在跌了不少,但物业费还是老价格,心理落差太大了。
再加上现在大环境不太好,很多人收入预期也在下降,对各种开支自然更加敏感,以前觉得一个月几百块物业费无所谓,现在恨不得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而武汉东湖高新区绿地光谷星河汇小区的物业费调整就是这种转变的缩影。
原本每平方米3元的收费标准在业主们的持续努力下降至2.5元。
虽然降幅看似不大,但对于拥有百平米住房的家庭来说,每年能够节省的600多元已经不是小数目。
可以说这场物业费的博弈背后,反映的是房地产市场深层次的变化。
房价下行让业主们对物业服务的性价比有了更高要求,他们不再被动接受既定的收费标准,而是主动维护自身权益。
在该小区居住的陈女士表示“这次降费是业主们斗争的结果”。
所说的“斗争”二字,道出了这个过程的不易——业主们通过集体行动,向相关部门反映诉求,最终促成了费用调整。
那么除了物业费下降,这一个调整之外,小区物业费还会出现怎样新形势,尤其是真的有望全国普降吗?
在多地物业费开始下降之后,各网友也是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虽然物业费下降了, 但一些网友表示,物业费还可以下降再多点,提出普通住宅不能超过五毛钱。
物业收费的合理性正受到更多质疑,有观点指出一个拥有5栋楼、600户居民的小区,在1万多平方米的规模下,现行收费标准存在下调空间。
更关键的争议在于收费基数——物业服务主要覆盖公共区域的维护管理,却按照包含套内面积的总面积收取费用,这种计费方式的合理性值得商榷。
业主们开始意识到,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收费模式可能并不公平。
不过在下降物业费方面,青岛打出了“第一枪”,直接出台文件,对物业费进行限价管理,明确规定了不同类型小区的收费标准上限。
这可不是简单的行政干预,而是对长期以来物业费乱象的一次系统性纠偏。
重庆的做法更加细致,他们不仅规定了物业费的上限,还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
物业服务质量好的可以适当上浮,服务差的必须下调,这种“奖优罚劣”的机制,比单纯的限价更有效果。有
武汉则采取了另一种思路,政府不直接干预价格,而是搭建平台,让业主和物业公司公开谈判。政府派出专业人员做调解员,帮助双方达成共识。
这种做法既尊重了市场规律,又保护了业主利益,据统计通过这种方式,武汉已经有40多个小区成功降低了物业费。
中央层面的信号也很明显,最新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里,明确提到要“规范物业服务收费”。
虽然措辞比较委婉,但传递的信号很清晰:物业费过高已经成为影响居民消费的一个因素,需要系统性解决。
不同城市的表现差异很大,一线城市因为收入水平高,物业费调整的幅度相对较小,相对比较稳定。
但二三线城市,特别是那些房价下跌比较厉害的地方,物业费下调的压力特别大,
那么全国普降真的会发生吗?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可能性很大。
但这个“普降”不是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物业费可能只是小幅调整。
但在一些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业内人士表示大幅下调甚至“零元物业”都有可能出现。
图源网络
物业行业的未来在哪里?其实不是比谁的价格更低,而是比谁的服务更有价值。
当物业公司不再把收物业费当成主要目标,而是想着怎么让业主的生活更便利、更舒适,这个行业才算真正成熟了。
从“暴利时代”到“微利时代”,甚至到“零利时代”,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但对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来源:人民日报2025-06-19——部分城市物业费下调,会不会全国普降?
新华网2025-05-06——国内多地小区物业费下调或打折——你所在的小区物业费调整了吗?
中国商报2025-06-21——多地出手!物业费有望全国普降?业内人士:降至“0”元并非完全不可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