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用这句老话说眼下的中东局势再贴切不过。谁能想到,那个两年前在北京握着王毅外长的手,促成伊朗沙特复交的关键人物,会突然遭遇以色列的“斩首”袭击?哈梅内伊的首席顾问沙姆哈尼,前几天还被传死在了以军的导弹下,结果医生硬是从鬼门关把他拉了回来。这事儿透着邪乎——他既不掌兵权也不是核专家,偏偏成了暗杀目标,背后到底藏着啥猫腻?更让人揪心的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整整五天没露面,一现身就把核武控制权、军队指挥权全交给了革命卫队,这到底是未雨绸缪,还是局势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
说起来沙姆哈尼这遇袭案,简直像部谍战片。今年6月13号,以色列突然对德黑兰发动空袭,目标就是这位伊朗“外交大脑”。当时消息传出来,都说他坐的车被钻地弹直接命中,凶多吉少。可伊朗人愣是创造了奇迹,72小时后宣布他抢救成功,只是受了点皮外伤。为啥以色列非要跟他过不去?明眼人都知道,这老哥这几年一直是哈梅内伊的“传声筒”,两年前伊沙复交的《北京协议》就是他签的字。以色列这招其实是“敲山震虎”——你看,连你身边的人我们都能摸进去,要是不答应条件,下一个目标是谁,你心里没数吗?
更狠的还在后面。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直接放话:“不排除对哈梅内伊动手。”这话一出,德黑兰街头都炸开了锅。可86岁的哈梅内伊毕竟跟美以斗了几十年,哪是吓大的?消失的那五天里,他可不是躲起来了,而是憋了个大招——把关键权力全交给革命卫队最高委员会。这招高就高在,不指定单个人接班,而是让一个部门集体掌权,既防着以色列“斩首”一锅端,又表明了死磕到底的决心。您想啊,革命卫队啥来头?那可是伊朗的“铁拳头”,掌管着全国60%的经济命脉,对最高领袖忠心耿耿,把权力交给他们,哈梅内伊这是要摆开架势硬刚了。
这边伊朗刚摆出防守姿态,大国博弈就开始了。中国第一个站出来撑场子,王毅外长先是给伊朗外长打电话,劈头盖脸就说以色列袭击违反联合国宪章,“放心,我们挺你捍卫主权”;转头又给以色列外长打电话,语气强硬地谴责袭击行为,同时又留了余地:“和平解决还有希望,别把事做绝。”这招刚柔并济,既给伊朗吃了定心丸,又警告以色列别太嚣张。反观美国,嘴上喊着“促和”,暗地里却给以色列撑腰,白宫公开支持袭击行动,还往中东增派了3艘航母。有了美国当后台,以色列更肆无忌惮,连续三天空袭伊朗核工厂,连革命卫队的高层都被盯上了。
被逼到墙角的伊朗可不含糊,直接甩出“泥石”导弹——这玩意儿射程2000公里,速度比音速快14倍,直接把导弹打到了内塔尼亚胡官邸附近。您说这事儿闹的,以色列本想吓唬人,结果引火烧身,伊朗的报复越来越猛,从最开始的零星反击,到现在动用超重型导弹,这架打得是越来越凶。现在中东就像个火药桶,一点就着,油价跟着蹭蹭涨,全球都跟着揪心。
要说这事儿最后怎么收场,眼下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最糟糕的,以色列要是接着炸伊朗核设施,伊朗肯定会用导弹饱和攻击特拉维夫,到时候中东就乱成一锅粥,全球能源供应链都得断,咱们在伊朗的200亿美元投资项目也得打水漂。第二种是中国牵头谈和,搞个“新六方会谈”,美国和伊朗各让一步,伊朗允许核查核设施,美国解除部分制裁,这算是折中的办法,但能不能谈成,还得看各方给不给中国面子。第三种就是革命卫队全面掌权,伊朗变成军事化管理,到时候中俄可能得重新琢磨中东策略,巴基斯坦已经表态支持伊朗,俄罗斯却悄悄撤离了部分人员,这风向啊,越来越看不清了。
说到底,中东这摊子事儿,表面是伊朗和以色列掐架,背后却是大国利益的较量。战争从来没有赢家,看看现在伊朗民众反战的游行,再看看以色列街头的防空警报,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咱们作为普通人,虽然隔着千山万水,但也得明白一个道理:和平这东西,就像手里的沙子,你要是使劲攥,反而漏得更快。只有坐下来好好谈,互相给台阶下,才能避免更多人流血。您说呢?这中东的乱局,啥时候才能看到个头啊?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朋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