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の瓜
滴滴滴滴....吃瓜
最近,成都百花潭公园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不是因为满园春色,而是因为 “瓜”。
一个“聚众淫乱”的瓜,在社交平台上炸开了锅,无数吃瓜群众搬着小板凳,眼睛瞪得像铜铃,准备大饱眼福。
百花潭谣言一出,又有网友断言"成都人玩得就是花"。
结果呢?啪!被官方打脸,所谓的大尺度事件,不过是一个39岁男子范某某为了博眼球编造的谎言,还因此喜提行政拘留套餐。
(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于6月20日发布警情通报)
这哪里是"证据",分明是刻板印象的定向投射——借一个虚构的黄谣事件,强行给地域贴上标签。
更讽刺的是,当最终证实为谣言时,那些地域炮的发动者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波操作,直接让吃瓜群众从期待的巅峰跌入了被愚弄的谷底,让人忍不住想问,这魔幻的网络世界,到底怎么了?
在这个人人都想当网红、流量为王的时代,一些人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底线,把编造虚假信息当作吸引关注的捷径。
他们深知,越是劲爆、离谱的消息,越能刺激大众的神经,引发传播热潮。
而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他们“表演”的观众和推手。
(百花潭公园官方账号第一时间辟谣,明确事件与成都无关)
只要看到“成都百花潭公园”“聚众淫乱”这样吸睛的关键词,就迫不及待地点进去,转发、评论,全然不考虑消息的真实性。
这种猎奇心理和不加思考的传播,恰恰助长了网络谣言的滋生和蔓延,让网络空间变得乌烟瘴气。
当谣言散尽之时,百花潭公园的银杏仍自顾苍翠,薛涛亭下的河水依旧潺潺流过。千年前在此隐居的诗人唐求,以白梅为舟,漂流诗稿顺流而下,被后人称为"一瓢诗人"。
而今,当网络世界的信息洪流裹挟着无尽谣浪扑面而来,我们当如何保存那份澄澈?
茶水会凉,谣言会散,而那树影婆娑间的清风明月——从始至终,只属于真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