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蓝莓压弯了枝头。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人民网长沙6月21日电 (记者刘宾)“这里,每棵蓝莓树每天喝了多少水,用了多少肥料,我都一清二楚。”来到湖南省单体面积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望城区茶亭镇智博蓝莓产业园,负责人李罗生介绍,今年蓝莓“住进”了智慧大棚,采摘期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左右。
棚内,一串串蓝莓沉甸甸地坠弯了枝条,表面还覆着一层白霜。“建立智慧大棚,通过基质栽培技术,能够对浇水、施肥以及温度、光照等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控制,从而提升蓝莓的品质和产量。”李罗生介绍,目前园区流转土地1500余亩,蓝莓种植面积1400多亩。
今年五月,“相约茶亭 果然有味”望城区第三届茶亭果蔬采摘季在这里启动。“在采摘旺季,每逢周末、假期,进园的车子都会排成长队。”李罗生说,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地气候,近年来,他们通过与高校合作进行本地培育和外地引进两种方式优选良种,种出的蓝莓个头更大、味道更好,受到市场青睐。
“目前,园区年产蓝莓种苗80万株,蓝莓年产量可达700多吨,年产值突破3000余万元。”李罗生告诉记者,农忙时,每天有200多名附近村民在此务工,有效带动就业,并通过土地流转助农增收。“在大力发展采摘经济的同时,我们也在同步推进蓝莓产品深加工,通过依靠科技创新和品牌打造,一步一个脚印,把‘小蓝莓’打造成富民强村的大产业。”
蓝莓采摘。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农户在采摘蓝莓。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长沙智博蓝莓产业园。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游客在蓝莓园采摘。谭葑姣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