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机正在进行麦收作业。任振宇 摄
眼下麦收已进入尾声,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金马闸口村的村民却一点不用操心。从田间收割到麦粒装车运往粮仓,全部由金马闸口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包办。
金马闸口村共有1200亩耕地,其中有150余亩种植经济作物,其他全部种植粮食作物。过去因分散经营、青壮年劳动力外流,部分土地面临撂荒或低效利用困境。为解决这一难题,金马闸口村“两委”在四年前牵头成立了农业合作社,推出村委会托管模式:300亩土地由领办合作社统一流转种植,扣除成本后的收益用于村庄建设;其余750亩土地则由村民自愿托管,由合作社全程免费代管。从此村委会领办的合作社成了村民的“田保姆”。
“过去麦收季,在外打工的村民需请假返乡,来回路费、误工费动辄上千元。现如今750亩土地都由村委会托管,从种到收,村民们不用操一点心,年轻人安心务工,老人也不必劳累。”金马闸口村党支部书记金延学说。
“田保姆”服务贯穿全年:无人机、收割机等设备实现播种、施肥、打药、收割全流程机械化;与农技站合作提供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指导;生产的粮食村民可灵活选择“粮食直领”或“折现分红”。由于集中采购农资降低了成本,集中科学种植有效提升亩产,村民收益较个人自种提高15%-20%。
其实,托管模式不仅让村民土地上的收益增加,更释放出多重红利:金马闸口村共653人,目前有100余名青壮年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或外出务工,或就近就业,家庭收入增加;村集体收入用于修路、修排水、运营敬老食堂、为村民上房屋保险等民生项目,村庄前景越来越好。
“下一步,金马闸口村将发挥好领办合作社的作用,多措并举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全力助推乡村振兴。”金延学信心满满地说。
作者单位:黄骅市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