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伊朗局势豪赌升级!
美国三航母直逼中东的靠近,18日白宫传出消息特朗普已批准对伊朗的攻击计划。
威胁士兵的子弹上膛,伊朗硬气,拒绝谈判之外,中方发声了。
特朗普的最后通牒
6月17日,特朗普向伊朗发出“无条件投降”通牒,宣称美国“完全控制伊朗领空”,甚至掌握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藏身地,但“暂不刺杀”,而如今却是已经升级到特朗普已经批准对伊朗的攻击计划。
美伊撕破脸的加剧,美军向中东增派F-22、F-35隐形战斗机,五角大楼延长“卡尔·文森”号和“尼米兹”号双航母战斗群的部署周期。
更致命的是30架空中加油机秘密转场欧洲,而这些“空中奶妈”能为持续空袭提供续航保障,暗示打击可能持续数周乃至数月。
与此同时,以色列战机正在发动新一轮打击。6月17日夜,伊朗首都遭遇精准空袭,一处铀离心机生产设施和导弹部件工厂被摧毁。且在美军情报支持下,以军空袭已摧毁伊朗70%防空系统,夺取德黑兰及西部领空控制权。
而伊朗的报复也在进行高超音速导弹“法塔赫”划破夜空,以极高突防速度让以色列防空系统形同虚设,精准命中海法市炼油厂储油罐。
当伊朗革命卫队发射高超音速导弹攻击海法炼油厂时,美军舰艇直接参与拦截,显然,美以联合作战态势已然成型,也正式昭告特朗普威胁伊朗,并非口头说说而已。
与此同时,B-2隐形轰炸机悄然进驻西班牙基地,挂载可钻地90米的GBU-57炸弹,剑指伊朗福尔多核设施。
战争边缘的24小时博弈,美伊的对抗显然已经是子弹上膛。
但伊朗却是不妥协,18日哈梅内伊的高声的“决不投降”,势必要同以色列抗争到底,伊朗革命卫队随即发射射程2000公里的“泥石”导弹反击以色列便是伊朗的决绝态度。
然纵然哈梅内伊不愿低头,但特朗普的威胁却也并非没有底气。伊朗的导弹或挡不住亡国危机。
伊朗的多线崩解
伊朗日均导弹发射量从200枚锐减至30枚,而以色列凭借制空权优势,每天可投放800枚廉价精确制导炸弹,可以说,如今的伊朗军事反击渐显疲态。
甚至发射的射程2000公里的“泥石”导弹反击以色列,也被拦截系统半数击落。
不过,伊朗导弹库不是尤其闻名?为何是“越打越弱”?
实际很关键的一点,便是同以色列的军事技术相比,技术代差太大了。
当以色列F-35I战机以1000米高度贴山突袭时,伊朗仿制俄系的“信仰-373”防空雷达瞬间变成“睁眼瞎”:探测距离从250公里暴跌至50公里。
更荒诞的是,革命卫队与陆军防空部队数据链传输延迟17分钟,指挥系统乱作一团。
摩萨德特工用“长钉”导弹在伊朗境内伏击雷达站,以军电子战机释放虚假信号诱使防空导弹“自相残杀”。技术代差在此刻化作血淋淋的碾压,伊朗耗费百亿构建的防空体系,却是在72小时内直接崩盘。
简单来说,伊朗导弹库虽充足,但数量“不等于”有效战力。
伊朗导弹虽多,但能覆盖以色列本土(射程≥1000公里)的中程弹道导弹仅约3000枚,而占库存总量不足25%。例如主力型号“流星-3”“法塔赫-313”仅能打击以色列部分目标,且需预留储备应对长期冲突。
另外以军多层反导系统(箭-3+萨德+铁穹)拦截率超90%,迫使伊朗单次袭击需发射200枚以上导弹才能换取个位数命中。
好比6月16日的反击中,65枚导弹仅个位数突防成功。按此消耗速度,主力中程导弹库存或将在3-5次同等规模打击后枯竭。
且伊朗导弹的精度并不足。
伊朗宣称导弹精度“10米内”,实际惯性制导误差达数百米,难以精准摧毁加固目标。
虽推出“法塔赫”高超音速导弹(10-15马赫),但以军通过电子干扰和诱饵弹战术,诱使其防空系统“自相攻击”,显著降低实际威胁,虽有突防但突防有限。
伊朗的攻击虽可令美以始料未及,偶尔给出突防惊喜,但持久力并不足,若是打起消耗战,伊朗未必能够消耗得起。
而除去导弹之外,伊朗的经济命脉正被掐断。特朗普2月重启“极限施压”政策,誓言将伊朗石油出口压至“零”。这对财政70%依赖石油收入的伊朗无异于釜底抽薪——货币里亚尔贬值超50%。
直到如今伊朗都未能完全喘过气,加上货币汇率暴跌、国际制裁加剧,长期消耗加剧国内危机。
另外,俄罗斯虽表面调解冲突,实则担忧伊朗拥核威胁高加索安全,而欧盟声援以色列“反核扩散”,却对巴勒斯坦人权保持沉默。
沙特等海湾国家虽拒绝美军攻伊,但并未有实质性动作,伊朗的“反美大旗”下,算得上是“孤立无援”。
所以特朗普自觉捏准伊朗七寸,豪赌哈梅内伊低头,不过哈梅内伊能够当着国际社会选择不向美国屈服,手中便是有筹码。
伊朗继续硬气,中方发声
伊朗对霍尔木兹海峡控制权,掌握着全球20%石油运输的咽喉要道,一旦伊朗选择封锁将导致油价飙升至120-130美元/桶。而油价暴涨将重创依赖进口的欧美经济体,美国通胀可能逆转降温趋势,直接打击特朗普“抑制通胀”的竞选承诺。
另外代理人战争也将帮助伊朗拖垮美以合作,以色列困境:每日军费消耗超3亿美元,反导系统在饱和攻击下效能衰减(伊朗宣称下一轮打击规模可扩至3000枚导弹)。
且目前的美国也属于透支状态,俄乌冲突已消耗美军40%弹药库存,红海护航疲于应对胡塞袭船战。若同时应对伊朗本土+代理人战线,美军或将陷入兵力分散、后勤崩溃的状态。
当然,伊朗导弹虽精度不足,但却是练就了“低成本攻击高价值目标”的本事,其无人机蜂群战术(如“见证者-136”)成本低廉,可饱和攻击以色列能源设施,迫使以军承受高昂拦截成本,光单次拦截费用超5亿美元,这种“以量制胜”的消耗能力,使美以难以彻底摧毁伊朗反击潜力。
可以说,目前的哈梅内伊和特朗普都在豪赌,一方豪赌美以无法彻底击垮伊朗,一方豪赌消耗战会让伊朗继续疲软从而低头。
美伊撕裂的加剧,伊以的冲突继续,却是平民代价的高频,也是此时,中方发声了。
6月18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我方发言人表态:“中方对当前形势的发展深感忧虑,表示严重关切。”
他重申中国外交基本原则:“反对任何违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侵犯别国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行为。”紧接着一句直指美国核心责任:“对以色列有特殊影响的国家应当负起应有责任,为缓和局势、避免冲突扩大发挥积极作用。”
显然中国立场暗含三重深意,一来避免军事介入,尽管与伊朗有25年全面合作计划和千亿美元石油贸易,但明确不提供军事援助。
二来平衡外交策略,在安理会带头谴责以色列侵犯主权,同时推动“双轨方案”既核查伊朗核计划,又逼以色列停战谈判。
只得说,如今伊朗以色列的冲突,到处平民的惨状,当美国介入中东战场,中东便再无赢家,只有幸存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